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米分享好時刻

    用一個形象的問題說明:你覺得手痛砍手腳痛剁腳;打針吃藥;食療化之那個方法後遺症最小?哪個你更願意選擇?想通這個問題也就想通了上述你提的問題。

  • 2 # 破乞

    中國古代歷史上,每逢遇到關鍵大事時,當局者也就常面臨一個重大抉擇:如何選擇“上中下三策”

    尤其是叫多少讀史者唏噓的是,每每此時,那些滿腹經綸的謀士們,就會腦洞大開,送上思維縝密的“上中下謀略”,其中的“上策”,更往往直叫人拍案叫絕,看上去無比完美的方案,足以讓吃瓜群眾們生出各種美好暢想。但也往往就在此時,面對“上中下抉擇”的當局者——那些“主公”“君王”們,往往大手一揮:不選。

    肉眼可見的“最優上策”,為什麼有些“當局者”,哪怕兵敗覆滅,也堅決不選?難道身處其中的歷史人物們,真的比旁觀者“傻”?其實,“不選上策”這事兒,也分各種情況。首先一種情況是:上策很美好,奈何實力不允許。

    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公元1122年,北宋那場堪稱神操作的“聯金滅遼”之戰。

    今天說起北宋“聯金滅遼”,大家都會笑北宋蠢。但事實證明,當“大宋名將”童貫率領的“滅遼大軍”威風凜凜出征,向著“收復幽燕”的大目標進軍時,北宋是仔細做過軍事計劃的。宋徽宗的“團隊成員”們,不但認真思考了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還為“滅遼大軍”精心準備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大軍壓境,迫使幽燕軍民主動投降。中策是招降鎮守幽燕的遼將耶律淳,下策當然是打,不過也要儘量兵不血刃,輕鬆拿下。

    對這“上中下三策”,當時的“大宋名將”童貫,信心相當爆棚,甚至還給宋徽宗談起了“激勵條件”:等我收復了幽燕,皇上您不用賞我別的,把您身邊的倆妃子賞我就行。大軍出發後,童貫倒也積極選擇了“上策”,不但一路拼命造勢,動員幽燕軍民投降,還派了兩個使臣,吹吹打打去幽州勸降。上策中策全都選,滿以為上了雙保險,誰知接著就被打了臉。

    先是童貫派去勸降的二位官員,到了幽燕後話都沒說利索,就被耶律淳大手一揮砍了頭。接著是這支威風凜凜的“滅遼大軍”,在宋遼邊境招呼了幾下,就被遼軍殺得落花流水。出兵沒一個月,“滅遼大軍”就全線崩潰,被剛剛捱了金人大的遼兵摁住了暴揍,從雄州到定州的戰線上“死屍相枕籍,不可勝計”,如此慘敗,可不止是給大宋現眼,更拉開了接下來幾年,北宋從捱揍到亡國的序幕。

    難道是這“上中下三策”有毛病?仔細盤盤,其實真沒毛病:此時遼國正連戰連敗,被金人一路追打,燕雲以北的國土幾乎都要丟光,正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時候。北宋如果想趁機撈一票,不管是勸降還是招撫,都有大把好牌能打。但前提是你要有實力:多年文恬武嬉,北宋軍力衰退嚴重,“滅遼大軍”往北走了兩步,就露出了虛弱的花架子。這樣的廢柴軍團,遼國就算再困難,也不能跟他認慫——丟不起這人。

    所以,謀略再好,上策再誘人,沒有基本實力,那也是鏡花水月,不是不選,而是做不到。

    而與“實力不允許”類似的情況,就是“環境不允許”。這一條上十分有發言權的。就是明代大英雄戚繼光。

    公元1567年,是39歲的戚繼光事業如日中天的一年,他與他親手打造的戚家軍,一洗東南明軍多年來孱弱無能的恥辱,以數場“低傷亡團滅倭寇”的經典戰役,終於徹底肅清了十幾年來竄犯東南的日本倭寇。但此時大明朝的邊防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北方的韃靼、土蠻等部落持續侵擾,作為北京“家門口”的薊州,也時常被韃靼騎兵光顧,新即位的隆慶帝憂心如焚,也終於下了決心:調戚繼光。

    對於這次工作調動,當時的戚繼光也是信心滿滿。在他看來,所謂鎮守北方,擊退韃靼,於他只是個小目標。以他詩作的話說,此去一定要“感恩懷尺疏,直欲搗祁連”,也就是書寫漢朝霍去病那樣的輝煌功業。

    為這大志向,戚繼光也熱情飽滿,給明朝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給我十萬大軍,只要我把這十萬人練好,不止能防禦邊關,還能高調北伐,一戰定乾坤。中策是給我五萬大軍,出去北伐不大夠,但也能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打出幾十年和平。至於下策嘛……給我三萬人,我也能把邊疆守好。

    以明朝當時的國力,給戚繼光十萬大軍是可以做到的。以戚繼光的能力,“直欲搗祁連”的大功業也是指日可待的。但問題是,這個上策,明王朝是絕不會選的。此時的明朝,重文輕武已是風氣,武將被猜忌也是常事兒。整個大明朝防武將,比防賊還認真。於是戚繼光的“上中下”三策一提出,接著就招來一堆口水,可憐滿腔熱血的戚繼光,進京後一度被閒置在一邊兒,別說“搗祁連”,工作都不給安排。

    好在朝中還有張居正、譚綸等明白,在他們的支援下,戚繼光先做了薊遼保定昌平練兵總兵官,而後長期擔任薊鎮總兵。雖然“練兵十萬”的上策一直沒實現,但獲得充足支援的戚繼光,至少還實現了“下策”——打造了三萬多人規模的十二座車營,修起了穩固的長城防線,揍得北方韃靼部落痛哭流涕求投降,曾經戰火紛飛的薊鎮,獲得了持久的和平。而戚繼光苦心打造的這支鐵軍,也打出了明朝的軍威,撐起了國威軍威。

    以這個意義說,在當時的環境下,雖然戚繼光最終執行了下策,但以結果來說,也算是超水平發揮。看過這樣的下策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戚繼光的老友張居正過世後,勞苦功高的戚繼光會遭到朝中各位“精英”的圍罵,這位一生不敗的戰神,晚年竟然要靠焚燬自己的詩稿避禍,明明窮困潦倒,卻還為“安然退休”慶幸不已。

    所以就更能明白,為什麼戚繼光窮盡心血打造的戚家軍主力,會在戚繼光去世後遭盡排擠。其中作為主力的薊鎮南兵,更在一次次為國揚威後,反遭明朝官員設計伏殺。這樣的明朝,也在末期時落到兵力孱弱,遭到雙線吊打的境地。這個時候,不會再有下一個戚繼光挺身而出,獻出救國的上中下三策了。就算有,這樣的明朝,哪怕“上策”也救不了。

  • 3 # 海中巖hahaha

    主要是君主思維和謀士思維就不在一個維度上,謀士作為一個打工的,認為最優的方案,對於老闆來說未必是最優的,如果大家看法都一樣,如何講得通諸葛亮、韓信這種人才要去打工,而劉邦、劉備這種無能之輩卻可以做君主?當老闆的和員工思考的角度不同才決定了人家能當老闆,當員工的水平再高也不過是高階員工。

    謀士如果自己當老闆創業肯定選的是他心中的上策,其實也就只有一個策了,沒什麼選擇,該怎麼辦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自己的主意,是不是最好不一定,但肯定會有一個主意,君主如果沒有謀士,只靠自己想,出錯機率太高,所以需要謀士提建議。而謀士沒有執行的權力,必須提出幾種方案讓主公選,他說的上策就是他心中最好的主意,如果他是主公的話,就沒有中策和下策了,但作為一個打工的,只能提出方案讓主公選,責任也由主公來負,主公認為哪個有利就用哪個,而不用管謀士說哪個好。

    最著名的三策選擇就是李密給楊玄感出的三策滅隋,楊廣出征高麗後,楊玄感造反,謀士李密出了三策,上策是隻取北平,堵住楊廣退路一戰滅隋,中策是攻下長安割據關中,下策是攻洛陽。楊玄感選了下策打洛陽結果兵敗身死,楊廣平安度過危機。後來李密自己成了老闆帶領瓦崗軍也選擇的是進攻洛陽,這時他就不提洛陽是下策了。結果又兵敗身死,瓦崗軍滅亡。王世充佔了洛陽實力雄厚,李淵偷偷佔了長安,後來李世民來進攻洛陽,竇建德帶兵來救王世充,一場血戰,李世民虎牢關一戰擒二王,決定了唐朝得了天下。對謀士李密來說洛陽不重要,取洛陽是下策,可對於主公來說,都是認定洛陽更重要,一定要打下洛陽的,這就是主公思維和謀士思維的不同。

    同一個人,李密當謀士時不想打洛陽,當了主公就一定要打洛陽,如何選擇就是屁股決定腦子,主公的上中下和打工的上中下肯定是不一樣的,否則誰能都當主公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400黑+如何超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