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個滾石姓Dolan的人一樣認為, 《RED》難免會讓人想到《Blue》,那張充斥的冷色調的, 但那是過去,你不能要求Taylor那樣做, 只用鋼琴和絃樂器完成整張專輯, 那隻會讓人覺得同讓Kurt Cobain去模仿Elvis Presly一樣具有幽默感, 所以那些抨擊Taylor任用Max Martin或者“Reeed”的人也擁有Psy的令人捧腹的流行影響力。 《RED》的進步之處在於它相對於《Fearless》的成長, 和與《Speak Now》相比的戲劇化(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的情景喜劇, I Almost Do的偶像劇情,and Stay Stay Stay blah......)。 聽《RED》很容易覺得慢熱,你得承認相比於上兩張, 《RED》對於聽眾的吸引力還不如紅唇(儘管我同時也認為封面的選擇除了紅唇沒有什麼長處)。 就算是這樣,同名曲對於我的吸引力也是越來越大, 這不僅在於她以詩人的角色為它填詞,還有詞曲的高度統一性, 電子元素的加入絲毫不會破壞它的美感, 因為那確是點睛之筆,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State of Grace勝在beat和“Love is a rutheless game unless you play it good and right.” Begin Again是一個複雜的傢伙,因為它和Lindsay Lohan的面容一樣地難以讓人記住。 讓具有流行力與抒情交替的曲目編排, 這樣做的優點是不會讓人昏昏欲睡,不然兩首feat一定會扼殺不少聽眾, 因為那真是災難,Who"s Gory Lightbody? Anyway,Taylor Swift是國民的“黴黴”,不是聖女貞德, 她的情感生活和常人一樣, 但是她把自己的藝術變成生活,然後人們會覺得她的生活就是藝術, 這就是她的能力。
和那個滾石姓Dolan的人一樣認為, 《RED》難免會讓人想到《Blue》,那張充斥的冷色調的, 但那是過去,你不能要求Taylor那樣做, 只用鋼琴和絃樂器完成整張專輯, 那隻會讓人覺得同讓Kurt Cobain去模仿Elvis Presly一樣具有幽默感, 所以那些抨擊Taylor任用Max Martin或者“Reeed”的人也擁有Psy的令人捧腹的流行影響力。 《RED》的進步之處在於它相對於《Fearless》的成長, 和與《Speak Now》相比的戲劇化(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的情景喜劇, I Almost Do的偶像劇情,and Stay Stay Stay blah......)。 聽《RED》很容易覺得慢熱,你得承認相比於上兩張, 《RED》對於聽眾的吸引力還不如紅唇(儘管我同時也認為封面的選擇除了紅唇沒有什麼長處)。 就算是這樣,同名曲對於我的吸引力也是越來越大, 這不僅在於她以詩人的角色為它填詞,還有詞曲的高度統一性, 電子元素的加入絲毫不會破壞它的美感, 因為那確是點睛之筆,至少我是這樣認為。 State of Grace勝在beat和“Love is a rutheless game unless you play it good and right.” Begin Again是一個複雜的傢伙,因為它和Lindsay Lohan的面容一樣地難以讓人記住。 讓具有流行力與抒情交替的曲目編排, 這樣做的優點是不會讓人昏昏欲睡,不然兩首feat一定會扼殺不少聽眾, 因為那真是災難,Who"s Gory Lightbody? Anyway,Taylor Swift是國民的“黴黴”,不是聖女貞德, 她的情感生活和常人一樣, 但是她把自己的藝術變成生活,然後人們會覺得她的生活就是藝術, 這就是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