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句,卻描繪了一幅詩人移居南村後,和村居文士們經營耕作,時時相聚,“樂數晨夕”的圖畫。
一開頭,作者就勾畫出了登高賦詩,不虛佳日的場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賦詩。能“賦新詩”,可以看出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農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較相投計程車人。這登高賦詩,也自是文人騷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時,一有良辰美景為之助興,二有“素心人”相伴,他們自由地敞開心 扉,賦詩言志。在賦詩中忘卻塵網之苦,獲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這是一個生活場面。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朋友過門,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嚐。我們彷彿聽到了那親切的招呼聲,彷彿看到了他們喝酒時那悠然自得的樣子。這裡,人與人之間率真融洽的關係表現出來了。這又是一個生活場面。他們“農務各自歸”,但“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這裡緊接上兩句,寫閒暇時的情景: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聚集在一起談談笑笑沒有厭足的時候。“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意思是說,這種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不能輕易地拋棄它。“將”,即“豈”的意思。“勝”,美好。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實際上卻蘊含著深深的慨嘆: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田野、披衣相訪,這種生活是多麼愜意,而官場上有的卻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有此對比,所以詩人才說:“無為忽去茲”。這裡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厭惡,和自己永遠躬耕田畝的決心。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這兩句詩是這首詩的"又一個層次,是詩人對勞動生活的認識。就是這兩句詩,使全詩的內容更加豐富深刻。詩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只要努力耕作,就不會徒勞無所得。可以看出雖然詩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時也過著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躬耕,實際上他不僅沒放棄躬耕自資的生活,而且認識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證的。這兩句詩可說是《移居二首》的靈魂,沒有它,什麼“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資 ”的生活,正是維繫他們感情的紐帶,是他們歡樂的根源啊。
這首詩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詩人注意選取農村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場面進行描寫,比如: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農田、披衣相訪。既寫了室內生活,也寫了室外的生活;既寫了躬耕的辛勞,又寫了賦詩言笑的暢快。這些不同地點的生活場面,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充分地表現了農村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氣氛。另外,典型細節恰到好處的運用,也是這首詩的一個明顯的特點。“過門更相呼”,活脫脫地寫出了朋友之間興趣盎然、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則披衣”,寫出了鄰里之間相思的迫切情狀。詩人在最後強調“衣食當須紀”,使全詩的蘊含更加豐富。如果詩人僅寫前面的內容,這首詩就單薄得多,強調了衣食的重要性,說明了他所希望的農村生活,除了登高賦詩以外,也還有躬耕隴畝的一面。同時也說明了他對農村生活的認識加深了,對農村生活比原來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這看似平淡無奇的詩句,卻描繪了一幅詩人移居南村後,和村居文士們經營耕作,時時相聚,“樂數晨夕”的圖畫。
一開頭,作者就勾畫出了登高賦詩,不虛佳日的場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春秋兩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經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賦詩。能“賦新詩”,可以看出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農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較相投計程車人。這登高賦詩,也自是文人騷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時,一有良辰美景為之助興,二有“素心人”相伴,他們自由地敞開心 扉,賦詩言志。在賦詩中忘卻塵網之苦,獲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這是一個生活場面。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朋友過門,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嚐。我們彷彿聽到了那親切的招呼聲,彷彿看到了他們喝酒時那悠然自得的樣子。這裡,人與人之間率真融洽的關係表現出來了。這又是一個生活場面。他們“農務各自歸”,但“閒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這裡緊接上兩句,寫閒暇時的情景:思念的時候,大家就披衣相訪,聚集在一起談談笑笑沒有厭足的時候。“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意思是說,這種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的確很美好,不能輕易地拋棄它。“將”,即“豈”的意思。“勝”,美好。這兩句詩是詩人對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實際上卻蘊含著深深的慨嘆: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田野、披衣相訪,這種生活是多麼愜意,而官場上有的卻是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有此對比,所以詩人才說:“無為忽去茲”。這裡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官場的厭惡,和自己永遠躬耕田畝的決心。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這兩句詩是這首詩的"又一個層次,是詩人對勞動生活的認識。就是這兩句詩,使全詩的內容更加豐富深刻。詩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親自去經營,只要努力耕作,就不會徒勞無所得。可以看出雖然詩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時也過著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躬耕,實際上他不僅沒放棄躬耕自資的生活,而且認識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賦詩、飲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證的。這兩句詩可說是《移居二首》的靈魂,沒有它,什麼“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資 ”的生活,正是維繫他們感情的紐帶,是他們歡樂的根源啊。
這首詩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詩人注意選取農村生活中有典型意義的場面進行描寫,比如:登高賦詩、斟酒品嚐、躬耕農田、披衣相訪。既寫了室內生活,也寫了室外的生活;既寫了躬耕的辛勞,又寫了賦詩言笑的暢快。這些不同地點的生活場面,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充分地表現了農村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氣氛。另外,典型細節恰到好處的運用,也是這首詩的一個明顯的特點。“過門更相呼”,活脫脫地寫出了朋友之間興趣盎然、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則披衣”,寫出了鄰里之間相思的迫切情狀。詩人在最後強調“衣食當須紀”,使全詩的蘊含更加豐富。如果詩人僅寫前面的內容,這首詩就單薄得多,強調了衣食的重要性,說明了他所希望的農村生活,除了登高賦詩以外,也還有躬耕隴畝的一面。同時也說明了他對農村生活的認識加深了,對農村生活比原來有了更深刻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