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討厭的英語口頭禪,和中文一樣都是假客氣的那種。
美國調查 Marist Poll 的輿論研究中心此前調查了 1005 名美國成年人,列出了他們在對話中最討厭的英文短語或詞彙是什麼,自帶嘲諷不屑臉的“whatever”當選第一名,尤其是 45 歲以上的受訪者中,有近半數(49%)都覺得“whatever”及其傳遞出的“隨便”、“愛咋咋地”、“你開心就好”感很氣人。
其他上榜短語還包括:
“No offense, but”,我沒有冒犯的意思啊,但……(20%)
敷衍的“Ya know, right” ,我知道我知道,你說的對(14%)
慵懶的“I can"t even”,我甚至都不能……(14%)
“Huge”超大的(8%)
“Unsure”不確定(5%)
儘管 “whatever” 在全年齡段的調查裡排第一,但 18-34 歲的年輕人尤其討厭的卻不是它,而是假裝客氣實則傷人的“No offense, but”,我真的沒有冒犯的意思哦,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告訴你你真的很蠢/醜/不會做人……
直譯恐怕還不足以體會“No offense, but”的惱人程度,好奇心研究所曾經做過一項名為“生活中的你要直面哪些虛偽”的調查,收到共 5318 次讀者表態,在其中我們就看到了無數個“No offense, but”的變體,以及他們的真實意思。
比如:
“我這人比較直”——所以我出口傷人你也不能打我。
“我說句話你別放在心上”——就是要讓你聽了不爽。
“我是對事不對人”——不對人,只懟人。
“不是我說你”——你不懂事還不讓人說了?
“我也不是說你不好”——但你確實就有這麼糟糕。
“我都是為”——雖然知道你內心是拒絕的,但我就是不能憋著不說。
“你就當我沒說過啊”——如果你想計較那你可真是心眼有點小了。
這類客套話的本來邏輯都是想避免坦率直言給對方帶來的冒犯感,但實際使用時更多是被說話者用來自我安慰“我都提前打招呼了,後面說什麼你都應該接受,最好還要對我的良苦用心心懷感激”,結果變成出口傷人的 flag,遭到國內外朋友的嫌棄。
如果真的已經意識到自己會冒犯到別人,就算不能設身處地換個委婉的方式把必須要說的話告訴對方,也別騙自己強行“No offense”了。
年輕人最討厭的英語口頭禪,和中文一樣都是假客氣的那種。
美國調查 Marist Poll 的輿論研究中心此前調查了 1005 名美國成年人,列出了他們在對話中最討厭的英文短語或詞彙是什麼,自帶嘲諷不屑臉的“whatever”當選第一名,尤其是 45 歲以上的受訪者中,有近半數(49%)都覺得“whatever”及其傳遞出的“隨便”、“愛咋咋地”、“你開心就好”感很氣人。
其他上榜短語還包括:
“No offense, but”,我沒有冒犯的意思啊,但……(20%)
敷衍的“Ya know, right” ,我知道我知道,你說的對(14%)
慵懶的“I can"t even”,我甚至都不能……(14%)
“Huge”超大的(8%)
“Unsure”不確定(5%)
儘管 “whatever” 在全年齡段的調查裡排第一,但 18-34 歲的年輕人尤其討厭的卻不是它,而是假裝客氣實則傷人的“No offense, but”,我真的沒有冒犯的意思哦,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告訴你你真的很蠢/醜/不會做人……
直譯恐怕還不足以體會“No offense, but”的惱人程度,好奇心研究所曾經做過一項名為“生活中的你要直面哪些虛偽”的調查,收到共 5318 次讀者表態,在其中我們就看到了無數個“No offense, but”的變體,以及他們的真實意思。
比如:
“我這人比較直”——所以我出口傷人你也不能打我。
“我說句話你別放在心上”——就是要讓你聽了不爽。
“我是對事不對人”——不對人,只懟人。
“不是我說你”——你不懂事還不讓人說了?
“我也不是說你不好”——但你確實就有這麼糟糕。
“我都是為”——雖然知道你內心是拒絕的,但我就是不能憋著不說。
“你就當我沒說過啊”——如果你想計較那你可真是心眼有點小了。
這類客套話的本來邏輯都是想避免坦率直言給對方帶來的冒犯感,但實際使用時更多是被說話者用來自我安慰“我都提前打招呼了,後面說什麼你都應該接受,最好還要對我的良苦用心心懷感激”,結果變成出口傷人的 flag,遭到國內外朋友的嫌棄。
如果真的已經意識到自己會冒犯到別人,就算不能設身處地換個委婉的方式把必須要說的話告訴對方,也別騙自己強行“No offens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