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煎、汪,薄、勁、光,酸、辣、香。”九子訣實際上說的是岐山面的賣相和口感,也是這種麵食區別於其他麵食的特點。
稀:湯多面少,一筷頭一碗,飯量大點的一頓七八十碗是常事兒。煎:溫度高,簡直就是燙嘴。西府人把開水叫煎水,西府人說煎豆腐,你可千萬別以為是用油鍋弄得黃黃香香的豆腐片,真實情況是開水鍋裡撈出燙嘴的豆腐。汪:顧名思義,油汪汪,油是紅油,厚厚的一層,看著就流口水。
薄、勁、光:指的是面擀的薄,入口感覺順滑勁道。薄的程度甚於餛飩皮兒。
酸、辣、香:是區別於其他麵食的口味特點。不是符合酸辣香的特點就是歧山面,那樣的話漢中涼皮、秦鎮涼皮一定會憤憤不平,甚至酸湯麵也不會罷休。所以要做出一碗有別於其它麵食的正宗歧山面就取決於以下操作了。
臊子肉
選偏肥一點的豬前腿肉三斤以上,切3*3cm小片,肉太少容易乾鍋,燒的時間短味道不足不好吃。架鍋燒油,肉片炒至斷血色,按每斤肉3兩的量倒入岐山醋並加入生薑,八角,桂皮,小茴香,草果,花椒等家常調料。醋一定要選岐山醋,山西陳醋好是好,但用於歧山面一定會讓你覺得這個糟老頭子沒安好心,胡說呢。我強調了啊,我大聲說了:一定用岐山醋。開鍋後改最小火敞鍋燒至湯色清亮(出油)。將提紅油專用辣椒粉輕輕撒於油麵,讓它自然下沉,每斤肉大約用一兩。不是什麼辣椒都能用,朝天椒太辣,產地不講究的不香或色澤不正,一定要選秦椒,產地最好眉縣。這時,肉臊子上面就有了厚厚的一層紅油,將來的“汪”就取決於這些紅油。最後加入適量的鹽,鹽加早了會糊鍋底。注意:整個加工過程不得加水,加水的臊子很快會壞掉。農村殺豬都是過年前的事,做的肉臊子一直要吃到收完麥子,農忙時主要用臊子面招待幫忙的人,肉臊子儲存不到那個時侯是很不吉利的。肉臊子搞定!
素臊子
素臊子取材於蔬菜的根、莖、葉、花、果。紅、黃、綠、白、黑五色搭配。首選蔬菜:胡蘿蔔,菜薹,蒜薹,黑白木耳,地軟,韭菜,金針菜,南瓜花,筍瓜,豆角。不選香菜,芹菜等香料類蔬菜。製法:各種蔬菜切指甲蓋大小片或丁。胡蘿蔔,筍瓜,豆角用大油炒熟,其它菜分別焯水即可。喂。喂。。喂。。。韭菜憋焯,也憋炒,用生的,切末就行了。
性子急的要找磚頭去了: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你說的那個“白”在哪裡?黑黑。。。耐心是美德!豆腐是也。不過西安是吃不到好豆腐的,你到岐山去吃臊子面咋就那麼香來著?其實噴香的西府豆腐有很大的功勞。我親見西府人買豆腐,一兩斤貨根本就是用秤鉤鉤起來稱的。那豆腐可以切片切絲,入口香噴噴的。那咱只能買到這種爛慫豆腐咋辦捏?還是有辦法滴:菜市場選嫩豆腐,切1cm厚大片,溫油炸至金黃色,外酥裡嫩即可,切丁備用。素臊子搞定!
和麵
接下來要費把子力氣了。請準備一個上過釉子的大瓷盆,舀入適量麵粉,準備和麵。按每斤麵粉加入一個雞蛋清(不要蛋黃)。取蛋清的方法:雞蛋磕成兩半,兩個蛋殼來回倒,蛋黃留在蛋殼裡就成了。蛋黃留著攤雞蛋餅做湯用。麵粉裡慢慢加水的同時請伸開另一隻手的五指充分攪拌,直到全部攪拌成細細的面絮再用力和成面塊,醒十五分鐘後再次揉搓,再醒十五分鐘後揉搓至表面起小氣泡為止。注意,面要和得非常硬,西府人是用槓子壓的,咱就不用那麼誇張了,盡力就行。
擀麵
擀麵講究力氣和耐心。沒耐心的人擀出來的面三扁四不圓不說厚薄也不均勻,下鍋易斷,吃起來厚一口薄一口,想必各位都不喜歡;有耐心的人擀出來的面幾乎是個正圓,厚薄均勻,下鍋不易斷入口順溜。面擀好後不是一層層疊起來切成麵條,而是對摺兩次成四分之一圓,以擀杖當尺用刀犁(抱歉,不會寫這個字,但是發音沒錯。)犁出來的麵條才能煮出“勁”和“光”的效果。擀麵的時候別怕太薄,面硬又加雞蛋清著呢。麵條搞定!
調湯
臊子面屬於湯麵不用說了吧,湯是臊子面的靈魂,這碗麵正不正宗就看最後這一下子了。燒一鍋開水,沒錯,不是骨頭湯或肉湯也不是其它什麼湯,就是白開水。加入生薑末,岐山醋和鹽,喜歡味精的可以放點。注意:醋和鹽的量要口感過酸過鹹才行。如果提前準備了額外的紅油也可以放點。撒上大量韭菜末,雞蛋絲或片。湯搞定!
大鍋燒開水,小把下麵條。面擀的足夠薄的話,入開水鍋漂起即熟,一筷頭一碗,分別放入以上素臊子,油豆腐及一湯匙肉臊子,加湯上桌。更簡單的吃法是碗裡只盛湯和臊子,大鍋下面撈到涼開水的大盆裡同時上桌,由食客自己挑面,名曰待客面。無論簡繁一碗湯只吃一口面。
想試試麼?我一頓得30多碗!不是圖中這個碗哈,這個碗是簡化版吃法。
“稀、煎、汪,薄、勁、光,酸、辣、香。”九子訣實際上說的是岐山面的賣相和口感,也是這種麵食區別於其他麵食的特點。
稀:湯多面少,一筷頭一碗,飯量大點的一頓七八十碗是常事兒。煎:溫度高,簡直就是燙嘴。西府人把開水叫煎水,西府人說煎豆腐,你可千萬別以為是用油鍋弄得黃黃香香的豆腐片,真實情況是開水鍋裡撈出燙嘴的豆腐。汪:顧名思義,油汪汪,油是紅油,厚厚的一層,看著就流口水。
薄、勁、光:指的是面擀的薄,入口感覺順滑勁道。薄的程度甚於餛飩皮兒。
酸、辣、香:是區別於其他麵食的口味特點。不是符合酸辣香的特點就是歧山面,那樣的話漢中涼皮、秦鎮涼皮一定會憤憤不平,甚至酸湯麵也不會罷休。所以要做出一碗有別於其它麵食的正宗歧山面就取決於以下操作了。
臊子肉
選偏肥一點的豬前腿肉三斤以上,切3*3cm小片,肉太少容易乾鍋,燒的時間短味道不足不好吃。架鍋燒油,肉片炒至斷血色,按每斤肉3兩的量倒入岐山醋並加入生薑,八角,桂皮,小茴香,草果,花椒等家常調料。醋一定要選岐山醋,山西陳醋好是好,但用於歧山面一定會讓你覺得這個糟老頭子沒安好心,胡說呢。我強調了啊,我大聲說了:一定用岐山醋。開鍋後改最小火敞鍋燒至湯色清亮(出油)。將提紅油專用辣椒粉輕輕撒於油麵,讓它自然下沉,每斤肉大約用一兩。不是什麼辣椒都能用,朝天椒太辣,產地不講究的不香或色澤不正,一定要選秦椒,產地最好眉縣。這時,肉臊子上面就有了厚厚的一層紅油,將來的“汪”就取決於這些紅油。最後加入適量的鹽,鹽加早了會糊鍋底。注意:整個加工過程不得加水,加水的臊子很快會壞掉。農村殺豬都是過年前的事,做的肉臊子一直要吃到收完麥子,農忙時主要用臊子面招待幫忙的人,肉臊子儲存不到那個時侯是很不吉利的。肉臊子搞定!
素臊子
素臊子取材於蔬菜的根、莖、葉、花、果。紅、黃、綠、白、黑五色搭配。首選蔬菜:胡蘿蔔,菜薹,蒜薹,黑白木耳,地軟,韭菜,金針菜,南瓜花,筍瓜,豆角。不選香菜,芹菜等香料類蔬菜。製法:各種蔬菜切指甲蓋大小片或丁。胡蘿蔔,筍瓜,豆角用大油炒熟,其它菜分別焯水即可。喂。喂。。喂。。。韭菜憋焯,也憋炒,用生的,切末就行了。
性子急的要找磚頭去了: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你說的那個“白”在哪裡?黑黑。。。耐心是美德!豆腐是也。不過西安是吃不到好豆腐的,你到岐山去吃臊子面咋就那麼香來著?其實噴香的西府豆腐有很大的功勞。我親見西府人買豆腐,一兩斤貨根本就是用秤鉤鉤起來稱的。那豆腐可以切片切絲,入口香噴噴的。那咱只能買到這種爛慫豆腐咋辦捏?還是有辦法滴:菜市場選嫩豆腐,切1cm厚大片,溫油炸至金黃色,外酥裡嫩即可,切丁備用。素臊子搞定!
和麵
接下來要費把子力氣了。請準備一個上過釉子的大瓷盆,舀入適量麵粉,準備和麵。按每斤麵粉加入一個雞蛋清(不要蛋黃)。取蛋清的方法:雞蛋磕成兩半,兩個蛋殼來回倒,蛋黃留在蛋殼裡就成了。蛋黃留著攤雞蛋餅做湯用。麵粉裡慢慢加水的同時請伸開另一隻手的五指充分攪拌,直到全部攪拌成細細的面絮再用力和成面塊,醒十五分鐘後再次揉搓,再醒十五分鐘後揉搓至表面起小氣泡為止。注意,面要和得非常硬,西府人是用槓子壓的,咱就不用那麼誇張了,盡力就行。
擀麵
擀麵講究力氣和耐心。沒耐心的人擀出來的面三扁四不圓不說厚薄也不均勻,下鍋易斷,吃起來厚一口薄一口,想必各位都不喜歡;有耐心的人擀出來的面幾乎是個正圓,厚薄均勻,下鍋不易斷入口順溜。面擀好後不是一層層疊起來切成麵條,而是對摺兩次成四分之一圓,以擀杖當尺用刀犁(抱歉,不會寫這個字,但是發音沒錯。)犁出來的麵條才能煮出“勁”和“光”的效果。擀麵的時候別怕太薄,面硬又加雞蛋清著呢。麵條搞定!
調湯
臊子面屬於湯麵不用說了吧,湯是臊子面的靈魂,這碗麵正不正宗就看最後這一下子了。燒一鍋開水,沒錯,不是骨頭湯或肉湯也不是其它什麼湯,就是白開水。加入生薑末,岐山醋和鹽,喜歡味精的可以放點。注意:醋和鹽的量要口感過酸過鹹才行。如果提前準備了額外的紅油也可以放點。撒上大量韭菜末,雞蛋絲或片。湯搞定!
大鍋燒開水,小把下麵條。面擀的足夠薄的話,入開水鍋漂起即熟,一筷頭一碗,分別放入以上素臊子,油豆腐及一湯匙肉臊子,加湯上桌。更簡單的吃法是碗裡只盛湯和臊子,大鍋下面撈到涼開水的大盆裡同時上桌,由食客自己挑面,名曰待客面。無論簡繁一碗湯只吃一口面。
想試試麼?我一頓得30多碗!不是圖中這個碗哈,這個碗是簡化版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