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邀星醉月99

    準確的說是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就已經向著樂壞禮崩邁進了,但還留有周禮的道德行為規範,等到了戰國時期,只講吞併,完全不講周禮,春秋時期打仗沒有完全消滅敵國的,兩國的交戰更像是在閱兵,打仗也是隻要對方服了,就退兵,很少有直接滅國吞併的,這也是小國不亡的原因,等到了戰國時期,慢慢的發展成了真正滅國和吞併

  • 2 # 待我施為地煞變

    很多人覺得那是因為古人就是笨:明明那麼好的地,你把他滅國了,就應該佔領它壯大自己的實力啊。你就是不知道佔,因為一點什麼“存亡祀,繼絕國”的迂腐理念,白白把到嘴的肥肉吐掉,活該你以後被滅。

    還有很多人覺得那是因為古人就是高尚:明明這個國家被滅了,可以佔領它當兵源地和糧食產地,但因為“存亡祀,繼絕國”的崇高理念,古人重義忘利,就是不肯吞併它強大自己。

    其實,這都是以現在的土地開發水平,交通通訊水平,衡量春秋時期。

    在春秋時期,鐵器還沒大規模使用,青銅器又貴,效能又不好,又不能大規模使用。那時的耕作差不多處在“刀耕火種”的水平,所以國與國之間,一國的城邑之間,都存在著大片荒地。

    《左傳》中就有描述〖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嚎。我諸戎除剪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

    這些地方要麼生活著蠻戎——在文明人眼裡跟食人生番差不多——要麼生活著豺狼虎豹。有到小郭,出了國都就是蠻戎。

    你就想想,你生活區域周圍一大片無人區,時不時來群食人族來擄走一群人,時不時跑進個老虎銜走個人。這時在遠處,又建立了一個和你差不多的文明城邦,你還會想著消滅了他嗎?就算他被滅了,肯定會想著幫他復國吧,好共同抵禦蠻戎。

    當然了,春秋時期生產力已經在大發展,以諸侯國為代表的華夏文明逐漸對夷狄有著越來越強的優勢。有時不需要諸侯國共同抵禦蠻戎了,諸侯之間也開始相互吞併了。

    比如楚國就是〖漢陽諸姬盡矣〗,意思就是漢水北邊的姬姓諸侯國都被楚國吞併來。

    但是,由於那時的交通、通訊條件,能統治的區域是有限的。就像,現在讓你開車去鄉下過一段坎坷不平的土路,你就會覺得苦不堪言。那時連正兒八經的大路都沒多少,不要說汽車,馬車都不帶橡膠輪胎的,又沒有紙張。一份檔案從遠處送到都城能費死洋勁,並且送到黃花菜都涼了。所以有時很多地方,你就算打下來也無法佔領,只能建立個親你的政權,美其名曰“存亡祀,繼絕國”。

    並且那時諸國並立,很多戰略要地你佔了,其他國家就不安全了。你敢佔大夥就敢合夥揍你,你最多隻能建立個親自己的政權,給自己立個牌坊“存亡祀,繼絕國”。

    總之,很多諸侯國可以復國是由生產力決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肝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