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嘟嘟聊數碼

    英特爾這幾年一直擠牙膏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不過這裡主要說的是i3/i5/i7消費級CPU,在高階至強CPU陣營中,英特爾的核心數量加的還是很猛的,還算不上擠牙膏。

    2006年-2011年左右,英特爾tick tock戰略使CPU的效能和效率每兩年就上一個大臺階,架構兩年一升級,工藝進步也非常穩妥,65nm—45nm—32nm—22nm,期間幾乎沒有翻過車,也使AMD徹底無法追趕,只能靠低價和英特爾爭奪市場。

    但是從2011年往後,也就是酷睿2000系列以後,英特爾不管是架構效能還是製造工藝進步都變得非常緩慢,然後被稱之為“牙膏廠”,這裡面當然有AMD不給力的原因,英特爾沒必要下大功夫投入研發,把真本事全使出來,多年來一直在桌面CPU市場保持最多4核心,幾代產品下去,效能增長都沒有過去兩年提升的快,不過這對於企業利益最大化來說也是很實際的做法。

    然後再說內部原因,英特爾在移動晶片市場不盡人意,結果主打的PC市場不斷萎靡,需求量下降,已經難以刺激到英特爾去投入重金研發新架構CPU了;X86架構本身已經非常成熟,很難在架構上做出大的改進,而且進入14nm以後,新工藝成本過高不說,良品率也很是問題,僅僅是14nm節點英特爾就用了四代處理器,這隻能說英特爾想盡力但是卻沒有辦法。

    本來保持現狀,穩步提升(擠牙膏)可以讓英特爾保證效益最大化,但是AMD銳龍的橫空出世讓英特爾又不能擠牙膏了,至少在8代酷睿上終於從4核升級到了6核,但是效率上仍然原地踏步走,可以這麼說,英特爾如今的酷睿CPU其實沒有太大的提升空間了,如果不換架構,僅僅是靠工藝進步加核心加頻率的話,很快就會達到瓶頸,雖說英特爾並不想這樣。

    不過我們也不能小看了英特爾這個巨頭,它的技術儲備和財力不是我們能輕易預估的,說不定過個一兩年,突然就和當年的酷睿來一個橫空出世的新架構,把CPU的效能推到一個新的層次也說不定哦。

  • 2 # 超能網

    我們一直都在說Intel在擠牙膏,其實在5、6年前Sandy bridge處理器推出的時候我們是不會有這個感覺的,Ivy Bridge只是升級了工藝這個其實可以不算,然而到了2013年Haswell推出的時候就很不妥了,每代間的IPC提升相當小,究其原因下面這張圖其實能很好的說明。

    這是Raja Koduri推特上發的一張Intel 50週年慶祝會上的一張PPT,很明顯Intel在2013年就調整了公司的發展策略,在2013年之前Intel是以PC為發展重點的,然而在之後轉就作一資料中心為重點了,其實在2013年後幾年來PC個人電腦發展和出貨量增長也很緩慢,Intel轉換中心也可以理解,然而PC的發展速度放慢與Intel也脫不了關係。

    其實Intel改以資料中心為重點這個看Intel的中高階Xeon處理器和HEDT平臺上的產品升級進度比主流平臺快得多就知道了,Xeon和HEDT平臺處理器每升級一代核心數量都在增加,然而主流的LGA 115X平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維持在4核。

    此外Intel大力發展NAND產業和發展3DXpoint晶片的傲騰系列儲存產品,還有發展FPGA晶片都是以資料中心為重點的,雖然說最近AMD的Ryzen處理器確實給Intel不小刺激,讓他重新重視起PC市場,Raja Koduri的加入也是為了開發圖形處理器,然而資料中心市場的收益比PC大得多,別指望Intel把工作重點重新拉回PC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效的十種好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