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釀米酒。”這句話是老家神農架附近大人細娃都會唱的民謠。每年這個時節,母親都會釀製一罈罈米酒,饞的我們口水直流。 獨在異鄉,每逢九月,我就會收到父母從千里之外的家鄉給我郵寄過來的米酒。 從郵局回來,我就立刻開啟包裹,把密封塑膠壺蓋子的層層膠布撕掉,倒出一碗糯米酒,對上三碗開水,加點薑末,煮開,趁熱喝。晚飯時,一家三口手裡捧著滿滿一碗氣味芳香,味道甜美的米酒。正喝著,我的手機響了,是母親打來了的。母親問給我們郵寄的米酒是否收到?我說在喝呢?母親說你們慢慢喝,家裡還有不少,估計快喝完了,我們再寄。等哪一天我們不在這個陽世了,誰還會給你們郵寄米酒呢?母親的話,像一根刺,隔著千山萬水刺疼我的心! 我望著碗裡青黃淺談的酒,上面漂浮著一顆顆白亮的米粒,像極了父母頭上的白髮。透亮的白,扎眼扎心。我的淚水,瞬間就來了。 你不要再寄了,一千多里路途,郵費也很貴的,不划算。我含著淚水說。那邊傳來父親的聲音:“啥子叫划算不划算呢?你弟弟在上海,還不是照樣寄。這些糯米,都是自己地裡種出來的。新米做酒,味道好,養身子。”母親接著囑咐我說,每晚臨睡前,喝一碗米酒,可以補氣養血,睡個的安穩覺,不會長白頭髮。 可是,母親,喝米酒不會長白頭髮,你和爹也天天喝啊。我們老了,喝那些也沒用,還是你們喝吧。說完,母親掛了電話。 我腦海裡浮現出父母勞作時的場景:春天,他們犁田,打靶,放水,育苗,插秧,除草,多少個有風有雨的日子裡,父母在稻田裡伺候著一季的稻子。終於等到稻子由青變黃,等到穀粒飽滿,等到稻穗彎腰。收割的日子裡,父母踏著露水,在多霧的清晨,來到水田裡開始辛勤的勞作。母親手執鐮刀,分開兩腳,屈背彎腰的站在稻子前,一手抓起一把,另一隻手握緊鐮刀朝稻杆上一割,就割下這一把。父親雙手緊緊捧著稻子,揚起手,不停地在穀倉上的茬子上摔打,一顆顆穀粒被磕下來,飛揚著,稻粒像沙沙地雨點落進板桶裡。家鄉打稻穀的方法很原始,長約一米的板倉,前面插上蔑編的擋席,板倉上面放置一個一米寬的茬子,一把把沉甸甸的稻穀,就在茬子上不停地摔打著。有風吹來,一些細末撲到他們的臉上,伴著汗水,又癢又扎,有的甚至鑽進眼睛裡,他們揚起胳膊用衣袖擦拭一次,再繼續。 秋日下,父母額頭上的皺紋,像田野裡的溝壑,被汗水浸潤著。望著黃燦燦的穀粒,一張張充滿喜悅的臉膛,像秋日裡燦爛盛開的菊花,寄託著他們全部的希望和愛,一朵一朵追逐著,將他們的心願引向山外的城市。 因為勞累,父母夜晚躺在床上渾身像散架似的,兩個手臂痠痛無力,勉強迷糊一覺,第二天起床,就開始翻曬穀粒。曬乾之後,用板車拉到村上的加工廠,把那些用汗水浸透的顆粒,倒進脫粒機,出來的是白花花的米粒。母親捧著米粒,眼睛都笑開了花。 回到家,母親將一袋子裹著泥土清香的米粒,倒進大木盆裡,用溫水浸泡一夜,然後撈起來瀝乾,裝進木甑子裡,放到大鍋裡蒸熟,放涼。拌酒的曲子,都是母親事先把廖仔草砸碎,製作成的粉末。 母親的釀酒技術,總是高人一籌。那些蒸熟了的糯米,在母親的手裡翻滾,拌入適量的酒麴,裝入瓦缸,用稻草或者棉被捂住,發酵。三五天後,若有若無的酒香鑽出棉被或者稻草的縫隙,滿屋子亂竄,母親就對父親笑著喊道:“酒來了!”瓦缸裡的糯米發酵變成了糟粕,而且滲透出許多液體,像乳白的奶汁。在我們開懷的嬉鬧中,母親給我們每人盛一碗出窩的“糟子”,讓我們嚐鮮。我一直說那是“糟子”,不是米酒。母親笑笑,要放一段時間,味道出來了,才叫米酒。她說的時候把一些枸杞和菊花,兌在米酒裡,一起裝入罈子裡密封。哦,你忘了吃出窩糟子了?我遺憾的望著母親。 我到時候喝米酒算了。她每次總是這樣敷衍吃夠了新鮮糟子的我們。 米酒等喝的時候,酒色微黃,酒味不烈,入口醇味綿長,米粒也不硌牙。我和弟弟喝著母親的米酒長大,然後揹著行囊離開家鄉。無論我們身處何地,我們一直沒有離開過父母的米酒,那些微香的米酒,總能夠飛越千山萬水,飛越叢林平原,飛到城市高樓,來到我們手裡。開壇千君醉,上桌十里香。這是家鄉米酒的靈魂在飄香。父親常常說“酒是糯米湯,不吃心裡慌。”老家的米酒,其實就是甜酒,有叫醪糟的、也有叫糯米酒,一共有好幾種稱呼呢?它是神農架山區家家戶戶喜歡的佳餚。小時候,每逢除夕夜,父親守歲的時候,喜歡在用樹根燒的蔸子火裡煨一壺老黃酒,唱著我們並不喜歡的歌謠“糯米酒,蔸子火,過了皇帝就數我。”父親唱完,母親接著來:“累了喝碗甜醪糟,春解困悶秋能飽,夏行十里口不渴,冬走十里不覺冷。” “挫橫凍飲,酹清涼些。” 我借鑑《楚辭·招魂》一文中的這句詩意,把煮好的米酒,冰凍。再飲,如清爽的甘露,從舌頭一直甜到心裡。 我端起一碗冰凍米酒,一飲而盡。我彷彿看見父母眼裡,盈滿了幸福與滄桑。此刻,我多想回到家鄉,回到父母身邊,在稻田間陪他們割穀子,在灶膛前和母親蒸糯米,在火坑裡煨米酒,然後,一家人坐在火坑邊,吃著核桃板栗,嚼著黃豆麻糖,喝著溫熱的老黃酒。溫馨的幸福,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記憶。可惜,歲歲有米酒,年年歸期遠。 濃濃地糯米酒,深深地父母情。 我在秋風中,手捧一杯糯米酒,遙祝父母樂觀健康,光陰恬靜安詳,歲月了無風霜,生命甘甜久長。 生命如稻,歲月如米,脫殼剝米,猶如父母,只有給予和付出,不求索取和回報。
“九月九,釀米酒。”這句話是老家神農架附近大人細娃都會唱的民謠。每年這個時節,母親都會釀製一罈罈米酒,饞的我們口水直流。 獨在異鄉,每逢九月,我就會收到父母從千里之外的家鄉給我郵寄過來的米酒。 從郵局回來,我就立刻開啟包裹,把密封塑膠壺蓋子的層層膠布撕掉,倒出一碗糯米酒,對上三碗開水,加點薑末,煮開,趁熱喝。晚飯時,一家三口手裡捧著滿滿一碗氣味芳香,味道甜美的米酒。正喝著,我的手機響了,是母親打來了的。母親問給我們郵寄的米酒是否收到?我說在喝呢?母親說你們慢慢喝,家裡還有不少,估計快喝完了,我們再寄。等哪一天我們不在這個陽世了,誰還會給你們郵寄米酒呢?母親的話,像一根刺,隔著千山萬水刺疼我的心! 我望著碗裡青黃淺談的酒,上面漂浮著一顆顆白亮的米粒,像極了父母頭上的白髮。透亮的白,扎眼扎心。我的淚水,瞬間就來了。 你不要再寄了,一千多里路途,郵費也很貴的,不划算。我含著淚水說。那邊傳來父親的聲音:“啥子叫划算不划算呢?你弟弟在上海,還不是照樣寄。這些糯米,都是自己地裡種出來的。新米做酒,味道好,養身子。”母親接著囑咐我說,每晚臨睡前,喝一碗米酒,可以補氣養血,睡個的安穩覺,不會長白頭髮。 可是,母親,喝米酒不會長白頭髮,你和爹也天天喝啊。我們老了,喝那些也沒用,還是你們喝吧。說完,母親掛了電話。 我腦海裡浮現出父母勞作時的場景:春天,他們犁田,打靶,放水,育苗,插秧,除草,多少個有風有雨的日子裡,父母在稻田裡伺候著一季的稻子。終於等到稻子由青變黃,等到穀粒飽滿,等到稻穗彎腰。收割的日子裡,父母踏著露水,在多霧的清晨,來到水田裡開始辛勤的勞作。母親手執鐮刀,分開兩腳,屈背彎腰的站在稻子前,一手抓起一把,另一隻手握緊鐮刀朝稻杆上一割,就割下這一把。父親雙手緊緊捧著稻子,揚起手,不停地在穀倉上的茬子上摔打,一顆顆穀粒被磕下來,飛揚著,稻粒像沙沙地雨點落進板桶裡。家鄉打稻穀的方法很原始,長約一米的板倉,前面插上蔑編的擋席,板倉上面放置一個一米寬的茬子,一把把沉甸甸的稻穀,就在茬子上不停地摔打著。有風吹來,一些細末撲到他們的臉上,伴著汗水,又癢又扎,有的甚至鑽進眼睛裡,他們揚起胳膊用衣袖擦拭一次,再繼續。 秋日下,父母額頭上的皺紋,像田野裡的溝壑,被汗水浸潤著。望著黃燦燦的穀粒,一張張充滿喜悅的臉膛,像秋日裡燦爛盛開的菊花,寄託著他們全部的希望和愛,一朵一朵追逐著,將他們的心願引向山外的城市。 因為勞累,父母夜晚躺在床上渾身像散架似的,兩個手臂痠痛無力,勉強迷糊一覺,第二天起床,就開始翻曬穀粒。曬乾之後,用板車拉到村上的加工廠,把那些用汗水浸透的顆粒,倒進脫粒機,出來的是白花花的米粒。母親捧著米粒,眼睛都笑開了花。 回到家,母親將一袋子裹著泥土清香的米粒,倒進大木盆裡,用溫水浸泡一夜,然後撈起來瀝乾,裝進木甑子裡,放到大鍋裡蒸熟,放涼。拌酒的曲子,都是母親事先把廖仔草砸碎,製作成的粉末。 母親的釀酒技術,總是高人一籌。那些蒸熟了的糯米,在母親的手裡翻滾,拌入適量的酒麴,裝入瓦缸,用稻草或者棉被捂住,發酵。三五天後,若有若無的酒香鑽出棉被或者稻草的縫隙,滿屋子亂竄,母親就對父親笑著喊道:“酒來了!”瓦缸裡的糯米發酵變成了糟粕,而且滲透出許多液體,像乳白的奶汁。在我們開懷的嬉鬧中,母親給我們每人盛一碗出窩的“糟子”,讓我們嚐鮮。我一直說那是“糟子”,不是米酒。母親笑笑,要放一段時間,味道出來了,才叫米酒。她說的時候把一些枸杞和菊花,兌在米酒裡,一起裝入罈子裡密封。哦,你忘了吃出窩糟子了?我遺憾的望著母親。 我到時候喝米酒算了。她每次總是這樣敷衍吃夠了新鮮糟子的我們。 米酒等喝的時候,酒色微黃,酒味不烈,入口醇味綿長,米粒也不硌牙。我和弟弟喝著母親的米酒長大,然後揹著行囊離開家鄉。無論我們身處何地,我們一直沒有離開過父母的米酒,那些微香的米酒,總能夠飛越千山萬水,飛越叢林平原,飛到城市高樓,來到我們手裡。開壇千君醉,上桌十里香。這是家鄉米酒的靈魂在飄香。父親常常說“酒是糯米湯,不吃心裡慌。”老家的米酒,其實就是甜酒,有叫醪糟的、也有叫糯米酒,一共有好幾種稱呼呢?它是神農架山區家家戶戶喜歡的佳餚。小時候,每逢除夕夜,父親守歲的時候,喜歡在用樹根燒的蔸子火裡煨一壺老黃酒,唱著我們並不喜歡的歌謠“糯米酒,蔸子火,過了皇帝就數我。”父親唱完,母親接著來:“累了喝碗甜醪糟,春解困悶秋能飽,夏行十里口不渴,冬走十里不覺冷。” “挫橫凍飲,酹清涼些。” 我借鑑《楚辭·招魂》一文中的這句詩意,把煮好的米酒,冰凍。再飲,如清爽的甘露,從舌頭一直甜到心裡。 我端起一碗冰凍米酒,一飲而盡。我彷彿看見父母眼裡,盈滿了幸福與滄桑。此刻,我多想回到家鄉,回到父母身邊,在稻田間陪他們割穀子,在灶膛前和母親蒸糯米,在火坑裡煨米酒,然後,一家人坐在火坑邊,吃著核桃板栗,嚼著黃豆麻糖,喝著溫熱的老黃酒。溫馨的幸福,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記憶。可惜,歲歲有米酒,年年歸期遠。 濃濃地糯米酒,深深地父母情。 我在秋風中,手捧一杯糯米酒,遙祝父母樂觀健康,光陰恬靜安詳,歲月了無風霜,生命甘甜久長。 生命如稻,歲月如米,脫殼剝米,猶如父母,只有給予和付出,不求索取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