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uper小愛

    一般有好幾套房子的,很多都是拆遷戶。

    我婆家邢臺有一個姐,他們家趕上拆遷,分了十幾套房子,雖然邢臺是個小城市,工資不高,房價挺高,隨隨便便一個小區都是8000元/平。所以,他們家就是所謂的一夜之間暴富。

    他們家之前在村上有三個院子,一個院子是給老人住的,現在去世了,還有一個院子是他們結婚的時候蓋的,前幾年想著兒子慢慢長大了,手裡有點錢就張羅著給兒子蓋一間,以後拿來娶媳婦兒。

    誰知道,去年趕上拆遷,一下子他們家就分了十幾套樓房。

    本來他一直張羅著給她兒子說媳婦兒,現在也不用張羅了,經常有媒婆主動上去說媳婦兒。

    現在他兒子當兵回來,就去餐館當服務員,工資不高,工作輕鬆,每個月掙2500元,活的很瀟灑。所以說,年薪幾十萬,活的還不如拆遷戶。

    不過現在拆遷後,好像媳婦兒卻不那麼好找,人家看上他的他看不上,他看上的人家還看不上他。

    我姐沒有工作,就在家天天催兒子相親,結婚,要抱孫子,整天抱怨兒子挑三揀四的。

    這也許就是有錢人的煩惱生活吧。

  • 2 # 果果的北極光

    說說我的一個最有錢的朋友吧。40多年的人生經歷告訴我,有好多房子的人,從來都不是花現價買的,都是各種各樣的機遇下取得的,這和一個人的命運有很大關係。

    2006年我到這家公司的時候,他是這家公司的財務諮詢顧問,我在財務工作,就是那個時候認識的他。

    他同時是很多房產公司的顧問,包括我們當地最大的房地產公司。

    那時候房產企業並不好,有很多公司到年底了,付不了諮詢費,就用房子抵顧問費,就這樣,他有了一套有一套的房子。

    具體有多少套,我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現在的他,在北京有一套,海南有一套(每年去海南過春節),現在在我們這當地住的一套200平,還有一套未住的學區房,還有一套別墅(裝修費預算500萬,最近打算裝修)……我估計他的財產在一個億。

    2017年年底的時候,他告訴我說房子很快就要漲了,可以再買一套,但是我沒有聽,結果,年後房價就翻番了。

    我自己呢,在房價還沒有上漲的時候,城裡買了兩套房子,鎮上還有套自然小的,孃家婆家還有幾間平房……總之,房子是夠住的。

    當然,我的朋友也有的越過越不濟。有一個朋友因炒股加上丈夫投資失敗,為了還債,把城裡的房子,換成縣城的……

  • 3 # 那些年我們是傻瓜

    本人座標武漢市,從事銀行貸款業務銷售工作!我先說說我本人的情況吧,本人目前名下兩套房,一套全款,一套按揭,純公積金貸款,不用自己還款!我身邊也有很多同事,和上級,都是2-4套房,待我慢慢道來!

    有兩個同事,在公司做了4年,因為是銷售工作,

    業績好,平均月收入都有三四萬,年薪就有三四十萬,在武漢來說一年就可以付個首付了。另外再做兩三年,第二套房又有了首付錢了,又可以買一套!我們有公積金,業績好,收入高,公積金也就高,每年公積金都是五六萬塊錢,又可以把商貸轉成公積金貸款,就不用自己還房貸了!

    也認識有兩個主管,月收入穩定也有三萬多,年薪40w+,也是武漢市兩套房!方式同上!

    我自己的兩任經理和總監,在武漢市,自己名下加配偶名下四套房(因為武漢市限購,一個人限購兩套房,採用假離婚,再婚的方式一個家庭就有四套房了)!

    經理級別,月薪三萬多+年終獎30多萬+年底各種獎金,年薪60-80w,一個做了7年,一個做了9年,基本上就是兩年一套房,目前兩套全款房,兩套按揭房,(公積金還款)一共四套房!

    總監級別,做了八九年,月薪五萬多,+年終獎50多萬+加年底各種獎金,年薪120w+,也是四套房,兩套全款+兩套按揭(公積金還款)

    還認識2個朋友,是因為家裡拆遷!

    一個老家是武漢市左嶺新城的,家裡拆遷,分了4套房,50-80-100-140平的

    還有一個朋友黃陂前川,也是拆遷,家裡落地面積140多平,四層樓,拆遷賠4套140多平,或者8套70多平的,再加拆遷補償款!

    還認識兩個做生意的老闆,

    另外一個是做教育培訓的老闆,三套房,一套全款兩套按揭,自己勞動賺錢來買房!!

    所以,綜上所述,要麼就是拆遷分配的房子,要麼就是工程抵押,要麼就是自己勞動所得,總之不會天上掉餡餅的!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奮鬥得來!!

    我是大傻瓜,專業金融領域從業者,喜歡就給個關注哦!!

  • 4 # 蒂娜的祕密

    座標武漢,年齡35左右的中年夫妻家庭,身邊房子超過四套以上的也大有人在。

    一,本地的拆遷戶,一個女同學家裡拆了8套房,家長直接給了四套房他們自己打理,或租或賣由他們自己安排,結婚時男方家也有婚房,這樣就是輕鬆5套房已經在手了。

    二,家裡幾代累積下來的房產,一朋友爺爺奶奶去世時,名下的兩套房給了他,結婚前父母準備的婚房,結婚後買的改善房,也四套房在手。

    三,也有很多雙方父母經濟條件還不錯,一起幫小夫妻置辦的產業,中中國人愛囤房子,兒子的買了再囤孫子的,人多力量大,一家人都出錢多年下來也幾套房。這種情況算是最多的,每次買房都要藉助外力。

    四,也有少數幾個白手起家靠自己不錯的收入加槓桿買好幾套的。光靠工資存錢買房肯定跟不上進度,各項政策,各大優惠要利用起來。一個同學的老婆是某房產公司的銷冠,熟悉各項細則,他們也買了5套房,還都是升值快的地段。

    我們夫妻也是四套房以上,前面房價低時入手,再買賣置換。沒有老人的經濟支撐,白手起家靠自己的都很累,這些年就是買房和還款的折騰。

    總之,靠工資存錢買房很難跟上房價上漲的腳步,很難擁有多套房,一般都是有助跑。

  • 5 # 四海聊房產

    我身邊有好幾個朋友,在深圳都有兩套以上房子。

    我來說說他們的情況。

    朋友A,夫妻都是工薪階層,2007年用工作積蓄,買了深圳羅湖第一套房子。2015年,媳婦賣了福州房子,首付買了羅湖第二套房子。他在惠州惠陽區,還有一套房子,2008年貸款買入的。

    朋友B,夫妻也都是工薪階層,2013年用工作積蓄,買入深圳寶安第一套房子,隨後在東莞也買了一套房。2019年賣掉東莞房子,首付買了深圳寶安第二套房子。

    1.工作積蓄2.賣房所得,也就是以房換房。3.投資股市盈利,做生意盈利。

    買不起房的人,總是想當然,以為別人也沒錢買房,房價要跌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買房的人太多了,以至於國家要出臺限購政策。

    買不起房的人,缺的不是房子,而是缺錢,更深入地說,是缺乏賺錢的動力與方法,是缺財商。

  • 6 # 大嘴爵爺侃球

    這麼說吧,排除家裡有礦的,富二代、拆二代的,現在有多套房子的人,一般都是在房價便宜時膽大開始投資房產的。

    在我還在讀書的時候,有一本叫《讀者》的雜誌非常火,裡面有個作者寫了一個故事,就說她機緣巧合得到了一個類似於酒窖的舊廠房,而她因為人脈廣,就認識專門做酒生意的,隨即把這個廠房改成了酒窖,後來賺了。

    再後來,有個朋友家中急於用錢,就把多餘的一套房子賣給了她,她稍微裝修一下,轉手一賣就多賺了好幾萬,於是她覺得,賣房子是一個不錯的副業,是的,副業,她有正式工作,於是只要有合適的房子她就買下來,一旦升值就轉賣。

    這是我看到的一個故事,想必,現在這個作者早就有好幾套房子了吧。

    再來說一個我身邊的故事,我老婆的大舅,當然,在我倆結婚後我也叫大舅了。大舅以前當過廠長,腦子很活,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投資房產,哪怕借錢都要買,那時候大舅被家裡人誤解,認為他是不是瘋了。

    而等到房價開始猛漲的時候,大舅在成都郊縣有了3套房子,市內有了1套房子,青島還有1套房子,現在房價高了,大舅轉手賣了兩套房子,又準備在廣州中山投資買房子,因為現在中山那邊正在開發。

    看到了吧,就像是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下海的人一樣,商機發現的早,膽子大,就能賺到錢,後面的人只能跟著喝碗湯,甚至連湯都喝不到,眼看著人家賺錢。

  • 7 # 海南小林

    有好幾套房子的人不一定都是他們自己買的,很多都是祖輩傳承下來的遺產,或者是父母留下的房子。

    我有個同事,2015年他們家拆遷,賠了五套房子,和一兩百萬拆遷款。一套大三房的自住,其餘小兩房或小套房的出租,每月都有好幾千元的收入,日子過得滋潤自在,每個月領兩千多元的工資照樣過得悠然自得。

    在說說我吧,算算家裡也有幾套房子。婚前我孃家拆遷賠了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房子,婆婆家原先在城中村有兩層小樓,婚後我和老公出錢加蓋了一層。結婚第三年,我和老公又在村裡另一個地方蓋起了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後來將房子出租,每個月租金3000元左右,結婚後第五年又在外面買了房子。

    雖然我們有幾套房,但是有兩套房子不需要我們出錢,而且蓋房子成本低,出租出去收益也不錯,所以才有錢再買房子。

    所以不用糾結為何別人有幾套房子,那是因為別人有個有本事的父母。

  • 8 # 毀滅天使ly

    這個問題我親身經歷過。

    以西安為例,平民百姓購買房子以前有這麼幾個途徑:

    第一是單位最早的福利房,99年以前單位都是按資歷免費分房,房改的時候以很低的價格銷售給職工,當時全國都一樣,100平的房子只要幾萬元。60、70年代前的很多人都能享受到。

    第二是單位的集資房,是各個單位為了滿足職工住宅需求推出的,各個單位政策不一,有些是需要退原來的福利房,有些則不需要,還能重新購買,這種房子西安當時是大範圍覆蓋,很多人都有資格購買,有些還能借用、買賣資格,價格一般是高層每平1000、2000多吧,視單位效益而定,當時都沒房產證,後來慢慢的都辦不動產證了,這個西安像樣點的單位都有。

    第三是拆遷房,主要是城中村和城裡老舊小區的人獲利了。

    第四是繼承房,這個就不必詳述了。

    第五是小產權房,這個也是中國的一大特色,數量巨大,西安到現在也很多,主要是村集體利用集體土地蓋房出售,沒有產權,就是便宜,但是好地段的房子買來出租收益也還不錯。

    第六就是商品房,西安最早的太白小區、唐園小區也就每平1000多。而且西安有個怪現象,城市整體收入偏低,但是某些單位收入不不低,城南很多科研院所的收入是北上廣同類單位收入的一半,面對的確是超低的房價。西安房價長期低迷,很長時間2000多就能買到,2015年前均價不超過單價5000,這給了很多人低價入手的歷史良機,這個問題我08、09年時在網上辯論的就說過,當時很多人月薪已經3000、4000了,這還不算獎金,一對夫妻一個月就能買2平方米!這是我的親身經歷,當時很多效益好單位雙夫妻一兩年即可入手小戶型房產一套,其實這是一個不正常現象。

    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合法積累房產其實有很多手段,一個家庭有3、4套房產其實太正常了,本世紀前20年對很多人來說真是財富積累的歷史良機,但對沒上車的就太殘酷了。

  • 9 # 陳健4396

    濟南的劉老闆,以前是幹裝修的,有十幾套房子。

    不過,這些房子大多不是他買的,他大學畢業後一個月,就自己開始創業。

    開了一家裝修公司,承接酒店、房地產公司的精裝修服務,他從來不接家庭裝修的活,他說事情多,掙錢少。

    做了幾年後,慢慢有了千八百萬的身價。

    大概是2012年前後,房地產公司很不景氣。劉老闆給兩三家房地產公司做了裝修後,因為房子不好賣,房地產公司長期拖欠劉老闆的錢。

    劉老闆長期討要也拿不回錢來,非常焦慮。

    房地產公司見劉老闆經常來要錢,也很煩,就提出來用房子抵。

    劉老闆本來不想要房子,他也覺得地段比較遠,自己弄這麼多房子幹什麼?

    但是後來,看到實在是拿不到錢,也只能同意。就這樣,劉老闆一下子多了十幾套房子。

    過了兩三年,房地產市場回暖,劉老闆就一套一套賣出去,還賺了不少錢!

  • 10 # 抽時間來看看

    央行調查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擁有率96%,戶均擁有住房1.5套,其中在實物類資產中,住房資產佔比為74.2%。另有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達到40.8平方米,接近或超過一些發達國家國民的居住水平。由此可見,中國城鎮家庭商品房總數不僅夠住,一部分人還擁有2套以上的住房。

    那麼有好幾套房子的人,都是哪來的錢買的房呢?

    第一種:拆遷戶。比如在棚改中老城區的房子遇到拆遷的,由於拆的是幾層樓房,面積大補償的錢也多,這部分人除了購買一套自住房,因為沒有其它更好的投資渠道,剛好又趕上房價高速上漲期,於是把手中的錢購置了多套房產用來保值增值。

    第二類:有灰色收入的人。這類人都是一些身居要職、掌握實權的人,由於錢來的容易,往往只考慮房子品質,不考慮房子價格,在多個城市都擁有房產。從曝光的貪腐案件中,涉案房產多達幾十套、數百套。不過隨著房產資訊全國聯網,為逃避打擊,一些人已把房產轉移在身邊人的名下,變相“平均”掉了一部分無房群體或少房群體。

    第三類:企業或企業主。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大量的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導致其它實體企業生產經營環境不斷惡化。企業受高房租影響,利潤微薄、瀕臨破產,無奈之下很多企業不得已將資金投向房地產領域,比如有接近半數的上市公司就參與投資炒房。上市公司為避免被終止上市,往往採取變賣房產等措施,用以快速提高公司業績(俗稱“保殼”),其它小公司參與炒房更是不計其數。

    第四類:高收入者。這類人包括企業高管、高工、明星、名人等年薪收入達百萬以上,以及地方上處於人均收入水平上游、有穩定高收入的行政企事業單位人員。這部分人的錢大都來自正規渠道,買房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壓力或壓力不大。

    第五類:普通投資者。同樣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或專業知識,這部分群體有錢就買房。雖然持有房產的套數不多,但購房群體佔比較大,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財產達到七成以上的原因之一。

    第六類:普通購房者。一些人因為小孩上學、結婚、移居大城市等需要,他們擔心房價繼續上漲買晚了要多掏錢,於是提前為孩子購置了婚房、學區房,以及大城市的房子。他們雖然持有2、3套的房產,但是每套房子都有具體用處,因此這部分房子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空置房。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有些房子並不是在高房價的今天才買的,而是過去通過日積月累,或炒作、或拆遷、或改善以後舊房沒賣掉等原因形成的多套房產。所謂的“錢多”,是拿當下的房價進行比較的。

    因此,中國的住房整體已經飽和,人均住房面積甚至已經達到或超過部分發達國家國民的居住面積。而一些人能夠持有多套房產,錢的來源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個人能力強、貢獻大所獲得的高薪收入,有的錢是少數人通過職權獲得的灰色收入,而更多的普通群眾擁有2、3套住房,錢的來源則是經年日久賺的辛苦血汗錢。

  • 11 # 小安妮anne

    告訴我我最富有的朋友之一。超過40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擁有許多房屋的人們從未以目前的價格購買過這些房屋。他們獲得了各種機會。這與一個人的命運有很大關係。當我2006年加入這家公司時,他是該公司的財務顧問。我當時從事金融工作,那時我認識他。他還是許多房地產公司(包括我們最大的本地房地產公司)的顧問。當時,房地產業務不佳。許多公司無法在年底支付顧問費,因此他們用房子來支付顧問費。這樣,他就有了一套房子。我不知道確切有幾套。我只知道他現在在北京有一套,在海南有一套(每年春節到海南),現在他住在我們當地,有一套200平方米,這是一所學校區的房間。住進了別墅(裝修預算是500萬元,我打算最近翻修)……我估計他的財產是1億元。2017年底,他告訴我這所房子很快就要增加了,有人可以買另一套,但我沒有聽。結果,房價在一年後翻了一番。至於我自己,在房價上漲之前,我在城市買了兩棟房子。鎮上仍然有一個天然的小房子,我岳母的房子裡有幾棟平房……總之,這房子就足夠了。當然,我的一些朋友也越來越糟。一個買股票和丈夫投資的朋友失敗了。為了還清債務,他用縣裡的那所房子代替了城市裡的房子。

  • 12 # 衛星59451

    有二三套房子的人多了去了,就我吧!有四套房子,怎麼來的呢?

    首先是上輩遺傳的房子,這個每一個都會有,只是多與少的關係,上輩傳給我一樓一底私房,1983年工作,1991年調到市工作,那個時候私房很便宜,我買了二樓二底私房,也就十一萬左右,1995年下崗後,到私營企業打工,在私營企業打工十年,年2001年在市區買複式樓,房貸十年期,2007年父母去世,父母的住房由我繼承,這樣就有了四套房子。

    當然了也有一些是暴發戶,或者是受賄什麼的,他們的房子價格高、質量好,你自己可能特別是現在房價那麼高,買不起,不等於其他人買不起,你要問買房的錢哪裡來的,這個恐怕不會告訴你,因為這個是隱私……

  • 13 # 林中漫步LI

    有好幾套房子的人,哪來那麼多用來買房子的錢?那種真有錢的人,買了幾套房子,咱就不說了。單說普通人,也就是沒有那麼多錢的人,哪來幾套房子。

    其實,這事還是比較好理解。最初,在房價較低,也就是幾千一平方,十萬八萬一套二手房的時候,別人觀望,怕吃虧上當的時候,他下手了。那時候,雖說工資收入不高,十萬八萬很經用,但是畢竟算額不是多麼大,稍微收入高點的家庭手裡還是有三二十萬的。另外,那時即使手頭較緊,找人借,也比較容易借到。

    這樣,需要買房的人還是能夠入手三兩套二手房。那麼放到現在,房價直線上升,不說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一套兩室一廳,八十多平米的二手房,在好的地段,至少值個百八十萬。

    如此一來,將多餘的二手房賣掉,再加上這些年的積蓄,再用貸款,買個一套兩套,加之早先買的,沒有賣掉的二手房,手上能有個幾套房子也就很正常了。

    如果普通人,早先沒有打下買房的基本,僅憑現在手裡的錢,只怕三個錢包加起來,真的難以擁有幾套房子。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做事要趁早。生活不要不以為然,不要做旁觀者,要做生活的積極參與者,跟進者,總是不吃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熬稀飯的時候是水開了放米,還是冷水中放米,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