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可以用網箱,水箱太小,不適合黃鱔養殖。
在野生環境中,黃鱔常棲居於淺水泥土,這是由於泥土能提供穩定的溫熱條件和黑暗的生活環境。在生產中,以竹筒、磚瓦、水草等作魚巢代替泥土可以滿足黃鱔的生活條件,進行無土養殖。相對有土養殖而言,黃鱔無土養殖具有建池成本低、觀察管理方便、馴食配合飼料容易、有利於防治病蟲害和效益較高等優點。目前無土養殖基本上採用流水養殖模式,但在水資源緊缺的地方,流水無土養殖模式又難以推廣。黃鱔靜水無土養殖卻比流水無土養殖更容易推廣。靜水無土養殖節水節勞力,投資少,見效快,適應範圍廣,一般經過6~7個月的生產週期,鱔可增重3~5倍,現將黃鱔靜水無土養殖的關鍵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水草放養合理投放水草可淨化水質,使鱔池換水次數減少為每月1~2次,且能起到防暑降溫、減少應激反應、提供魚巢、防治病蟲害等作用。常見的水草有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細綠萍等。在不同季節要按比例合理搭配水草,夏天以水葫蘆和水浮蓮為主,春秋以水花生和細綠萍為主,冬天不留水草以防止黃鱔棲身水草下受凍。一般在鱔种放養前15天投放水草。投放前要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對水草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水草種植面積不宜超過全池面積的2/3,至少要空出1/3漁池面積來設定食臺和便於黃鱔活動。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時將多餘的水草撈出或將過長的水草刈割,並結合鱔池消毒在草上潑灑0.1×10-6的生石灰,防止水草病菌感染。
魚巢設定各種管子、竹筒、磚瓦、廢輪胎、水草、絲瓜絡、棕片、聚乙烯網片等都可以作魚巢。生產中一般用廢舊腳踏車輪胎經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後作鱔巢效果比較好,輪胎置入水草下面,每個小池可放5~6個輪胎。也可用竹筒,兩根竹筒為一排,每池設3~5排,每排間距0.3米左右。每排竹筒下墊磚頭,使竹巢下面有較大空間,便於流水排汙。為固定竹巢,最好在其洞口上方壓放磚頭,還起到遮光隱蔽作用。
避暑遮蔭黃鱔靜水無土養殖池較小(15~20平方米),水位淺(15~20釐米),在夏天水溫極易超過30℃,因此對水池進行遮蔭避暑措施必不可少。一般在池上搭架遮蔭網,並在池邊種植葡萄、絲瓜、南瓜等攀緣植物。但注意池水面要留有10%~30%的光線。氣溫超過30℃時,要加深池中水位,降低黃鱔密度,並緩緩注入新水(採用地下水調節漁池水溫)。
水質調控
1.交叉消毒。水體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0.1×10-6或1×10-6的漂白粉全池潑灑,交叉使用。北方水質偏鹼,使用漂白粉的次數要少一些;南方水質偏酸,使用生石灰的次數可多些。
2.保持合適的水位。黃鱔吃食和呼吸需經常把頭部伸出水面,為減少鱔體力的消耗,水位宜淺。但水位太淺,水溫就變化快,黃鱔的活動空間又小,極不利於黃鱔的生長髮育。因此一般水位為10~15釐米,氣溫高時可加深至25釐米。如果水草生長繁茂,每月換水1次即可,一般要根據水蒸發量及時補充清水。
3.保持生物多樣性。鱔池要放養田螺、小雜魚、泥鰍等來清除殘餌以調節水質。但要注意這些生物應在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每平方米鱔池放養泥鰍不宜超過0.3公斤,泥鰍宜在黃鱔馴食配合飼料後放養,方可充分發揮泥鰍吃食黃鱔糞便等作用。放養蟾蜍對於防止黃鱔特有的梅花斑病有特效,一般每小池放1~2只即可。每平方米池放養田螺不宜超過0.25公斤。另外,還可在池中培育適量的綠藻等。
病蟲害生態防治
1.調節水溫。黃鱔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8℃,最佳攝食溫度為23~26℃。當水溫升高時,喜低溫的病原體生長繁殖就受到抑制,會使一些病少發生,如水黴病、白點病;注意水溫日溫差不宜超過10℃,否則極易出現列印病。另外,調節水溫到最佳溫度,會促進黃鱔攝食,增強其體質。
2.調節密度。黃鱔放養密度應視鱔池大小、種苗規格、飼料和管理水平而定。規格一般以每尾15~20克為宜,每平方米放養80~150尾,放養密度為1.5~2公斤/平方米,一般不宜超過3公斤/平方米,要注意及時分池。
3.中草藥防治。中草藥防治的主要途徑是在配合飼料中新增已經粉碎的中草藥或泡製的中草藥製劑,也可用中草藥液全池潑灑或將新鮮中草藥植物莖葉浸泡於鱔池中。目前已被證實對黃鱔有效的中草藥有馬齒莧、大黃、黃芪、五倍子、苦楝樹及貫眾、水辣蓼等。
4.殺滅寄生蟲。黃鱔腸道寄生蟲尤其是新棘蟲、毛細線蟲寄生率和寄生強度非常高,這也是黃鱔生長慢、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利用野生鱔種養殖要“治病先治蟲”,一旦馴食配合飼料成功,要立即著手殺滅寄生蟲。
另外,如同有土養殖一樣,靜水無土養殖還要注意科學建池和及時脫鹼、嚴格篩選魚種、合理馴食配合飼料、加強鱔池日常管理等
僅供參考
答:
可以用網箱,水箱太小,不適合黃鱔養殖。
在野生環境中,黃鱔常棲居於淺水泥土,這是由於泥土能提供穩定的溫熱條件和黑暗的生活環境。在生產中,以竹筒、磚瓦、水草等作魚巢代替泥土可以滿足黃鱔的生活條件,進行無土養殖。相對有土養殖而言,黃鱔無土養殖具有建池成本低、觀察管理方便、馴食配合飼料容易、有利於防治病蟲害和效益較高等優點。目前無土養殖基本上採用流水養殖模式,但在水資源緊缺的地方,流水無土養殖模式又難以推廣。黃鱔靜水無土養殖卻比流水無土養殖更容易推廣。靜水無土養殖節水節勞力,投資少,見效快,適應範圍廣,一般經過6~7個月的生產週期,鱔可增重3~5倍,現將黃鱔靜水無土養殖的關鍵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水草放養合理投放水草可淨化水質,使鱔池換水次數減少為每月1~2次,且能起到防暑降溫、減少應激反應、提供魚巢、防治病蟲害等作用。常見的水草有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細綠萍等。在不同季節要按比例合理搭配水草,夏天以水葫蘆和水浮蓮為主,春秋以水花生和細綠萍為主,冬天不留水草以防止黃鱔棲身水草下受凍。一般在鱔种放養前15天投放水草。投放前要用0.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對水草浸泡半小時進行消毒,水草種植面積不宜超過全池面積的2/3,至少要空出1/3漁池面積來設定食臺和便於黃鱔活動。在日常管理中要及時將多餘的水草撈出或將過長的水草刈割,並結合鱔池消毒在草上潑灑0.1×10-6的生石灰,防止水草病菌感染。
魚巢設定各種管子、竹筒、磚瓦、廢輪胎、水草、絲瓜絡、棕片、聚乙烯網片等都可以作魚巢。生產中一般用廢舊腳踏車輪胎經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後作鱔巢效果比較好,輪胎置入水草下面,每個小池可放5~6個輪胎。也可用竹筒,兩根竹筒為一排,每池設3~5排,每排間距0.3米左右。每排竹筒下墊磚頭,使竹巢下面有較大空間,便於流水排汙。為固定竹巢,最好在其洞口上方壓放磚頭,還起到遮光隱蔽作用。
避暑遮蔭黃鱔靜水無土養殖池較小(15~20平方米),水位淺(15~20釐米),在夏天水溫極易超過30℃,因此對水池進行遮蔭避暑措施必不可少。一般在池上搭架遮蔭網,並在池邊種植葡萄、絲瓜、南瓜等攀緣植物。但注意池水面要留有10%~30%的光線。氣溫超過30℃時,要加深池中水位,降低黃鱔密度,並緩緩注入新水(採用地下水調節漁池水溫)。
水質調控
1.交叉消毒。水體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0.1×10-6或1×10-6的漂白粉全池潑灑,交叉使用。北方水質偏鹼,使用漂白粉的次數要少一些;南方水質偏酸,使用生石灰的次數可多些。
2.保持合適的水位。黃鱔吃食和呼吸需經常把頭部伸出水面,為減少鱔體力的消耗,水位宜淺。但水位太淺,水溫就變化快,黃鱔的活動空間又小,極不利於黃鱔的生長髮育。因此一般水位為10~15釐米,氣溫高時可加深至25釐米。如果水草生長繁茂,每月換水1次即可,一般要根據水蒸發量及時補充清水。
3.保持生物多樣性。鱔池要放養田螺、小雜魚、泥鰍等來清除殘餌以調節水質。但要注意這些生物應在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關係。每平方米鱔池放養泥鰍不宜超過0.3公斤,泥鰍宜在黃鱔馴食配合飼料後放養,方可充分發揮泥鰍吃食黃鱔糞便等作用。放養蟾蜍對於防止黃鱔特有的梅花斑病有特效,一般每小池放1~2只即可。每平方米池放養田螺不宜超過0.25公斤。另外,還可在池中培育適量的綠藻等。
病蟲害生態防治
1.調節水溫。黃鱔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8℃,最佳攝食溫度為23~26℃。當水溫升高時,喜低溫的病原體生長繁殖就受到抑制,會使一些病少發生,如水黴病、白點病;注意水溫日溫差不宜超過10℃,否則極易出現列印病。另外,調節水溫到最佳溫度,會促進黃鱔攝食,增強其體質。
2.調節密度。黃鱔放養密度應視鱔池大小、種苗規格、飼料和管理水平而定。規格一般以每尾15~20克為宜,每平方米放養80~150尾,放養密度為1.5~2公斤/平方米,一般不宜超過3公斤/平方米,要注意及時分池。
3.中草藥防治。中草藥防治的主要途徑是在配合飼料中新增已經粉碎的中草藥或泡製的中草藥製劑,也可用中草藥液全池潑灑或將新鮮中草藥植物莖葉浸泡於鱔池中。目前已被證實對黃鱔有效的中草藥有馬齒莧、大黃、黃芪、五倍子、苦楝樹及貫眾、水辣蓼等。
4.殺滅寄生蟲。黃鱔腸道寄生蟲尤其是新棘蟲、毛細線蟲寄生率和寄生強度非常高,這也是黃鱔生長慢、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利用野生鱔種養殖要“治病先治蟲”,一旦馴食配合飼料成功,要立即著手殺滅寄生蟲。
另外,如同有土養殖一樣,靜水無土養殖還要注意科學建池和及時脫鹼、嚴格篩選魚種、合理馴食配合飼料、加強鱔池日常管理等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