回覆列表
  • 1 # 獨處空間

    這個要看父母接手的時間,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什麼就是什麼,受父母的影響,受周邊環境的影響,形成好的或不好的性格習慣。三歲之前的孩子性格可塑性很強,一旦超過七歲,孩子性格就基本定型了!

    好也好,不好也好很難發生改變。所以父母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最好是自己帶孩子,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讓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形成好的性格,養成好的習慣!

  • 2 # 憨憨的牛哥和精豆妹妹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了!

    雖然現在出現了很多老輩人溺愛出來的熊孩子,但是他們出現在什麼地方呢?對,新聞裡!既然是新聞,證明還是少數!只要用心觀察其實更多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出來的還是好的。很多孩子們還是能夠理解父母沒有辦法陪伴他們長大的無奈!在他們回到父母身邊以後,大部分的父母還是可以很好的和孩子溝通,並且用恰當的方式來修正他們身上的缺點……溺愛如殺子,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的。我認識的更多老人都是教導孩子父母是為了他,為了家計才不能陪伴他身邊~以後長大了要孝順父母……要懂事,有禮貌,好好讀書~所以也不要把隔代教育妖魔化!如果沒有這些老人為年輕人帶孩子,那有多少家庭還要過著溫飽都困難的生活,這樣家庭的孩子沒有了經濟保障,就更沒有走出貧困的希望了……所以我們還是應該謝謝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為了兒孫的無私付出!雖然他們帶大的孩子會有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初心是好的。況且現在更多的老人願意拋棄老傳統迎接新事物,願意學習先進的育兒理念,願意按照科學方法來帶孩子。所以我們還是要懷著感恩的心,感謝他們的付出,正是有他們在才能解我們的後顧之憂!年輕人們才能在外放心的拼搏事業!

  • 3 # 育兒網

    如今很多年輕人習慣於讓老人帶孩子,但育姐要提醒大家,如果老人有以下幾種情況,最好不要讓他照顧寶寶。

    1.滿口髒話

    照顧寶寶除了讓他吃好喝好外,更要注重他的心理健康教育。寶寶正處於探索和學習的關鍵期,喜歡模仿他人的語言和行為,所以家長要在寶寶面前當好榜樣,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

    老人由於當時國情和社會環境影響,文化水平往往比較低,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滿口髒話。如果老人總是滿口髒話,大家還要不要讓他帶寶寶為好。

    2.崇尚迷信

    育兒本應遵從科學,從而讓寶寶身體健康,快樂長大。如果老人崇尚迷信常常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來,給寶寶身心帶來巨大傷害。育姐前段時間聽說,有一位老人崇尚迷信,認為寶寶高燒不退是鬼魂纏身所致,不僅不帶寶寶去醫院看病,反而給寶寶喝“符水”。最終導致寶寶病情加重,昏迷不醒,嘖嘖嘖,所以吶,家中有迷信的老人,還是自己帶孩子比較好~

    3.貪財如命

    不少老人在年輕時因為沒有良好的教育,變得非常虛榮和市儈,具體表現就是什麼事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把寶寶交給這樣的老人照顧,寶寶在老人的影響下,也會變得嫌貧愛富、貪慕虛榮,影響未來發展。

    4.溺愛寶寶

    老人溺愛寶寶,這種現象並不少見,但如果寶寶一直在老人的溺愛長大,除了不懂如何尊重長輩外,還會養成自私蠻不講理的不良性格。

    在生活中,有的爸爸媽媽在教育寶寶時,老人還會不講道理,站出來維護寶寶。長此以往,對寶寶的心理的健康成長成長非常不利。而如果粑粑麻麻和老人發生矛盾,又會影響家庭和諧。所以,大家還是不要把寶寶交給這樣的老人照顧為好。

    5.固執不聽勸

    最好不要把寶寶交給性格固執不聽勸的老人照顧。這樣的老人照顧寶寶時,往往採取老舊的育兒觀念和方法,對新的育兒觀念不屑一顧,別人怎麼說都聽,總把“我們以前帶孩子就這樣,你就是這樣長大的”等話掛在嘴邊。

    比如,常見的嚼餵食物、給一歲內寶寶吃鹽、包蠟燭包等老舊的育兒方法,都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非常大的危害!

    6.身體較差

    老人身體較差,就不太合適照顧寶寶。首先,老人身體情況不佳,照顧寶寶往往力不從心,不但寶寶沒照顧好,還有可能把自己的身體弄得更糟。其次,寶寶年紀小抵抗力較差,天天和患病的老人待在一起有可能會感染病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熟石灰在水產養殖的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