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易文刀2010
-
2 # 極客視界
對於手機拍照這件事,不論是廠商還是消費者都希望它能早日實現對相機的彎道超車。在智慧機之前,透過相機構造與手機功能相結合來提高手機的拍照水平是一種解決方式。
而當人們對機身輕薄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過於誇張的攝像頭則被摒棄。硬體結合軟體演算法來提升拍照水準的方式開始成為主流,其中谷歌旗下的 Pixel 手機是其中的代表,被譽為是最好的單攝手機。
只是雙拳難敵四掌,絕對數量的優勢可以勝過任何騷操作。於是在機身上多增加一顆攝像頭,便成了迅速提高手機拍照實力的一大捷徑。
一度被詬病拍照全靠萊卡信仰的華為,透過三攝手機 P20 Pro 順利打了個翻身仗,在手機拍照排行榜 DxOmark 上順利摘得總榜第一。
嚐到了甜頭的華為將會在下一代的 Mate 20 上延續這個設計,豎置的三攝則轉換為了方型以與 P20 Pro 進行外觀區分,也因此被戲稱為浴霸。
而在堆積數量的路上,華為並不孤單,他的隊友還有很多。LG 、三星、蘋果等也都在積極跟進,三攝儼然成為了下一代旗艦機的標配。
其中最為激進的則是在上個手機時代稍顯落後的諾基亞,從曝光的工程機諜照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款後置了加特林式六攝的諾基亞手機。
除去主流手機廠商,更有甚者在他們的產品中突破性的塞進了16顆攝像頭元器件,這是來自 Light 旗下的一款手機,型號為 L16 。
16 顆攝像頭協同合作加上後期合成演算法,這款手機能為使用者帶來一張不輸專業單反的照片,只是密密麻麻的攝像頭對密集恐懼症患者並沒有那麼友好。
▲Light L16內部鏡頭元器件
攝像頭的量變與成畫素質的質變
手機廠商們在攝像頭數量上進行軍備競賽,其中很大原因在於,一顆素質再好的單攝也很難同時兼顧到光圈、畫素、虛化等多方面的拍攝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便開始出現了雙攝協同工作的方案,華為的黑白+彩色的成像形式,再加上與徠卡合作使得其在黑白濾鏡上有了「德味」。
蘋果的廣角+長焦兩顆攝像頭,則擁有更好的人像虛化成片效果,兩倍變焦也使得手機拍照有彎道超車單反的趨勢。
而其後不久華為便在自家的 P20 Pro 上加入了第三顆攝像頭,同時實現了黑白+彩色、廣角+長焦,讓手機拍照在軟硬體結合下又向上進了一個臺階。
當然無論是雙攝或三攝手機上的多倍變焦,都不能稱之為無損的光學變焦。這是因為手機構造使然,令它不能像單反一樣採用真正的光學變焦機構。
手機上鏡頭的變焦主要是透過在兩顆不同焦距畫素鏡頭所拍攝的照片之間,進行數碼變焦,但這會造成最終成片的畫質缺失。
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似乎只有真正的光學變焦鏡頭才可能做到,但這顯然不能同時滿足人們對輕薄機身的需求。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多攝的使用便成為了共識。更多鏡頭的存在,使得拍攝時可以在各個焦距上採集到足夠多的資訊。
並透過演算法進行復雜的後期合成,以此來彌補數碼變焦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畫質損失,最終得出一張「完美」照片。
▲蘋果人像景深模式處理過程
並且,這種先拍照後對焦的成像方式,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對焦時惱人的拉風箱時間,讓手機拍照真正便捷起來。
由此看來,似乎在未來四攝、五攝乃至六攝都是大勢所趨。但問題在於,這真的是使用者們所喜聞樂見的手機發展方向嗎?
畢竟,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他們使用手機拍照只是為了能發上社交媒體,而所有社交媒體無一例外都會對照片進行畫質上的壓縮。
除了在釋出會和評測中能夠佔據更多時間,手機拍照的其他迭代更多是個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的東西。消費者們可能更期待的,是手機技術在別的方面上的突破,例如電池例如真全面屏。
GEEK 有話說
福特創始人在創業前的大眾調查中發現,人們對於交通工具的訴求是一匹跑的更快的馬,但他卻沒有選擇馬匹生意而是開始了汽車製造業。手機拍照的高速發展,就像一匹跑得越來越快的馬,它很好的滿足了一部分訴求,但未必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只不過在下一個手機驚天大技術出現之前,我們還是得靜靜的看著手機攝像頭們盡情表演。
回覆列表
Light L16L每個塑膠鏡頭下方,都有一顆1300萬畫素的攝像頭模組。其中有5顆為35mm模組,5個為70mm版本,還有6個為“摺疊光學”(folded optics)最佳化的150mm模組(光學元件和感測器與攝影方向垂直)。L16也能夠記錄下所有的資訊,然後整合出一張超高解析度(5200萬畫素)的影象。
對於專業領域來說沒任何意義:
專業追求的是畫質,更大的CMOS更專業的鏡頭,更好的畫素,更專業的操控。
對於手機領域來說可以借鑑:
小體積,類光學變焦,更改畫素,更好的高感。
如今手機非常重視拍攝,從以前一顆攝像頭到如今兩顆說不定以後3顆甚至更多,L16就是為手機領域做了一個很好的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