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知足常樂的自拍

    閱讀名著本身並不會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但由於普遍缺少學校或家長循序漸進的引導,不少孩子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會根據自己的想法理解,“棄其精華、取其糟粕”,從而形成不正確的閱讀觀、人生觀。

    首先,是一些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尤其是當代作品。中小學生特別是小學生由於缺少鑑別能力,過早接觸該類書籍,會對社會環境形成根深蒂固的負面認識,一旦小說中描繪的環境與現實很接近,更容易讓一些本來就偏激的學生產生憤世嫉俗念頭。這類作品的代表有《二十年目睹官場之怪狀》以及當代作家王朔、王小波等人的小說。

    但是,也不主張中小學生看一些過於勾勒虛幻的作品,它們把世界描述得過於美好、過於理想。初中生的內心世界應該逐漸轉向現實,需要相對現實的作品來引導,否則他會脫離現實、生活在自己想像的虛幻世界中,不利於其人格成長。

    第三,一些性描寫較多的小說,如《金瓶梅》、《廢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等。這些書很不適宜初中以下的孩子閱讀,會引起他們對性的強烈興趣,由於目前中小學生性教育還遠遠不足,這會帶來他們內心的嚴重衝突。

    第四,一些憂鬱、傷感的作品,如張愛玲等作家的作品等。如果沒有很好的導讀,中小學生會懷著本身的不滿情緒在書中尋找對應的描寫,結果形成共鳴,反覆體驗、強化了抑鬱情緒。

    第五,一些日本作家的作品。由於日本民族的哲學強調追求極致,因此有一批作品宣揚死亡美學或性美學,會給孩子形成不良榜樣,最好不要接觸,如《失樂園》、《挪威的森林》以及三島由紀夫的部分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鮮蔬菜和肉類適合用水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