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茗風242

    那就要問賈珠如何死的,那句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的話的來歷了。賈珠的死一直是謎,他很有可能牽涉一件家醜,當時唯一成年的和賈珍平輩的叔侄堂兄弟就是賈珠,他也是姬妾成群。而賈珍父親已經出家當道士,這個年紀最小的惜春妹妹哪裡來的?當時還沒有賈寶玉,賈璉還未成年,賈元春剛入選,她比賈璉還大。所以賈璉奶媽稱咱們的大小姐回來省親的事準了?可見元春比賈璉大。因為弟弟賈政兒子出生在哥哥兒子賈璉前面,所以他倒成了長孫了,所以管家的權利是在賈珠這門,而賈璉叫璉二爺。賈珠牽涉家醜被家暴或者暴斃而死,權利才由李紈這落到王熙鳳這邊了。賈政因為這個和王夫人冷戰,或由於無子了以類似賈璉娶尤二姐為由,開枝散葉,才扶正了填房丫頭趙姨娘,後來王夫人又生了寶玉,這夫妻關係才稍微緩和。不然李紈會打發掉所有姬妾,自己沉默不語守寡帶著賈蘭?而王夫人自己親孫子也不太敢關心。還有李紈挑王熙鳳刺的酸勁,包括自己嘴上說三五門子的話不懂,可王熙鳳事事經心,大管家林之孝女兒不認識,李紈門清。可見她並非萬事不關己,管理賈府至少是經手過的。

  • 2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趙姨娘也並非一開始就這麼粗俗不堪的。只是為封建家族中大小瑣事和爭名奪利所侵染,逐漸的變得事故,庸碌。活成了也許自己都不想活成的樣子!

    就像賈寶玉發狠說的那句話:“奇怪,奇怪!怎麼這些人,只一嫁了漢子,染了男人的氣味,就立刻變得這樣混賬起來,比男人更可殺!”惹得守園門的婆子嘲笑道:“如此,凡女兒個個是好的了,女人個個都是壞的了?”寶玉藉此給予了肯定!

    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談到寶玉之時,轉述過寶玉的一段話:他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應該是寶玉對女子的第一印象評價。卻不想僅僅過了幾年,因為抄檢大觀園一件事,便對女子印象生出瞭如此的感悟。又可知活生生的女子從幼小的單純年代慢慢的經歷坎坷最後變得世故,整體上又會有多大的變化呢?

    趙姨娘為人心直口快,殺伐果斷,性格上又有一些堅厲刻薄。雖然愛佔點小便宜,但也不屑於偷搶。無論哪一方面都和晴雯很像!也許在少女之時。他就是一個晴雯脫了型,一樣的嬌俏可愛,美豔動人。同時沒有什麼文化,沒有什麼修養,維持著自我女人的底線輕鬆的活著。而這一切在她這個年紀都成了優點,就像寶玉喜歡晴雯一樣,年少的賈政也喜歡上了趙姨娘。反而襲人寶釵一樣性格的王夫人越來越不受待見!

    即使是上了年紀,賈政還多往趙姨娘的房中休息,只是自己的合法夫人是王夫人。趙姨娘只是自己喜歡的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玩具!想想這些年,趙姨娘明面恃寵而驕,背地裡會受到多少人的冷眼和薄待,如何不會把自己的單純磨礪乾淨,變成了一個到處搬弄是非,爭鋒奪利的庸婦。〈能為賈政連續生了兩個兒女,也從側面印證了賈政對她的寵愛〉!

    如果賈府平平靜靜,假設有一天寶玉也娶了晴雯為妾。然後面對寶釵和襲人,三人共處一室而活。有焉知晴雯不會活成趙姨娘的樣子。而又不會承受趙姨娘的結局?畢竟無論是賈政還是寶玉。對這些妾室的喜愛都只侷限於她們的容貌,身體。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最容易失去的也是容貌和身體。一旦失去了這些,以此而取的男人們又豈會永遠保留對她們的愛戀?

    完全不可能!!

    可以試想一下,一個妾室失去了主人最重要的寵愛原因容貌和身體,又增加了許多令人討厭的世故和嘮叨甚至妄想。還妄圖以此為資本挾制所謂“自己的男人”。想想這男人還會以什麼樣的心情對待之?我想大多是想逃離吧!所以趙姨娘快死了,賈政才會表現的那麼冷漠!

  • 3 # 海闊天空詩酒花

    通常人們會用八個字形容所謂粗俗的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但正如題主所說,賈政和趙姨娘關係是不錯的,不但和她生了兩個孩子,而且從書中敘述來看,賈政還是比較習慣到到趙姨娘那裡去的。倘若趙姨娘真的那麼粗俗,賈政會和她保持良好關係嗎?肯定不會。

    所以我們至少可以得出結論:在賈政面前的趙姨娘並非那麼粗俗,起碼不會把“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八個字都佔全。

    1.趙姨娘長相應該不錯,賈母與王夫人關於晴雯和襲人對比的對話以及探春的長相,都可以作為佐證。

    趙姨娘是賈政的小妾,古人娶妾的標準和娶妻是大不相同的。所謂娶妻娶賢,娶妾娶色。妻子是要娶來支撐門面的,所以要門當戶對舉止端莊,最好是女德楷模那種。而小妾是為了滿足男性的本能需求的,自然是姿色排第一位,至於品德修養什麼的倒在其次,反正小妾地位不高,不指望她代表家族形象。

    這種妻妾有別的標準,在王夫人攆走晴雯之後巧言向賈母彙報時,兩個人的對話就看得出來。

    王夫人彙報讓晴雯離開了,賈母猜出是被王夫人攆走的,暗示說晴雯本來是她看中的將來可以給寶玉做妾的人。王夫人就發表了一通晴雯不如襲人的言論:

    “冷眼看去,他色色雖比人強,只是不大沉重。若說沉重知大禮,莫若襲人第一。雖說賢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順舉止沉重的更好些。……”

    王夫人的意思很清楚:雖然說晴雯姿色出眾,但是不如襲人穩重啊!雖然說“賢妻美妾”,可是她還是覺得自己兒子寶玉的枕邊人應該是性情和順舉止穩重的更好,所以晴雯不合她的意。

    王夫人在這裡否定了“賢妻美妾”的標準,但一句“雖說”,正說明這種標準是約定俗成大家公認的,只是她自己不願意遵循而已。

    為什麼王夫人不願意遵循這種傳統標準?也許正因為她自己被這種標準傷害到了。王夫人是賈政的正妻,各方面也嚴格遵循當家主母的要求,從未行差踏錯,可以說很符合“賢妻”的標準,可是賈政和她的關係挺一般的,至少從書中故事來看,賈政對她遠不如對趙姨娘熱絡。雖然書中沒有明說,但是面對這樣的情形王夫人會舒服嗎?顯然不會。

    那給人觀感很糟糕的,用題主的話說就是“粗俗”的趙姨娘,為什麼還能得到賈政的歡心呢?只有一個可能的解釋:趙姨娘就是賈政按照“賢妻美妾”的標準娶的,她一定不會是長相粗鄙的,至少年輕時不可能,否則賈政就不會和她生了兩個孩子。

    即使上了年紀,估計趙姨娘姿色的底子還是在的,否則賈政也不會和她保持相對密切的關係,以致於被冷落的王夫人下意識地對“賢妻美妾”有了牴觸心理。

    其實,趙姨娘的長相是否過關,看看探春就知道了。探春是金陵十二釵之一,後來遠嫁海外做了王妃,她的美貌自不待言。而趙姨娘作為探春的生母,長相肯定也不會差。

    所以,“面目可憎”這個缺點,對趙姨娘而言就不存在了。她的身份是以色侍人的小妾,既然姿色方面不存在缺點,其他方面的缺點也就不算什麼大問題,至少對賈政而言應該是這樣。

    2.趙姨娘的粗俗主要是在其他人面前展現的,在賈政面前,很可能趙姨娘的形象還比較溫婉可人。

    “面目可憎”排除了,但是人人都討厭的趙姨娘至少佔了“言語無味”這一條吧?對於以讀書人自居的賈政,這一條應該也很致命的,但為什麼從書裡還是看不出賈政對趙姨娘的厭惡呢?

    我想,這就說明趙姨娘在賈政面前,很可能還真不是那麼“言語無味”的。

    在書裡,趙姨娘似乎總是一副沒腦子說炸就炸的樣子,處處得罪人,但實事求是,她只是口碑不好,無法得到他人的尊重,就連丫環都可以當眾給她難堪而已,但是她從未真正受過什麼懲罰。相反,如果她提出什麼要求,比如對月例的發放有疑問,像王夫人這樣的當權者還得公事公辦及時處理,哪怕讓執行者王熙鳳覺得添堵,在過道里破口大罵,都不能在明面上指責她什麼。

    那是不是也可以從反方向證明,趙姨娘在賈政面前還是比較受寵的,所以才會這麼無法無天,到處惹是生非?正所謂恃寵而驕啊!

    如果趙姨娘在賈政面前也是像在其他人面前那樣沒有分寸大呼小叫的樣子,還能那麼容易維持賈政對她的好感嗎?所以合理推測,很可能趙姨娘在賈政面前恰恰跟在別人面前是不一樣的,不但不會很粗俗,也許還頗有些善解人意的樣子呢,要不然怎麼在賈政面前保持熱度?

    簡單地說,就是趙姨娘雖然在別人面前有千般讓人不屑之處,但在賈政面前還是比較盡職地履行一名侍妾的義務的,不會咋咋呼呼大呼小叫讓賈政心生厭惡。那對賈政而言,自己面前的趙姨娘不讓人生厭,那又何必去管她在別人面前是什麼形象呢?都是家中女眷無關緊要的雞毛蒜皮,他作為男主人才不會關注這些呢。

  • 4 # 身處山林

    粗俗看你怎麼理解!男人是是靠感覺的動物,對自己胃口,就是好女人。粗俗,也可以理解為王熙鳳這樣的人物,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 5 # 四川達州人

    從書中介紹看,趙姨娘應該是賈母贈送給賈政的通房丫頭。

    第一,趙姨娘父母兄弟在賈家,屬於家生奴隸,所以趙姨娘是婢女出身。

    第二,如果趙姨娘是王夫人的陪房人口則一般不會如此,因為王夫人會如同周瑞家的那樣,將同樣陪房人口的趙姨娘拿出去嫁給管事奴才以擴充勢力。

    所以,大體上,是王夫人懷孕賈寶玉的時候賈母贈送給賈政的,而且趙姨娘的姿色並不差,卻因為無文化而顯得粗鄙。因為有賈母贈送的關係,又生育賈探春,王夫人因此讓趙姨娘,與更早無子的周姨娘一起佔住二妾的指標。

  • 6 # 雨渡雪牧

    1

    且說昨夜一陣狂風暴雨,竟將趙國棟家的瓦片掀了幾片下來。趙國棟向來怕高,但也只得搬了梯子上房,硬著頭皮補上那幾個窟窿。待到下得地來,才發覺小衣竟已溼透。

    趙國棟長出了一口氣,手足兀自抖個不停,旁邊扶梯子的少女竟笑了起來,聲如銀鈴。趙國棟怒氣衝衝道:“你笑!你如何不上去!”那少女哼了一聲,道:“我若是男人,斷不像你這般沒用。”趙國棟剛要發作,只聽屋裡一個老嫗的聲音恨恨道:“眼看就要有人家了,還這般涎皮賴臉!他再無用,也是你兄長,如何這般講話!”

    少女小嘴一撇,正要說些什麼,柴門卻吱呀一聲開了,一個皂衣的小廝風風火火地跑進來道:“快收拾收拾,二爺玩累了,要來歇歇腳!”趙國棟忙進屋將炕上的雜物搬開,沏了一壺釅茶,見妹妹仍靠著門框嗑瓜子,忙把她往裡屋推,正在纏鬧之際,又兩個小廝卻引著一位年輕的公子走了進來,那少女見狀吃吃一笑,轉身進了裡屋。

    趙國棟和他母親上來請安,那公子笑道:“又不在府裡,何必拘禮。”趙國棟奉上茶來,道:“哥兒想是累了,不然怎會到我這草窩子來,怪髒的。”公子道:“幾年不見,不想你這家境竟又蕭條了許多——嬤嬤出來的時候,不是賞了不少銀子麼?”一旁的趙嬤嬤怒道:“還不是這蠢東西,不會什麼營生,就知道一味爛賭!”趙國棟忙低下頭去。屋裡的少女探出半張臉,睜著大眼睛看了工資一眼,忙又躲了回去。公子笑道:“這位妹妹是誰?”趙嬤嬤道:“是我的丫頭。”公子道:“咦?怎麼我從來都沒見過?”趙嬤嬤道:“她生下來不久我就進了榮國府作哥兒你的奶孃去了,這丫頭從小跟著她姨娘長大。”公子道:“即如此,便不是外人,還請妹妹出來坐吧。”趙嬤嬤忙喚女兒出來,向女兒道:“還不快見過政二爺!”少女出來道個萬福,在母親身邊坐了。公子抬頭看去,只見這女子肌膚如雪,飛薄的兩片粉嫩紅唇,細細的銀牙微露,眉梢眼角總帶著幾分笑意,雖不端莊,倒也頗有幾分攝魂之處。

    公子道:“敢問妹妹芳名?”趙嬤嬤道:“她哪裡有什麼名字,只因是梨花開的時候生的,小名喚作梨姐兒。”梨姐兒笑道:“娘如何瞞我的名字?姨丈不是給我起了個大名叫趙遠梅麼?”旁邊的小廝忙道:“這倒巧了,我們政二爺房裡的姐姐也喚作遠梅,不過卻是姓周。”賈政笑道:“要依我說,那裡那麼多‘遠梅’、‘清芷’的,一味求雅,反成濫俗。妹妹天真清雋,倒還真真是這個‘梨’字才配得上,古人云‘梨花一枝春帶雨’,也是這般說法。”趙嬤嬤笑道:“還是哥兒有學問,可恨我那死鬼還說過這名字有書香呢。想那梅花生在遠方無人之處,自生自滅,有甚好處?還是梨花好,又香又甜,還能結個大鴨梨呢。”賈政深知趙嬤嬤素來多嘴,不想偏又勾起了她的話來,忙低頭喝茶,又問了趙國棟幾句不打緊的話,便起身回去了。

    2

    轉眼梨影進榮國府已經半年了,她進來的時候還是叫梨姐兒,是史夫人嫌土氣,便加了一個“影”字。本來史夫人想把自己的丫環清芷給了賈政,不想賈政竟自作主張買了一個進來,史夫人本不同意,但見是趙嬤嬤的女兒,少不得心裡有愧,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這梨影天生就沒有一絲嫻雅溫柔之處,哪怕是在賈府這等公侯之家,也是整日笑不離口,偏偏嘴裡還愛刻薄人,雖是出於無心,畢竟惹出許多是非出來。一日因口角調笑得罪了清芷,竟被她大罵道:“沒長眼的小蹄子,也不看看你姑奶奶是誰,憑你這賊生的小孽種,也敢和我犟嘴!你當我不知道你想什麼,你整天裝出一付娼婦的樣子,還不是想讓我們那糊塗也把你收了房?呸!你也不睜眼看看,這屋裡的貓兒狗兒也比你強呢!”周圍幾個小丫頭子也跟著取笑,不想突然聽得一聲響,眾人都嚇了一跳,只見地上一個青瓷花瓶被摔得粉碎,賈政站在門邊氣呼呼道:“你們瞧不上她,我偏要抬舉她!我看哪隻貓兒狗兒再敢多話!”

    眾人一看不妙,紛紛溜走,只剩梨影一人伏在案上哭泣。賈政忙拉她手道:“好妹妹,你在我身邊,看誰敢欺負你。”梨影抽抽噎噎道:“我就想問公子一件事,為什麼她們總說我是賊養活的?”賈政大窘,問道:“你娘從沒和你說過麼?”梨影搖頭,賈政嘆口氣道:“十年前府裡丟了一件玉器,有人栽贓是你娘偷的,太太就叫人把她打了一頓,趕出了府門。後來那東西在別人那裡找著了,太太也後悔,又不好明說,便給了你娘好多銀兩,不想又被你哥哥給賭光了。”梨影道:“既如此,太太也算仁至義盡了,只恨我命不好。”賈政道:“誰說你命不好?你在這裡,早晚有出頭之日。”

    3

    賈政外出,幾日未歸,回來後便遭了他父親一頓苦打。史夫人坐在賈政床邊,又是疼,又是恨,咬牙道:“你這作孽的小畜牲,明年王家的小姐就要過門了,你怎麼還是整天和那一幫人在一起到處閒逛?你如今只會吟些荒腔俚詞,於時文上全不用心,就算你不顧祖宗的基業,你也應為人家小姐的終身想想吧?”說罷又哭。

    賈府的規矩,公子娶親前都要有兩個房裡人。史夫人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清芷和遠梅合適,不想身邊的小丫頭嘴快說了出去,賈政竟一天天瘦了下去。史夫人無法,只得把梨影和遠梅的月例調到了二兩。

    轉眼冬去春來,王家的小姐出閨成了大禮。這位少奶奶生的溫柔嫻淑,又頗讀過一些書,才華不遜賈政。賈政心中甚喜,頗有引王氏為知己之意。但月餘過後,王氏夫人發現賈政於八股一道並不十分精通,便每每規勸賈政用功,賈政雖有怫然之意,奈何王氏頗得父母歡喜,言語又句句在理,也不好說別的。又趕上史夫人有恙,府裡的事情王氏一人撐起了大半,任勞任怨。賈政愈發覺得自己無用,也就埋頭讀起書來。本想過幾年考取個功名,不想轉年皇上開恩召見,見賈政文思敏捷,才學出眾,竟賜了個功名與他。賈政喜不自勝,回來後與親友大醉了一場,醒來王氏夫人又是一頓苦勸:“你如今有了功名,更應該拿出個樣子來,斷不能讓別人看輕了。”

    賈政唯唯稱是。

    4

    趙姨娘懷胎十月,生下了一個女孩兒,賈政大喜,起名喚作探春。這探春生來聰明伶俐,三歲上竟已能記誦數首古人詩詞,且又活潑好動,比二姑娘迎春要討人喜歡百倍,元春雖然嫻雅端莊,但若論聰明可愛之處,也要遜探春三分。

    一日,王夫人與賈政商議:“我看那個先生斷是教不了咱們寶玉了,倒不如讓元春給他啟蒙,長姊如母,好歹他也會聽話些。還有,我看探春那孩子很好,只是趙姨娘屋裡也沒個拿出手去的人,不免耽誤了這孩子,索性讓她也去吧。”賈政點頭稱是。

    趙姨娘聞聽此事,甚是歡喜,早晨起來親手給探春梳頭,竟花了半個時辰。待到探春來到元春處,寶玉早已憋出四五副對子了。元春笑道:“小懶蟲,什麼時候了才起來。”探春道:“早就起來了,娘給我梳頭來著。”寶玉道:“果然梳得好頭,趕明兒也讓姨娘給我梳一個。”元春笑道:“你也梳個這頭麼,小心新進來的小丫頭子也趕著你叫小姐!”轉又對探春道:“太太叫你們來跟著我,是讓你們讀書來的,不必費心打扮得那麼精緻,倒耽誤了識字的功夫。剛剛老爺還差人來過,問你為何不在,是我胡亂搪塞過去了。”探春連忙稱是。

    自此,探春三餐往往在元春哪裡用,有時晚上也不回去。趙姨娘只道王夫人、元春疼愛探春,只是一味高興,卻不知禍由此萌。

    轉眼幾年過去,一日,元春去廟裡還願,寶玉因悶了,便也鬧著要去。元春笑道:“好好,也帶上探春。”便命小丫頭去趙姨娘處告知探春。趙姨娘喜道:“上月我剛好給你做了身新衣,可你姐姐說唸書不用太打扮,我也怕被墨點子汙了,故而一直沒給你穿。今日你穿上吧!”不想探春一見這衣服,便眉頭一皺道:“姨娘哪裡學來這等樣子,顏色又豔俗,樣子又怪,活像個村姑穿的。”趙姨娘不悅,道:“好歹是你親孃做的,你讀書讀哪裡去了,就會這般說話麼?你親孃未出閣時就是村姑,不一樣生出你來?還一口一個‘姨娘’,元春寶玉是太太養的,叫我姨娘,你是我養的,也拿我當下人不成!”探春道:“姨娘既然知道自己不是下人,就該拿出點主子的氣度來,整天嘴裡絮叨,身上狼犺,便是下人們,也會說閒話的。”趙姨娘大怒,一耳光打在探春臉上,探春哭著跑了。趙姨娘還想追出去,奈何身有重孕,無奈坐在炕上,兀自喘息不止。

    元春三人去向王夫人請安,王夫人見探春面有淚痕,便問緣故,探春據實說了。王夫人道:“趙姨娘有時做事確實欠些思量,前日就我看見你穿的鞋上繡著一雙戲水的鴛鴦,心想哪裡有女孩家穿這個的。也罷,迎丫頭正做衣服呢,你也一塊做一件吧。趙姨娘哪裡,回頭我自有分寸,你不要委屈了。”探春謝過。

    王夫人與賈政商議,要讓探春搬出來住。賈政恐趙姨娘多心,王夫人道:“探春雖是庶出,在我眼裡也沒什麼分別。咱們這樣人家的小姐,怎能整天打扮得有失體統?再者,探春就算不聽話,趙姨娘也不該打她。”賈政沉思良久,乃命人打掃出一間小院,給探春居住。

    5

    時光如梭,一轉眼賈環也已開始認字了。賈環生來面相猥瑣,為賈政所不喜,王夫人也遠沒有對探春般疼愛,是以待賈環不及寶玉之一二。趙姨娘頗為兒子不平,但細細想來,此亦不會再有探春的故事,心裡反有三分歡喜。

    賈環雖年幼不諳世事,卻也已明白了幾分道理。一日,早已進宮的元春賜了幾斤鮮荔枝出來,王夫人差人給寶玉、迎春、探春都送了去,偏偏卻沒有賈環的。趙姨娘正在不快,不想賈環卻童言無忌,道:“誰叫他們都是太太養的。”

    趙姨娘道:“你三姐姐也是太太養的?”賈環道:“難道是周姨娘養的?”趙姨娘啐他道:“就那個不會下蛋的母雞,也配!你三姐姐和你是一母同胞。”賈環大驚:“那為什麼她不理我,只和二哥哥他們好?”趙姨娘無語,只把賈環攬在懷中,又掉了一夜的眼淚。

    又一日,周姨娘的丫環翠屏提著一壺水從趙姨娘門口經過,不小心撒了幾滴在賈環身上,翠屏忙要給賈環擦拭,賈環道:“不用了,已經幹了,姐姐忙去吧。”翠屏笑笑,轉身想走,不想趙姨娘從屋裡出來,一巴掌挾風帶雷,連壺帶人扇出很遠。趙姨娘罵道:“小蹄子!你這伺候奴才的奴才,也敢欺負主子!”還想打,賈環連忙拉住,翠屏哭著回去了。

    趙姨娘越想越氣,竟跑到周姨娘院裡大罵,周姨娘閉門不出。賈政聞聽此事,長嘆一聲,想起當年的梨姐兒,不禁悵然若失。

  • 7 # 樂言悅讀

    很多年後賈寶玉和薛寶釵成了親,過起尋常夫妻間的普通生活。寶釵打理家中內務,而賈寶玉也終於收起年輕時候的怪誕脾氣,做了世人眼中好丈夫好兒子。

    此時好友晴雯早夭,摯愛林黛玉已逝。

    賈寶玉如果在賈府裡看到一個眉眼之間有三分像林黛玉,性情有五分像晴雯的姑娘,他會怎麼樣呢?

    如果這個姑娘是賈家的家生子,原本也沒有什麼機會從良,就是從良出去也沒辦法找到活計生活下去。

    那麼此時賈寶玉有沒有可能凡心一動,納了這姑娘為妾室呢?

    那個時候納妾是合法的事情,作為夫君他只要給妻子足夠的尊重,在道德上也是說得過去的。更何況,納了這個家生子,對這個姑娘、這個姑娘的家人、對這個姑娘的子孫後代無論經濟上還是地位上都有極大的改善。

    更何況還可以讓自己在思念的時候,稍微撫慰一下自己的心。

    誰能說有什麼問題呢?

    這並不是能容納很多感情的世界,愛情會被絞殺,親情化作父父子子的孝道,友情不及利益重要。娶妻可以是為了聯姻,可以為了生子,可以為了孝順父母,唯獨不是為了愛情。納妾是唯一一件你可以選,且妻子也不會反對的事情。

    可以嗎?

    當然可以!

    於是你納了這個眉眼像摯愛性情像玩伴的女子。

    你知道她見識不高,幸好你在外面有一干清客可以聊天。你知道她有時候會犯蠢,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做一些不合時宜的事情。可是你已經失去兩個最重要的人了,還要再失去一個她嗎?

    更何況你也日漸平庸,變成了昔日那個最瞧不起的中庸男子。你怎麼能嫌棄她呢?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時間會把你,你的妻子、她漸漸揉捏成另一番模樣。

    呵!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聽說做菜要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