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寫了十六七個小故事,大體可以劃分為十個部分。第一部分至“終身不反也”,寫許由、子州支父、善卷和石戶之農不願接受禪讓的故事,明確闡述了重視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卻不能以此害生。本部分在闡明題旨上處於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至“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為君也”,寫周文王的祖父大王亶父遷邠和王子搜不願為君的故事,在前一部分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重視生命的思想。第三部分至“豈特隨侯之重哉”,透過華子與昭僖侯的對話和魯君禮聘顏闔而顏闔不願接受的故事,進一步指出要分清事物的輕與重,生命是重要的,利祿、土地等身外之物是不值得看重的,用寶貴的生命去追逐無用的外物,就好像用隨侯之珠彈打高飛的麻雀。第四部分至“民果作難而殺子陽”,寫列子貧窮卻不願接受官府的贈予。第五部分至“遂不受也”,寫屠羊說有功也不受祿,表達了輕視利祿、追求高義的思想。第六部分至“是丘之得也”,寫原憲、曾子、顏回身處卑微、生活貧困,卻不願為官,不願追求利祿,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思想。第七部分至“可謂有其意矣”,透過魏牟和瞻子的對話,提出“重生”、輕利的觀點。第八部分至“故許由娛於潁陽而共伯得乎共首”,寫孔子身處厄境也隨遇而安,說明得道之人方能“窮亦樂”、“通亦樂”。第九部分至“乃負石而自沈於廬水”,寫北人無擇、卞隨和瞀光諸隱士鄙薄祿位不願為君的故事,內容跟第一部分相似。餘下為第十部分,寫伯夷、叔齊對周王朝奪取天下的評價,斥之為“推亂以易暴”,寧可餓死於首陽山,也不願“並乎周”而玷汙自身。
全文寫了十六七個小故事,大體可以劃分為十個部分。第一部分至“終身不反也”,寫許由、子州支父、善卷和石戶之農不願接受禪讓的故事,明確闡述了重視生命的思想,天下固然“至重”,但卻不能以此害生。本部分在闡明題旨上處於重要地位。第二部分至“此固越人之所欲得為君也”,寫周文王的祖父大王亶父遷邠和王子搜不願為君的故事,在前一部分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重視生命的思想。第三部分至“豈特隨侯之重哉”,透過華子與昭僖侯的對話和魯君禮聘顏闔而顏闔不願接受的故事,進一步指出要分清事物的輕與重,生命是重要的,利祿、土地等身外之物是不值得看重的,用寶貴的生命去追逐無用的外物,就好像用隨侯之珠彈打高飛的麻雀。第四部分至“民果作難而殺子陽”,寫列子貧窮卻不願接受官府的贈予。第五部分至“遂不受也”,寫屠羊說有功也不受祿,表達了輕視利祿、追求高義的思想。第六部分至“是丘之得也”,寫原憲、曾子、顏回身處卑微、生活貧困,卻不願為官,不願追求利祿,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思想。第七部分至“可謂有其意矣”,透過魏牟和瞻子的對話,提出“重生”、輕利的觀點。第八部分至“故許由娛於潁陽而共伯得乎共首”,寫孔子身處厄境也隨遇而安,說明得道之人方能“窮亦樂”、“通亦樂”。第九部分至“乃負石而自沈於廬水”,寫北人無擇、卞隨和瞀光諸隱士鄙薄祿位不願為君的故事,內容跟第一部分相似。餘下為第十部分,寫伯夷、叔齊對周王朝奪取天下的評價,斥之為“推亂以易暴”,寧可餓死於首陽山,也不願“並乎周”而玷汙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