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不管是外企還是民營企業,不管是小公司,還是500強企業,很少看到40歲以上的人。
在北上廣光鮮的CBD寫字樓裡面,沒有多少中年人,大多數都是剛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而企業也都很喜歡年輕人,我們不禁要問:大齡的員工哪裡去了?
職場上有個“35歲危機”,也就是中年危機。到了35歲,國家公務員考試以及各種事業單位考試的截止年齡。35歲在企業一般是總監的職位,很少有人做初級職位。但是管理職位畢竟是少數,因此大多數人還是要麼在處理崗位上打拼,要麼選擇去做其他事情。比如創業。
35歲,意味著參加工作十多年,基本上算是職場的“老油條”,這個時候家庭變得越來越重要。不能像是年輕人一樣那麼拼了。說了這麼多,如何防止35歲這樣的職場危機?
一種是35歲之前選擇報考公務員或者事業編這樣的“鐵飯碗”;選擇在體制外打拼的人,就要注意積累,比如人脈的積累和學會理財。工作十幾年,會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可以選擇投資,也可以創業。但是投資風險高,創業失敗風險更高。因此,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個似乎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其實,工作是有的,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如果我們放下身段,還是可以在一些二三線找到不錯的工作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不管是外企還是民營企業,不管是小公司,還是500強企業,很少看到40歲以上的人。
在北上廣光鮮的CBD寫字樓裡面,沒有多少中年人,大多數都是剛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而企業也都很喜歡年輕人,我們不禁要問:大齡的員工哪裡去了?
職場上有個“35歲危機”,也就是中年危機。到了35歲,國家公務員考試以及各種事業單位考試的截止年齡。35歲在企業一般是總監的職位,很少有人做初級職位。但是管理職位畢竟是少數,因此大多數人還是要麼在處理崗位上打拼,要麼選擇去做其他事情。比如創業。
35歲,意味著參加工作十多年,基本上算是職場的“老油條”,這個時候家庭變得越來越重要。不能像是年輕人一樣那麼拼了。說了這麼多,如何防止35歲這樣的職場危機?
一種是35歲之前選擇報考公務員或者事業編這樣的“鐵飯碗”;選擇在體制外打拼的人,就要注意積累,比如人脈的積累和學會理財。工作十幾年,會有一定的財富積累。可以選擇投資,也可以創業。但是投資風險高,創業失敗風險更高。因此,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個似乎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其實,工作是有的,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如果我們放下身段,還是可以在一些二三線找到不錯的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