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68120160957

    袁隆平院士。

    他的偉大貢獻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袁隆平不僅是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而且始終是這一研究領域的“領頭雁”,建立了一門系統的新興學科——雜交水稻學.四十多年來,雜交水稻研究的每一發展階段、每一項重大創新,都離不開他所起到的關鍵作用,都體現了他非凡的經驗智慧與學術思想.

    1964年,他衝破當時流行的遺傳學觀點的束縛,在中國率先開展三系法培育雜交水稻的研究.20世紀70年代,他解決了三系法雜交稻研究中三系配套、優勢組合選配和制種低產三大難題.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雜交水稻的育種發展戰略,並解決了兩系法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他設計出了以高冠層、矮穗層和中大穗為特徵的超高產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級雜交稻的技術路線,並在超級雜交稻研究方面頻頻取得重大進展.1982年,國際水稻研究所學術會首次公認:中國科學家袁隆平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在科研實踐的同時,袁隆平不斷進行經驗總結和理論昇華.

    從1966年發表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來,先後發表論文60多篇,其中在國外發表12篇;出版專著7部.袁隆平作為學術帶頭人,培養了一大批雜交水稻專家和技術骨幹,在雜交水稻的研究和發展中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理論和應用技術體系,從而建立了一門系統的新興學科——雜交水稻學.

    第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解決了華人的吃飯問題,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有人曾經風趣地說,中國農民吃飯靠“兩平”,一是靠鄧小平的責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從1976年開始,“三系”雜交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比常規稻平均增產20%左右,為解決中國糧食問題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2000年,第一期超級雜交稻研究目標順利通過了國家農業部組織的驗收,原國務委員、國家科委原主任宋健院士讚揚說:“這一成果對保障21世紀中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隨後,袁隆平又提前實現了第二期超級雜交稻研究目標,它比一般雜交稻增產約30%.

    據統計,到2006年止,中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56億多畝,增加稻穀5200多億公斤.近年來,全國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約2.4億畝左右,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這是對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提出的“未來誰來養活中國”的有力回答.

    第三,袁隆平把“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畢生最大的追求,為推動雜交水稻的國際發展、促進中國對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貢獻.1980年,雜交水稻作為中國出口的第一項農業專利技術轉讓給美國,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90年代初,聯合國糧農組織將推廣雜交水稻列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的戰略措施.多年來,袁隆平7次赴國際水稻所開展合作研究,還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聘為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十幾次赴印度、越南、緬甸、孟加拉等國指導發展雜交水稻.同時,他還在國內主持舉辦了20多期雜交水稻國際培訓班,為30多個國家培訓了500名技術人才.

    這些專家回到本國後都成為當地研究和推廣雜交水稻的技術骨幹.目前,越南、印度、菲律賓已成為大面積生產應用雜交水稻的國家,雜交水稻的增產效果也十分顯著.如越南,2004年種植雜交水稻面積已達65萬公頃,每公頃6.3噸,比其全國平均水稻單產增產40%.如菲律賓,2005年種植雜交水稻面積達37萬公頃,平均每公頃6.5噸,比其全國水稻平均單產高80%,使菲律賓糧食短缺的局面大為改觀.

    菲政府計劃,到2007年發展雜交水稻300萬公頃,實現糧食自給.由於各方面條件已經成熟,2005年7月,袁隆平提出了“雜交水稻外交”的建議,即積極在發展中國家推廣雜交水稻,擴大中國的影響,以此進一步促進雙邊關係的發展.

    這一建議得到了國家領導人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雜交水稻外交”將成為中國“走出去”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2005年10月,袁隆平在外交部第四期大使參贊學習班上做報告,中國駐80多個國家的大使、總領事和參贊聽取了報告.

    第四,袁隆平培養了大批雜交水稻研究和推廣人才.四十多年來,在他的親自培養、直接教導和間接影響下,不論是在他的研究中心,還是在全國雜交水稻技術攻關協作單位,已經形成了一支梯隊結合、協同作戰的雜交水稻技術隊伍,肩負著將雜交水稻向縱深發展的重任.

    如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年來他總是每年把與美國水稻技術公司合作所得到的顧問費捐獻出來作為所長基金,累計捐資達100多萬元,資助科研人員特別是年輕人開展有希望和潛力的專案研究.每年幾乎都有幾個課題獲得2-5萬元的資助.

    他不但支援本單位的科技人員,也扶持其他單位的科研人員,如福建農業大學的一位博士後,開展多倍體水稻育種的探索性研究,但苦於經費不足.袁隆平院士得知後,專門撥出一筆經費,鼓勵他取得成果.袁隆平院士不僅思想開明,而且意識超前,他深知未來的農業科技僅靠常規技術必將落伍,而必須與現代生物技術。

  • 2 # 黑江師

    為水稻事業貢獻最多的人是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院士,漢族,江西德安人,於1930年9月出生在北京,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畢業,隨後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任教。於1964年開始雜交水稻研究,1971年調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1978年晉升成為了研究員,還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在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秈型雜交水稻研究獲中國迄今唯一特等發明獎;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勳科學家”稱號;中國發現的國際編號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他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榮譽獎 ”等8項國際獎勵。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

  • 3 # 使用者7268479050351

    袁隆平,北京人,漢族,運用生物科學技術,培育出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在培育優質高產水稻品種方面貢獻巨大,是著名的雜交水稻之父.

  • 4 # 若有來生給我餘生

    育種-栽培-種植管理-收穫-倉儲-運輸-加工-銷售,整個水稻,從科研實驗室到田間地頭,再到餐桌,鏈條裡的很多人都很偉大,沒有貢獻最大的人,我知道你可能想說袁隆平老師,但袁院士是特定歷史的產物下,我也不想和一些槓精去爭論,正視貢獻,理解人性吧。 先說科研: 育種和分子生物學這塊 ,謝華安、袁隆平、萬建民等科研工作者 栽培這塊,張洪程、陳溫福、羅錫文等科研工作者 一線種植操作:肯定是我們辛苦的農民伯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床單的兩頭怎麼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