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易6533

    開篇“旻天疾威”與《小雅·雨無正》的“昊天疾威”僅有一字之差。這一字,又相近相似到令人浮想聯翩的程度。或是謄寫者的筆誤,或是時光隧道里蟲吃鼠咬損毀後的誤讀。今天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兩者同宗同源。從兩者的表達習慣來看,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都有自由爛漫的感覺。但從對於語言文字的駕馭來看,《小雅·小旻》明顯技高一籌,筆法老辣,特別善於用險。詩歌之中,最忌重複,而這篇《小雅·小旻》之中,“謀”字出現了八次,“猶”字用了五次。既淋漓盡致體現了對所表達內容的強調,又巧妙的混雜在普通的章句之中。然後,用一些顯赫、鮮明的表達來掩蓋字的反覆重用。“謀臧不從,不臧覆用”、“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暴虎”、“馮河”、“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等詞彙短語如燦爛的星光一般,被後世反覆擷取引用。

    重新回到“旻天疾威”,我們雖然無法揣度《小雅·雨無正》與這首《小雅·小旻》究竟誰在前,誰在後。但我們明顯感覺的到《小雅·小旻》的傳唱程度,似乎更為廣泛一些。透過《詩經》我們有理由相信,兩千多年前的中國,詩歌“代人言”的成分明顯超越了“自我宣洩”。也就是說,在那個並不怎麼注重著作權的時代,專業詩人們在詩歌創作時,考慮的更多的是“代人言”的程度,而不是自己的創作個性。或者說,那個時代,創作個性是為“代人言”這一目的服務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沃爾沃加完油後油表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