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美湯包館,開辦於民國11年(1922年)。老闆田玉山,漢陽人,原來是個水果攤販,由於生意清淡,改營熟食。開張時,請了一個南京師傅,做豬油蔥餅,後來增加了小籠湯包。當時只有五張半圓桌,是個規模窄小的夫妻店。民國初年在漢口回龍寺和長勝街有兩家下江館子,招牌都叫"四季美",小籠湯包很有名氣。田玉山也想借用這個"名牌"招徠生意,但又覺得自己是本地人怕惹麻煩,就起了個"美美園"的招牌。不料他的侄兒田澤春就在"美美園"隔壁打出了"四季美"的招牌做湯包,唱對臺戲。這下激怒了田玉山,索性摘下了"美美園"的招牌,換上"老四季美"的招牌,並且在湯包質量上狠下功夫,吸引了很多顧客,田澤春的"四季美"門庭冷落,很快就關了門,這一場叔侄角逐,田玉山是一箭雙鵰:即擠垮了田澤春,又創了"老四季美"的牌頭,贏得了聲譽。以後,在民生路、四官殿一帶又開了四家"四季美"。另外,還有大紅樓、竹簾春等許多酒樓也兼營湯包,但終究沒有田玉山的"老四季美"湯包的風味出色。所以在激烈的競爭中,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解放後,1956年實行了公私合營。現在無論是營業規模、服務設施、品種風味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四季美湯包與老通城豆皮、小桃園煨湯、蔡林記熱乾麵一起並稱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的四季美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作法基礎上不斷改進形成的。其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裡,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薑絲醬醋,異常鮮美。
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味鮮的武漢風味特色,有蝦仁湯包、香菇湯包、蟹黃湯包、雞茸湯包、什錦湯包等新品種,花樣繁多,風味獨特。不僅為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全國也頗有名氣。有經驗食客的吃法為:先輕輕咬破湯包的表皮,慢慢吸盡裡面的湯汁,然後再吃湯包的麵皮和肉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略到小籠湯包的特有滋味。
四季美湯包館,開辦於民國11年(1922年)。老闆田玉山,漢陽人,原來是個水果攤販,由於生意清淡,改營熟食。開張時,請了一個南京師傅,做豬油蔥餅,後來增加了小籠湯包。當時只有五張半圓桌,是個規模窄小的夫妻店。民國初年在漢口回龍寺和長勝街有兩家下江館子,招牌都叫"四季美",小籠湯包很有名氣。田玉山也想借用這個"名牌"招徠生意,但又覺得自己是本地人怕惹麻煩,就起了個"美美園"的招牌。不料他的侄兒田澤春就在"美美園"隔壁打出了"四季美"的招牌做湯包,唱對臺戲。這下激怒了田玉山,索性摘下了"美美園"的招牌,換上"老四季美"的招牌,並且在湯包質量上狠下功夫,吸引了很多顧客,田澤春的"四季美"門庭冷落,很快就關了門,這一場叔侄角逐,田玉山是一箭雙鵰:即擠垮了田澤春,又創了"老四季美"的牌頭,贏得了聲譽。以後,在民生路、四官殿一帶又開了四家"四季美"。另外,還有大紅樓、竹簾春等許多酒樓也兼營湯包,但終究沒有田玉山的"老四季美"湯包的風味出色。所以在激烈的競爭中,他的生意一直很好。解放後,1956年實行了公私合營。現在無論是營業規模、服務設施、品種風味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四季美色湯包特點四季美湯包與老通城豆皮、小桃園煨湯、蔡林記熱乾麵一起並稱武漢四大名小吃。武漢的四季美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作法基礎上不斷改進形成的。其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裡,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薑絲醬醋,異常鮮美。
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味鮮的武漢風味特色,有蝦仁湯包、香菇湯包、蟹黃湯包、雞茸湯包、什錦湯包等新品種,花樣繁多,風味獨特。不僅為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全國也頗有名氣。有經驗食客的吃法為:先輕輕咬破湯包的表皮,慢慢吸盡裡面的湯汁,然後再吃湯包的麵皮和肉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略到小籠湯包的特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