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吃瓜群眾小明哥
-
2 # 華夏激進主義者
明朝(包括明朝)之前北方都是草原民族,抵抗都來不及,還伐什麼?也就袁世凱那一會兒是叫北伐。
對內統一戰爭是叫征戰,不臣叛逆之戰叫討伐。對外則是叫征服
-
3 # 耗子遇上貓22
語意不一樣吧。看什麼情況下用。好比有的叫侵略,有的叫征服。有的叫解放,有的叫淪陷。個人感覺,徵,是征服,秦統一六國掃蕩四方,叫徵。伐,是討伐。兩種意思,一,秦始皇已經為正統,消滅造反派,是伐。二,若項羽造反,劉邦代表秦始皇出軍攻打項羽,師出有名,用伐。總體感覺就是。不是我的領土範圍,打過去叫徵。是我的領土範圍你造反,我打你叫伐。當然也有本來是我的領土範圍,但失去了控制權,用徵去表達,表示皇帝開闊了疆土。也有本來不是自己領土範圍,用伐,表示這是中國內部矛盾外國不能參與,或師出有名,不是侵略征服,而是為了大義討伐
-
4 # whoimixmu
東征西征南征都是立足中原向外擴充套件軍事行動,唯獨“北伐”的目標一定是中原地區,發動北伐的都是自認正統的南方偏安政權。因為中國地理形式和地緣政治決定只有南方能有維繫偏安政權的條件。
-
5 # 9劃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站在什麼立場用什麼字眼。北伐出現在出師表中,這是立場問題。蜀是我們對於劉備軍事集團的稱呼,人家自稱是漢。曹丕篡了漢,是賊,要討伐。
-
6 # O黃鐵蛋O
徵,和伐意思相近,還是有不同的。
徵,證戰。,有開疆擴土的意思。
而伐,討伐,也是打仗但是有復仇報復驅趕的意思。
古時北方匈奴等等經常到中原侵擾,討伐北方匈奴等也是中原國家的重要部署。
-
7 # 不繫之周
討伐,征服,我估計是北方民族一直以來騷擾中原,所以向北為討伐之意,而其它東西南,是開疆闢土,征服歸順。
以上,我猜的。
-
8 # 破曉修羅
倚強凌弱叫“徵”
實力對等叫“伐”
開疆拓土叫“徵”
國內討逆叫“伐”
-
9 # Jackie的十萬個為什麼
向上叫“伐”所以有北上的說法 也說明北伐的難度 中國有史以來統一戰爭大多(除了明)都是由北向南 所以北伐成功在歷史書上都會大書特書
向下叫“徵” 所以素來有南下的叫法 徵有徵討的意思 就是自上而下的戰爭 南征在中國歷史上素來是勢如破竹 難度不大 所以一旦有南征失敗 史書也會大書特書 比如淝水之戰 赤壁之戰……
-
10 # 一老沈一
“東西南征”和“北伐”這件事——
第一,“徵”就是“伐”,“伐”也就是“徵”,可以通用。
第二,若說還有小區別,就是“徵”側重“征程”,“伐”則強調“打擊”。
第三,所謂“東西南征”和“北伐”,後來的人們使用中,有“約定俗成”的成分,也有漢語音韻上的原因。
一“徵”就是“伐”,“伐”也就是“徵”,可以通用。
《韻會》解“徵”字,曰:“伐也”。
“伐”字,《韻會》解為“征伐”。
這種方法,自許慎《說文解字》始,叫“互訓”。能夠“互訓”的字,表明字義相同。
先秦時,多用“伐”表示“征伐”,但絕不限於“北伐”。
《詩.大雅.皇矣》曰:“是伐是肆,是絕是忽,四方以無拂。”
這是記述周文王征伐四方,贊其出兵迅猛,絕殺敵兵,沒誰敢不服。
《詩.大雅.大眀》雲:“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這是敘述武王伐紂功績,贊其協和眾邦,向東征伐“大商”。
《史記.封禪書》載,“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過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漢。’”
桓公唯獨沒說到“東伐”,因為,齊國已經在東邊靠海了。鄭玄《毛詩箋》雲:“伐,謂擊刺之。”段玉裁說:“此伐之本義也。引申之乃為征伐。”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注》雲:“諸侯之於國,如樹木之有根,是以言伐雲。”就是說,周廷大司馬這個官職,負責看管諸侯國,誰犯上作亂,就像伐樹一樣發兵征討誰。
二甲骨文中有“伐”字,含義就是“征伐”。
甲骨文中也有“徵”字,是“出征”之義,因為“徵”之本義是“出行”或“遠行”。
《詩.小雅.小宛》:“我日斯邁,而月斯徵。”《注》雲:“邁、徵,皆行也。”
進一步引申,就是“征戰”“征伐”。
《易.離.象》:“‘王用出徵’,以正邦也。”
《象傳》說,君王出師征伐,是為了安邦定國。
《左傳.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注》:“徵,謂巡守徵行。”
如前所說,“伐”,強調的是“打擊”“擊打”;“徵”,側重的就是“出征”“征程”。
但總體含義上,還是非常接近,不然也不會有“征伐”一詞。
就先秦來說,“徵”和“伐”,均有“降維打擊”之義。
《孟子.盡心章句下》:“孟子曰:‘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
“敵國”,是指地位相等的諸侯國,非指“敵對之國”。孟子說,講到“徵”,只能是“以上伐下”,就是天子打諸侯,地位平等的諸侯們不能用“徵”。
實際上,如齊桓公所云,稱霸之後,想打誰打誰。
古人說不說“北征”呢?肯定說。
東漢班固的爸爸班彪,最著名的作品,就有《北征賦》。唐杜甫有著名的《北征》詩。具體內容,恕不贅引。
三東南西北,曰“徵”或曰“伐”,本無“一定之規”。
但現實中,確實容易產生東南西曰“徵”、北曰“伐”這種“感覺”——
第一,這可能與“約定俗成”的話語習慣有關。
《詩.小雅.六月》雲:“薄伐玁狁,以奏膚公。”《詩序》:“《六月》,宣王北伐也。”
《詩經》影響太大了。或許,《詩序》此“北伐”一說,便成了後世“約定俗成”之話語習慣。
《詩.豳風.破斧》:“周公東征,四國是皇。”《毛傳》:“四國,管、蔡、商、奄是也。”
周公東征,平定“三監之亂”,是周史上的大事件,也是周公的巨大功勞。或許,“東征”就此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話語習慣。
“約定俗成”,是漢語一大特點。這看看魏徵奉敕所撰《九成宮醴泉銘》就可知道,幾乎無一句無出處。
儒學六經,在這方面的影響尤大。
第二,這可能與漢語音韻有關。
不妨試讀一下,“東征”“西征”“南征”和“北伐”,讀起來都很順口,發音不感覺“彆扭”。
這與幾個詞的“聲母”“韻母”“聲調”和“發音部位及方法”都有關係。
再不妨試讀一下,“東伐”“西伐”“南征”,就多少有些拗口了。
大致就是這樣。
中國現代史上的“北伐”,除沿用傳統說法之外,強調的是正義“打擊”。
回覆列表
你說的是三國裡諸葛亮的出師表吧,因為那個時候蜀國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出兵別的地方只能叫伐,而北方自古把南邊看做是自己的故土,只是有亂賊叛逆建立自己的政權,所以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