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傲視群雄NO1
-
2 # 半坡222
珠三角是百越祖源地之一,婚後三年不落夫家只存在於珠江口沙田區,一般街鎮沒有或甚小,上世紀七十年代還存在,今天己絕跡。
廣府文化受百越文化影響深刻,老廣府語的口語動詞基本源自壯語,(壯泰語是百越的傳承)。
壯泰人口中的祖源地孟蘭孟麗(遙遠黑暗已找不到的地方),就是今天的珠三角,廣州老城區的什麼津,甫,是源自越人管理方式,(四人為一組叫派,(小酋長是派頭,)廣府語你好大個派頭,百人為錄,女役男家,女役自己帶朱漆帽,在家丈夫帶錄帽,廣府語妻子私通為帶綠帽,幾百人由甫坎,甫克級酋長管,一甫就幾百人,十八甫有多小人?管理較特殊的人酋長叫甫津勐,廣州老城區許多什麼津的地名,與之有關。
越人大廟叫柯木朗,今天廣州天河還存地名,其實珠三角大量舊地名都有壯語成份,所以,廣府語深受越文化影哬。
但三年不落夫家一般卻只在漢代的壯人後代流傳,不是廣府語人習俗!
-
3 # 鳥言夷面
廣府屬於嶺南百越原住民,壯族也是古代嶺南百越的傳承。只是現代劃分了廣府和壯族,在古代就是同宗同源。
北方人看看就知中原普通話該淘汰了。
粵語是當今中國保持最完整古漢語的語言!有9個母音,普通話才4個發音!說粵語是廣東人的驕傲!粵語必須要保持和發揚!
普通話的歷史僅數百年。而中華語言的歷史有多長?在普通話誕生前,難道中華大地上僅僅存在方言?難道唐詩宋詞是用方言寫成的?顯然邏輯不通。 在國外,粵語又被稱為“唐話”,說粵語的人又被稱為“唐人”。 大家可以比較一下當今粵語常用字和唐詩宋詞,看看粵語到底是真正的漢語還是僅僅只是一種方言 : (內容太多,恕不能盡錄) (透過以下例子,大家明白規範漢字實質是什麼?規範字就是把普通話沒有或發不出的字定義為“不規範的”,規範字本質上僅是普通話字) 搵 (尋找)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南宋•辛棄疾《水龍吟》 佢 (同"渠", 他, 她, 它,渠釋作“他 ”的例句在唐詩裡最為之多。)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唐•白居易《北窗竹石》 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鹿門攜不遂,雁足系難期。——唐•杜甫《遣興》 使我不成眠,為渠滴清淚。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唐•唐彥謙《宿田家》 澗水空山道,柴門老樹村。憶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軒。——唐•杜甫《憶幼子》 乜 (什麼) 山東之乜,系也先後所在。—— 《山左詩集》。 嬲(怒) 於時荷花擁翠蓋,細浪嬲雪千娉婷。——宋•王安石《獨歸》 睇 (看) 依然谷口,覺子真之咫尺;靜睇巖灘,信子陵之非遠——南朝.王僧孺《與陳居士書》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唐•白居易<<長恨歌>> 《禮記•內則》。注:“睇,傾視也。” 忽見水影中一女子面,年狀少麗,依時樣妝飾,以目仲躬。仲躬凝睇之,則紅袂半掩其面微笑——唐•穀神子《博異志•敬元穎》 話窮猶注睇,歌罷尚持頤——唐•溫庭筠《詠寒宵》 朕駐驆於野,有事岐陽,瞻睇風雲,徘徊以想——《宋書•武帝紀》 啖(吃一口, 喝一口) 啖,噍啖也。——《說文》注:噍為嚼之意. 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史記•項羽本紀》 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願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唐•白居易《采地黃者》 酒樽(酒瓶) 靜愛寒香撲酒樽——唐•羅隱《梅花》 畀(給) 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周.《書•康王之誥》 攰(累) 如:好攰,攰到死(精疲力盡,疲憊不堪之意). 古例: 然而天鑑之矣。故憤盈以出,而疲攰以歸,天奪之也。——《讀通鑑論·齊高帝》 弊攰之民,儻有水旱,百萬之眾,不為國用。——《三國志·蔣濟傳》 決陽之阻困;引洪流以蝕地,亂水性以逆天,勞攰生民,縻費國帑。——《讀通鑑論·玄宗》 民之師帥也,得人則下安措,失人則家勞攰。—— 唐·歐陽修《新唐書·長孫褚韓來李上官》 師徒暴露,黎庶顛連。國帑匱絀而徵調不已,閭閻凋攰而加派難停。—— 明·崇禎《罪己詔》 得閒(有空) 得閒二字是古漢語: 年年征戰不得閒,邊人殺盡唯空山。----唐·張籍《塞下曲》 得閒無所作,貴欲辭視聽。----唐·韓愈《東都遇春》 在官時只說閒,得閒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樣看。----元·張養浩《雙調·沽美酒兼太平令·嘆世》 因病得閒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宋·蘇軾《病中游祖塔院》 紙鳶 (風箏) 折竹裝泥燕,添絲放紙鳶——唐.路德延 《小兒詩》 企(站) 登巑岏以長企兮,望南郢而窺之。—先秦.楚辭《九嘆》 朝早(早上) 良人朝早半夜起,櫻桃如珠露如水。—唐•王建《春詞 後生(年青人) 後生血氣豪,舉動見老醜。——唐•杜甫《上水遣懷 》 憎(討厭) 朝憎鶯百囀,夜妒燕雙棲。——唐•李商隱《北青蘿》 著衫(穿衣服) 卻取生衣著,重拈竹簟開。——唐•白居易《殘暑招客》 晚入東城誰識我,短靴低帽白蕉衫。——唐•白居易《東城晚歸》 細孥(幼兒) 今人寫成 “細路”, 正字為“細孥”。 孥為通假字:古時字典裡是指兒子還有指妻子和兒女之意. 古例 : 妻孥親稼穡,老稚效漁畋。 紅樹青林外,黃蘆白鳥邊。——唐·殷堯藩《郊行逢社日》 獨攜三尺琴, 笑別妻與孥。——宋· 秦觀《贈張潛道》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唐·杜甫《羌村三首 》 (以下內容過長髮不出) 熱愛粵語、吳語、閩南語等等中國傳統漢語,就是愛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語言文化,就是愛國 ! 對於父母來講,向子女教授粵語、傳承粵語就是最好的愛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