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驥196

    不知你所說的"從小"是指什麼年代的人?年代不同,所受的教育(包括素質教育)自然不同,豈可一概而論?

    素質教育這個提法,似乎是近年來的事,以前曾叫"德智體全面發展"。如果根據問題的題意,則"將心比心"確實是人的品德的培養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的提出古已有之,非始今日。譬如:"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見《論語》)這是舉世公認的被譽為黃金律的儒家經典格言。與此相似的如耶穌基督的教導:"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見《新約聖經.馬太福音7:12》這是為人處世行事的世界著名金律。是基督徒都應信守的道德規範。與上面所說的中國恕道("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相比,更可以看出這條金律的積極利他精神了。又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這些都是教人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古代箴言。

    由此可知,古代雖無"素質教育"的說法,而提出的這些為人處世之道,無論從言語、內涵,層次上更深刻、廣泛、具體,有血有肉,不空洞無物,不泛泛然令人不可捉摸。

    "素質"一詞,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毋庸諱言,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極左年代,如"十年浩劫"中,打、砸、搶被視為"革命行動",被視為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的革命造反精神,幹這些喪盡天良的人被四人幫、極左分子視為"高素質"的革命先鋒!如當時將一個年邁體弱的"走資派"、"地富反壞右"被掛牌遊街,根本不會考慮什麼"老吾老與及人之老"這種古老的卻充滿人情味的,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的諄諄教導。相反,誰要表示不同看法,那輕則一頂立場不堅定,同情階級敵人的帽子往你頭上一套,重則,定為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反對文化大革命的現行反革命"!這不是危言聳聽,凡經歷過那個黑暗年代的人,都或多或少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過這些如今聽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這就是那個時代的"素質教育"!

    事情雖然過了幾十年,留在人們心目中的陰影,不可能一下子抹去,正如生過肺結核病的人,雖控制了結核病,而這鈣化點難以退去,留在那裡甚至造成了肺不張、纖維化!這恐怕華陀再世亦無能為力吧?

    俗話說:從善如登 從惡如崩,一代人甚至二代人的思想觀念的形成非一朝一夕而成。當人們長期以來養成的不良習慣,習非成是,習以為常,麻木不仁後,欲改變人們這樣的思想意識,並非易事。當"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人為財死 鳥為食亡"的陳腐觀念沉渣泛起之後,欲使之澄清,又談何容易?

    中國千年來,民間有"以吏為師"之說。當眾"師"身體力行,開風氣之先,率先垂範提高自身素質之日,也許是芸芸眾生素質全面之時吧?

  • 2 # 苠悅之

    和家庭環境有關吧,家教好,父母以身作則地關心和愛護家人,和鄰居友好相處,教孩子正確的為人處事,都不會滅亡。另外說,素質教育這個詞太廣泛了,它不一定意味著孩子能將心比心,我覺得,所有的情感感知都是在上小學前的所見所聞在心裡形成了印象,如果沒有良好正確三觀的家庭,這孩子即使受到了素質教育,那也是某些方面的“混賬”,不過也有物極必反的情況,那種孩子就少了,看到自己家庭的不幸,會懂得他人的不容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留守兒童的班隊活動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