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豐雄墨西哥博物館的建成史。
由伊東豐雄設計的國際巴洛克博物館距離墨西哥普埃布拉有7公里。這個地方以交通便利而著稱,不僅是針對汽車而言,同時也連線著自行車系統和公共交通。
毫無疑問,這個專案中最重要的材料是混凝土。因為它的使用才使得伊東豐雄的設計有可能被實現,其中包括彎曲和扭曲的高達15米的牆,在某些地方傾斜達到了17°。
建造系統採用了專為此博物館設計的預製混凝土牆和板。它們除了作為建築本身的結構之外,也同時成為了最後的外立面。由7釐米厚的預製灰色混凝土片組成的混凝土板,使用了可回收的PET球以使它們更輕。構成牆壁的面板由兩個高度為15至21米,厚度為36釐米的白色混凝土板組成。建造時先將其放置就位,再用灰色混凝土澆鑄以形成整體的夾心牆。
無論使用什麼材料,都必須符合建築設計的精神,同時需要建造出一個一體化的堅固的整體。換句話說,彎曲和複雜的形狀必須以這樣的方式製造,使得建築元件被儘可能最小化以產生大淨空的展覽空間,並且表達出設計的兩個基本概念:一是流動性,二是自然光和陰影要尊重構件的高度和角度。
為了達此目的,必須尋找一種材料,能夠同時作為建築的結構和最後的外立面,另外透過在結構中使用較少的白色混凝土還降低了成本。
據設計團隊講,在設計過程中,他們探索了許多形式及空間配置上的可能性,以便達成一個方案來最佳地滿足專案需求。有關最適合材料的想法(在這個設計中是混凝土)是在做比例模型和畫圖敲定形式的過程中產生的。設計中可以發現,這個材料需要在非常高且薄的,具有曲線、扭曲和角度的部件中使用,所以需要特別強韌且可延展的材料,並且方便在墨西哥購買。
使用預製混凝土構件提供了許多優於現場澆鑄系統的優點。透過使用夾心結構,我們減少了所需白色混凝土的70%。並且我們能夠透過調整形狀和在現場使用模具減少50%的中心量。此外,該系統允許資源最佳化,在施工和裝配期間有更好的質量控制,並可密切跟蹤專案的進展。但當然最重要的優點是將建築的結構施工時間縮短到僅27周。
雖然用預製混凝土構件給博物館的建造帶來了許多優點,但它的使用在整個過程中也是一個挑戰,因為此建築系統在該國以前沒有被使用過。第一個挑戰是將形狀工業化。因此我們需要製作建築物的3D模型,並使用它來精確調製55塊牆體,以獲得最大數量的相同面板,而又不會影響原始的設計。從3D模型中,我們精確匯出了不同型別的面板及其形狀,包括所有的間隙,跨度和安裝步驟。因為它們一旦被製造,就不能再調整了。
根據設計和後期調整,建築物由701個面板組成,長度從15至21米不等,厚度為36釐米,被分為三種類型:直立夾層,彎曲夾層和白色混凝土的實心彎曲塊。這個建築需要足夠多的面板,以便在現場同時工作的四個安裝面可以保持不間斷作業。我們透過一個嚴格的製造程式,使用65個專門為這個專案製作的不同模具,使得在短短3天的時間內就可以制好一塊板。
將牆壁和麵板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結構可能是最複雜的過程。並且在現場進行任何工作之前,需要進行許多測試。一旦用地形裝置將板放置到它們的確切位置,鑄造就必須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下去,才能夠保證夾層板抵抗來自混凝土的壓力,同時覆蓋內部中的所有空間。因為在這樣的高度且在這種緻密的鋼之間,不能振動混凝土(以使其固定到位)。解決方案是做一個2到5米的部分鑄件和一個很薄的幾乎是液體的自密實混凝土,它很容易分佈在結構內。
混凝土的永恆性和可塑性無可比擬。儘管本來博物館設想的是採用現場澆築混凝土,但變成預製系統並沒有嚴重影響到設計。只是適當了進行一些調整,如標準化曲線和孔的尺寸,以便預製面板的大規模生產。
伊東豐雄墨西哥博物館的建成史。
由伊東豐雄設計的國際巴洛克博物館距離墨西哥普埃布拉有7公里。這個地方以交通便利而著稱,不僅是針對汽車而言,同時也連線著自行車系統和公共交通。
毫無疑問,這個專案中最重要的材料是混凝土。因為它的使用才使得伊東豐雄的設計有可能被實現,其中包括彎曲和扭曲的高達15米的牆,在某些地方傾斜達到了17°。
建造系統採用了專為此博物館設計的預製混凝土牆和板。它們除了作為建築本身的結構之外,也同時成為了最後的外立面。由7釐米厚的預製灰色混凝土片組成的混凝土板,使用了可回收的PET球以使它們更輕。構成牆壁的面板由兩個高度為15至21米,厚度為36釐米的白色混凝土板組成。建造時先將其放置就位,再用灰色混凝土澆鑄以形成整體的夾心牆。
無論使用什麼材料,都必須符合建築設計的精神,同時需要建造出一個一體化的堅固的整體。換句話說,彎曲和複雜的形狀必須以這樣的方式製造,使得建築元件被儘可能最小化以產生大淨空的展覽空間,並且表達出設計的兩個基本概念:一是流動性,二是自然光和陰影要尊重構件的高度和角度。
為了達此目的,必須尋找一種材料,能夠同時作為建築的結構和最後的外立面,另外透過在結構中使用較少的白色混凝土還降低了成本。
據設計團隊講,在設計過程中,他們探索了許多形式及空間配置上的可能性,以便達成一個方案來最佳地滿足專案需求。有關最適合材料的想法(在這個設計中是混凝土)是在做比例模型和畫圖敲定形式的過程中產生的。設計中可以發現,這個材料需要在非常高且薄的,具有曲線、扭曲和角度的部件中使用,所以需要特別強韌且可延展的材料,並且方便在墨西哥購買。
使用預製混凝土構件提供了許多優於現場澆鑄系統的優點。透過使用夾心結構,我們減少了所需白色混凝土的70%。並且我們能夠透過調整形狀和在現場使用模具減少50%的中心量。此外,該系統允許資源最佳化,在施工和裝配期間有更好的質量控制,並可密切跟蹤專案的進展。但當然最重要的優點是將建築的結構施工時間縮短到僅27周。
雖然用預製混凝土構件給博物館的建造帶來了許多優點,但它的使用在整個過程中也是一個挑戰,因為此建築系統在該國以前沒有被使用過。第一個挑戰是將形狀工業化。因此我們需要製作建築物的3D模型,並使用它來精確調製55塊牆體,以獲得最大數量的相同面板,而又不會影響原始的設計。從3D模型中,我們精確匯出了不同型別的面板及其形狀,包括所有的間隙,跨度和安裝步驟。因為它們一旦被製造,就不能再調整了。
根據設計和後期調整,建築物由701個面板組成,長度從15至21米不等,厚度為36釐米,被分為三種類型:直立夾層,彎曲夾層和白色混凝土的實心彎曲塊。這個建築需要足夠多的面板,以便在現場同時工作的四個安裝面可以保持不間斷作業。我們透過一個嚴格的製造程式,使用65個專門為這個專案製作的不同模具,使得在短短3天的時間內就可以制好一塊板。
將牆壁和麵板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結構可能是最複雜的過程。並且在現場進行任何工作之前,需要進行許多測試。一旦用地形裝置將板放置到它們的確切位置,鑄造就必須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下去,才能夠保證夾層板抵抗來自混凝土的壓力,同時覆蓋內部中的所有空間。因為在這樣的高度且在這種緻密的鋼之間,不能振動混凝土(以使其固定到位)。解決方案是做一個2到5米的部分鑄件和一個很薄的幾乎是液體的自密實混凝土,它很容易分佈在結構內。
混凝土的永恆性和可塑性無可比擬。儘管本來博物館設想的是採用現場澆築混凝土,但變成預製系統並沒有嚴重影響到設計。只是適當了進行一些調整,如標準化曲線和孔的尺寸,以便預製面板的大規模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