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蘭州易道王

    如何讀懂《道德經》?

    首先,有讀此書的念頭產生,已是了不起的了。當祝賀!其次,初讀者,還是找來王弼注本。不管能懂多少,硬著頭皮讀幾遍,揀有體會之處做筆記。《道德經》是古今世界哲學巔峰之作。應參照學點馬克思哲學常識,以便向巔峰攀登。我原是講馬克思的,後又結合中國化問題才從零開始研讀易經與老子了。至今,寫出了這方面三部專著。全是一己之見。 再後,對照著要逐條攻研哲學原理了,即使不當哲學家,也要心中有數。再再後,就是修身學道了。不修身,或修身無感悟,便未入老子哲學之門,未入易經之門。研讀與修身,互相促進,雙雙提升,才有望登上中國這門獨特哲學之階梯。這是一部天梯!

    我註釋的《道德經》,蘭本是帛書甲本並對校了戰國竹簡老子。這是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經文了。但仍不是老子真本。

  • 2 # 滿山文化心得

    一,給《道德經》準確定位,是讀懂它的前提。

    我給出的定位是:侯王的守則。本書的目標讀者是未成聖的侯王,主要內容是談論治國的守則及相應的道理。

    1、從本書的時代背景、話題主體和內容來看,其指向都是侯王。

    老子所處的春秋時期,社會動亂,戰爭頻仍,人民苦不堪言。老子認為這一切的根源在於統治者膨脹的慾望和胡作妄為所導致的,因而提出了相應的治亂方案。老子的方案概括來說就是“以無事取天下”,並以此為主旨話題,明顯地是以侯王、聖人為主體,除多次提及外,其中以“是以聖人”四字為首的句子,總共有22句。其他意思相近的句子還有很多。而話題的內容就是國家治理的問題,如“治大國若烹小鮮”“以無事取天下”、“小國寡民”“正善治”等等。

    我們知道,人做事,是需要理由的;而理由還需要理由加以終極確認的,就是道了。

    人:侯王。

    事:以無事取天下。

    理:無為而無不為。

    道:自然(自動自發起作用)之道。

    可見,“以無事取天下”是話題的中心,談的就是理念,就是守則。全書就是以此為中心而展開的,把握好了,讀懂高智慧的古書就不難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在這一章裡,老子建議侯王(人)不要多言而要守中(事),指明原因是多言會導致命數短竭(理),還有進一步的理由,就是以天地如風箱為例,說明天地和聖人都是以默默的付出來回應批評,而且命數都很長久(道)。這樣一來,開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並不是聖人的冷漠自許,而是不明白“道”理的人,出於一般的“仁”的觀念,對聖人作出的觀感或者是批評而已。大家不用擔心聖人沒有“仁”。其實,聖人有比“仁”還仁的慈,即“中”,而且還一直守著呢。

    我知道,很多人把它定位為哲學書。如果這樣,就會把“道可道,非常道”理解為“如果道可以言說的話,就不是永恆的道了。”大家想,這樣的說法,對講求實用的侯王有用嗎?沒用啊。其實,全書的大部分篇幅就是老子給侯王講與“常道”相“反”的“非常道”的!如:

    事:有為與無為;爭與不爭;不知足與知足;多言與不言;等等。

    理:柔弱勝剛強;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等等。

    比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很多人以為老子說的是“美惡((è))”,是在講美醜的辯證關係。這顯然是受到現代觀念的影響了,不對。其實,老子講是“美惡(wù)”!這句話可以翻譯為:“當天下人都讚美同一種東西並都去追求時,就會出現令人討厭的結果。”想想如果全中國人民都“東施效顰”的話,是什麼惡(wù)不忍睹的局面啊?!本句是提醒統治者注意價值導向,要無為,要不言。

    還有,“寵辱若驚”,乍一看,就理解成“寵辱不驚”或者“寵辱皆驚”,都是不對的。它的真實意思是:“如果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的人,與其說是愛自己,不如說是寵愛恥辱!”這與老子常講的“知足不辱”是一個意思。

    如何避免望文生義?就要查字詞的本義!如何不受現代觀念的影響?就要顧及成書的歷史背景,還要深入文字,多方探究才行。

    總的來說,讀懂《道德經》並不象想象的那麼難,因為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可用,有一些踏實的做法可做。你也不妨試 一下。

  • 3 # 泰和道安

    《道德經》又稱《老子》,包括《道經》和《德經》。《道經》是自然概論,闡述自然的本原(道體)及其規律(道法);《德經》是王道概論,闡述聖王治世之道,是自然之道在社會中的具體運用。《道德經》與《易經》、《保訓》、《尚書》一脈同源。例如,《尚書》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實際上便是《道德經》的凝練。“中”字,是大道之根本,是圓融宇宙的樞機,是萬變之中不變的宗。

    自然圓融,大象無形

    老子在函谷關撰寫《道德經》,大約在公元前485年,屬於春秋末期,距今約2500年。經過兩千多年的流傳和篡改,通行本的《道德經》已經面目全非,只能從戰國時期以來的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簡書和帛書中,才能大致揣測和推斷《道德經》的原貌。所以,《道德經》的研究和解讀,正如眾多先秦經典的解讀一樣,都是十分困難的。然而,亦有一些技巧,來一窺先秦經典的門徑。

    愚以為,要想徹底剖析哲學意義上的《道德經》,有以下七個法門,供同人參考:

    一是讀懂古文字。真正的漢字,是象形文字,也就是客觀實存之外物的簡潔的素描畫。字是簡潔畫,畫是複雜字。真正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金文和篆書,而後來簡化的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都失去或部分失去了象形的本義。因此,要想研究先秦經典,必須要有深厚的古文字功底。

    二是諳熟先秦文化。先秦時期,經濟上是農業社會,政治上是封建分封制,社會的階層包括貴族、平民和奴隸,而貴族階層則包括周王、諸侯、卿、大夫、士。《道德經》所針對的,是貴族,特別是對周王和諸侯的勸諫。如果不瞭解先秦文化,是無法參透《德經》的。

    三是具備科技功底。《道經》是自然概論,闡述的是自然之道,也就是自然的本原(道之體)及其規律(道之運)。所謂科學,是人類已經掌握的、自認為正確的自然規律,而所謂技術,不過是科學的物化。科學是對於自然規律的近似和逼近。人類走到了今天,對於科技的掌握,已經從物質的顆粒性,步入了能量的波動性,而道體,則是一種極其微小、不可細分的基本波,其引數為信,其變化為息。沒有自然科學的功底,連量子糾纏都不能理解,是無法參透《道經》的。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四是具備管理經驗。《德經》是王道概論,闡述的是王者治道,管理的是人心。正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的心相,是變動不居的。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歷,特別是沒有政府管理經驗,是很難參透人心的,也就無法參悟王道之要。

    五是具備歷史功底。《道德經》是自然概論和王道概論,而歷史則是王者治道的實驗田和試金石。因此,以經解史,以史證經,把經典和歷史有機結合,是參悟經典、詮釋歷史的重要法門。沒有鮮活的歷史案例,闡明經典也是空中樓閣。比如,道家哲學的“無為而治”,反映在歷朝歷代中,便是建國伊始的休養生息,例如西漢初期的迅速強大,為漢武帝的大有為時代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六是結合百家經典。中華傳統文化之樹,道為根,德為幹,道儒佛為三大杈,百家為小枝,枝上有條,條上有葉,葉上有細胞,如是無限細分,至於無窮。道家側重的,是自然;佛家側重的,是心法;儒家側重的,是禮儀。道家作為概論,正好為各個流派所詳細闡述,因此,正好用各個流派的理論,來佐證道家哲學。例如,佛家所說的“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是一個守恆的客觀實存體,在道家哲學中,就是自然的本原,也就是道體。

    七是滌清先驗知識。從“物—相—文”三元體系來說,客觀實存之外物,必然對外有所呈現,其所呈現的資訊,作為原料,經六根進入人體,勢必受到大腦儲存器中的先驗知識(配料)和心田之中的慾念牽纏(佐料)的影響和再加工,三料合一之後,不能必然正確反映外物。因此,要拋卻先驗知識,不能妄斷其有無。其基本原則,叫作“不能證偽的,可能是正確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些客觀存在的,正是幽微難測,需要用智慧去觀照和品悟,而不是用先入為主的偏見和執念,來左右哲學的認知。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真正的大道,是極其微妙的,遠非有限的人類語言體系所能夠完全闡明。人心都有一杆秤,人人都是本自具足,祛除慾念,以清淨之心去感悟,就會逐漸走近自然的規律,也就是大道,或者叫作真理。知不盡言,言不盡道,一切都在不言中。

    呂秉中 於天心閣

    庚子年辛巳月庚申日

    道法自然,或隱或顯

  • 4 # 譚是非

    【小譚觀點:我的理解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分別對“道”和“德”進行了闡述,道論的核心是柔弱,德論的核心是無為。老子的《道德經》所反映出的思想極端消極,消極到一無所為的狀態,後代文人用“出世”來形容,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保守論。具體理解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一、老子書的原本為何?

    老子家系世襲史官,老子作為周朝國家守藏史,是王室的一切學問諮詢者,國家文化的最高代表人。

    公元前520年,周天子景王死,十幾個王子爭奪王位,爆發長達十多年的內戰,史稱王子朝之亂。最後王子朝戰敗,攜帶周王室大量典籍逃亡到楚國。典籍沒了,老子作為周王室史官,自然也就失業了,於是他辭官周遊列國。

    後世很多文人學者對老子留書進行轉註解讀,流傳了四個比較著名的版本,分別是西漢早年河上公的《河上公章句》,東漢嚴遵的《道德真經指歸》,三國曹魏學者王弼的《道德經注》,唐代初期傅奕的《道德經古木篇》。

    《道德經》實際上是這四個注本的綜合本,包括“道德經”的書名以及書中章節分段都是由此而來,因此學界把它叫傳世通行本。但這個通行本並不是老子書原本。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兩組老子帛書,乙本第一句“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因為中國古代有為尊者諱的習慣,證明老子帛書早於西漢早年漢孝文帝劉恆。而甲本中不斷用“邦”字表示國,證明老子帛書早於漢高祖劉邦,到了先秦時代。可見老子帛書更貼近於老子時代。

    但老子帛書也不是老子書的原本,由於當時沒有印刷術,後世文人學者經過不斷謄抄 、繕錄、解讀,注言,偶爾又加入自己的見解,使得老子書原本的表述甚至章節順序都已無法考證。

    由於老子帛書貼近老子書原本,而傳世通行本並沒有偏離老子帛書,在此我就以傳世通行本展開探討。

    傳世通行本,也就是《道德經》,分道卷和德卷,道卷主要著重講“天之道”,也就是宇宙觀與自然觀,德卷著重講“人之道”,也就是社會觀與人生觀。

    二、老子的“天之道”

    1.什麼是“道”?

    與先秦時代其他諸子只關心人倫社會學問題不同,老子的思想更為深刻,他要追問這個世界的終極因。

    《道德經》開篇說“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意思是用正常的語言文字來表述深刻的哲學思想,難以近意。

    哲學它不像數學、音樂、電腦等有自己專用的符號和語言,正常語言和文字元號是老百姓在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中建構的,而哲學表述的是形而上的問題,因此日常語言不足以表述哲學。這也是任何深厚思想,哲學思想的表述所面臨的第一道難題。

    老子講“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他所要追究的那個天道,在極其深淵而黑暗的地方,那裡才是眾妙之門,也就是萬物的生髮之根。顯然老子所討論的問題,不在我們正常思維和正常感知的範疇之內。所以老子才會說“知我者希”。

    老子講“穀神不死 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 是謂天根”,如果“谷”通“欲”,那麼此句就很好理解了,任何生命和有機體它都是圍繞性增殖這個中軸運轉的,老子用這個“欲”來表達天地內在執行動力的來源。“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由此締造了能夠派生天地萬物的道,從而表示道是天地的最基本成因和天地形成發生的最原始動因。

    2.“道”的作用及執行方式

    老子說“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意思是道派生了天地萬物,這句話還暗含天地萬物是逐步演化而成的思想。我們今天學習了達爾文的《進化論》,覺得這是常識,然而在2500年前老子就持有萬物是演運而來的這樣一個縱深觀念,相當震撼。

    “道生一”是指“道”派生了天地都沒有出現以前的某種狀態,老子說“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說有某種狀態在天地還沒有出現之前就已經混成了,這簡直是極具力道的猜測,你會想到什麼?宇宙大爆炸,再一次震撼。

    老子說“天乃道 道乃久 沒身不殆”,天就是道,或者說天離道最近,它的特徵是持衡、穩定、不可分割,只有把握住這個,才能“沒身不殆”,才能恆久持存,把握長遠。老子另一層意思是非道的東西,表層的東西都是不能持久的。

    老子說“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他用水這個具象的東西來形容天道執行的自然方式和自然狀態,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競爭。

    3.道論的核心

    老子講“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無論是物極必反還是以柔克剛,老子最終引申出道論的核心——柔弱。

    柔弱二字在《道德經》通篇中出現11次之多,老子用種種方式,包括藉助於水,包括藉助於人,比如他說“天下之至柔 馳騁天下之至堅”,種種方式不斷論證柔弱這個問題。老子認為這種弱化現象是“道”的實現方式。

    三、老子的“人之道”

    1.老子所說的“德”是什麼?

    作為先秦時代思想家,老子同樣關心人倫社會學問題,德卷的中心思想就是講社會觀與人生觀,也就是“人之道”。而且德篇是老子書的重點所在,因此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老子帛書,德篇在前,道篇在後。

    老子講“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意思是物德為萬物所遵行,萬物才得以化育。所以老子講的“德”是指物德,而不是人德。

    所以老子才會說“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

    老子接著又補充了一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意思是順著萬物執行的方式,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叫德。

    老子又講“孔德之容 惟道是從”,孔不同於洞,“孔”字的甲骨文是左邊一個吃奶的孩子,右邊一個具象的乳房。所以孔是指裡面有空腔,但外面你卻看不出來,就像母親給孩子餵奶。這種裡面有空腔,外面並不展現,這種無所展現的卻有實質內涵的狀態,叫孔。

    老子用孔這個字來形容德之容,說明德本身沒有自己獨立的樣態。然後說“惟道是從”,德是什麼,就是順道而行罷了。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 是謂玄德”,老子進一步說明這種順道而行,萬物化育和發展,不顯現自己,卻實際上有力存在的狀態叫玄德,即暗裡有德。

    2.什麼是有德?

    人類這種東西,一定是缺失什麼才強調什麼。所以老子說“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人類把這些東西一步一步都丟光了,然後人類文明社會開始了嚴刑峻法的暴力管控。

    老子接著說“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真正有德的狀態叫上德,也就是萬物都有的那個德,你看不出來它有德,其實它才真正有德。

    什麼人才真正有德?

    老子說“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赤子指新生兒,因為新生兒面板很薄,可以看到皮下毛細血管,孩子呈現紅色。老子說只有新生兒才含德之厚,才有厚德。換句話說,老子的意思是人逐漸長大,慢慢失德,最後全都變成了無德之人。

    3.德論的核心

    老子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總結了德論的核心——無為。

    宋代著名經學家,理學家朱熹曾經對老子的無為作過註解——全無事事。意思是什麼事都不做叫無為。但人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做,他還能存活呢?我的理解是返璞歸真,不進入文明狀態。

    無為二字在《道德經》通篇出現10次之多,老子說“為無為 事無事 味無味”,連吃飯都不要有味道。不過也沒說錯,人類文明化以前,吃飯確實是不用油鹽醬醋等調味品的,所以味無味表達的是徹底的前文明生存狀態。

    老子在《道德經》中不斷叫你倒退,他說“復歸於其根 復歸於嬰兒 復歸於無極 復歸於樸”。

    他又說“聖人之治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老子主張讓所有的人都無知、無慾,不進入文明狀態,這才是最好的狀態,這才叫聖人之治。

    四、總結老子思想及其形成的原因

    老子思想中具有深重的反文明主張,他主張“棄智絕學,見素抱樸”。

    老子心中對人之道的最高理想是“小國寡民”,要人類回退到原始氏族社會,即人類文明化以前的那個跟動物親緣社會沒有任何區別的非文明、非開化的社群組織狀態。

    為什麼老子會有如此反文明的思想呢?

    因為老子生活的年代,中原農耕文明導致人口暴漲,人際關係緊張,人們爾虞我詐,戰火遍地,血腥沖天。他眼睜睜地看到商滅夏,周滅商,到春秋時代,180多個諸侯國打成一片,而中原文明周邊未開化的原始氏族社會,一片安寧。

    直觀對比之下,老子發現,文明是一場災難,文明趨勢不良,所以老子文字中非常明確地表述了他的反文明思想。

  • 5 # 無人車來也

    一、《道德經》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聲譽

    《道德經》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它對中國的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也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德國近代哲學家尼采曾高度讚譽: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 《道德經》, 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 滿載寶藏,放下汲桶, 唾手可得。”

    中國現代文學家魯迅也評價說: “不讀 《道德經》 一書, 就不知中國文化, 不知

    人生真諦。”

    二、《道德經》 的“道” 與“德”

    《道德經 》 分上下兩篇 , 全書以哲學意義之“ 道德” 為綱宗, 論述修身、 治國、 用兵、 養生之道, 而多以政治為旨歸, 乃所謂 “內聖外王” 之學, 文意深奧, 包涵廣博。

    《道德經》 或許本意要教給人們修德修道的方法,揭示出: 德是基礎, 道是德的昇華。 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 治家、 治國可能失敗, 這樣也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 “德” 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 修道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 這也缺 “德” 不可。

    這與我們現在所講的 “先做人後做事” 是一致的, 其實我們講的做人就是 “修德”, 我們講的做事也可視為 “修道”。

    三、《道德經》表達方式的開放性

    作為早期的哲學著作,《道德經》以“道”闡說宇宙人生和社會,並以“有、無、自然、無為、德”等範疇為輔翼,建構了一個內涵深遠的表達系統,彰顯著“道”與言說之間的張力。

    整部《道德經》看似格言語錄的碎片,文字以碎片的形式登場,而當眾多文體碎片競相流光溢彩地傳播各自資訊時,這眾多資訊量就相互擠壓或滲透成一片,時而成倍地衍生,時而又迅速地消解。

    從某種意義上說,每一種文體碎片都是一種意義生成源,它們共同構成豐富的意義“場”。

    實際上,《道德經》這種碎片化、開放式的表達方式,完全契合了當今新媒體時代,特別適合手機刷屏傳播。

    曾任美國國會圖書館亞洲部主任的恆慕義( A. W. Hummel) 評價說: “《道德經》寫於人類的黎明,葆有黎明的清新,充滿語言的急流。”結合當今碎片化閱讀,看看這個評語,是不是很中肯?

    四、《道德經》蘊含的世界性

    老子是個樸素的自然主義者。他所關心的是:如何消解人類社會的紛爭,如何使人們生活幸福安寧。他所期望的是:人的行為能取法於“道”的自然性與自發性;權力不干涉

    人民的生活;消除戰爭的禍害;揚棄奢侈的生活;在上者引導人民返回真誠樸質的生活形態與心境”。

    道家的“無為”、“不爭”、“尚和”、“貴生”等思想受到解讀者的充分關注,在全球化日益推進的當下,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關注典籍《道德經》的思想。

    1988年,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在國情語文中引用《道德經》中“治大國若烹小鮮”,將《道德經》英譯推向一個歷史高點,美國有8家出版公司爭著出版英譯《道德經》。

    親,你對《道德經》有什麼理解和體會啊?

  • 6 # 老樑139490047

    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難得的佳作,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學習傳統文化必讀之書。

    要正確理解道德經,一定要把握中國傳統文化沒有間斷的特點,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中去把握其特點和精神實質。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是中國文化之源,道德經是在這個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環節,只有把握這一特點才能夠準確的把握道德經的精髓。

    中國傳統文化之源是易經,易經包括義理和象數兩個部分,道德經和易傳都是易理的繼承和發展。易經預測部分(象數,數術)有點斷線,現在研究的人很少。要很好的解易經,物件數應當有所瞭解,對理解道德經也有好處。

    現在人們的思維已經接受了科學邏輯和實證思維的方法,不能簡單的用來理解道德經,這是兩種不同的思維體系。兩種思維方法各有長短,應該取長補短,互相借鑑,不應當互相否定。

    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大變動,哲學思維也需要有新的突破。學習傳統文化不應當固步自封,應當有新的突破和創新,這是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

  • 7 # 真理—

    檢視古今中外,特別是這幾年對《道德經》的各種解讀和論述,很遺憾,沒有發現有人真正理解了這本書的意旨。

    在此簡單地告訴大家:1、《道德經》的主旨(文字所要表達的真意)是絕對正確的,是救人救世的不二法寶!有些學者常常提出“一分為二”等等的否定性“高見”,那實在是因為自己愚鈍和粗淺的緣故。2、“道”、“德”就是“時”、“空”,就是生命的本身,就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就在自然的現象裡,非常真實、貼切。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很空泛、很故事的那樣。例如:龍捲風就是“道”的現象,颱風就是“德”的現象(如果他們結合在一起,並且存在下去,就是一個大生命,或者叫“天體”)。只要真懂了,就會通透一切,就會驚歎《道德經》的高明和神聖。3、《道德經》之所以在歷史長河中時起時落,是因為得罪了一些昏王與時流。人類的貪念與墮性決定了《道德經》的命運多舛,因而也決定了人類難以拯救。人類追求更發達之智慧、更“優異”於萬物,爭取更多生存空間和更強生存主動……。貌似是對的,卻是很失控的“餘食贅行”,聰明反被聰明誤啊!4、道德(宇宙)造化的神奇和奧妙遠非人類可以理解,其既定的精準法則亦非可以違犯。如果你確實要違犯,那就是拿雞蛋碰石頭,只有死路一條。——這就是天地的遺憾,“老子”的寒心之處。

  • 8 # 水清樸一

    《道德經》當然講的是“道”和“德”,“ 道”是老子的理論基礎及追求目的,而“德”則是老子所倡導的個人修為。

    首先說說“道”

    道究竟是什麼?老子沒說,也不能說,因為根本無法用概念性語言來限定,其實你很難從我們古代的經典著作中去看到有概念解釋這類的內容,為什麼?因為古人是不會輕易下定義的,世人所貴者,書也,書不過語,語不過意,語言文字只不過是傳達思想的載體,我們最終要獲得的是古人的思想而非文字本身,所以古人都很有智慧,在無法下定義的語言環境中讓後人去體證、去對接,文化才得以傳承和發揚,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沒說,我們更不敢輕易去說,只知道老子的道不外就是萬事萬物各自乃至總體的規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說他是道只不過是無奈之舉,按照老子的本義,索性連名字都不能取,但是不取名又如何讓後人知道呢,乾脆就拿一個最接近這種感覺的字來指代好了,這個字就是“道”,有首又有走,有思又有行,知行需合一,所以老子大道不僅是行而上的理論,還有形而下的實踐。

    再來說說“德”

    如前所述,老子大道中形而下的實踐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這個“德”字,德就是教人悟道、修道的外化行為指引。上到君王,下至百姓,要怎樣去修道呢?就是靠德的修持,如果把德延伸來說就是老子無為而有為的核心思想。老子很重視無為的價值和意義,他認為人世間出現的一切負面問題都是有為帶來的,所以人要向自然去學習,做到無為。但也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通過無為的做法達到有為的目的。他用水來做比喻就很合適,“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最接近大道的也是水,它善變無常、至陰至柔,卻能善利萬物,滋潤一切,無能避之,這就是無為的功用和特點。無在老子那裡是一切可見的出發點,無才能有,無用才能有用,無常才能有常,無形才能有形。老子就是通過這種帶有濃重辯證法色彩的邏輯告訴我們,在重視有的同時,千萬不能忽略了無的基礎地位和作用。

    所以,按照以上邏輯來說的話,老子的《道德經》究竟告訴人什麼呢?簡單一句話:在通過踐行無為思想而獲得有為成就的過程中去體會那無法言表的大道。

  • 9 # 謀略國學

    首先宣告一下,這只是我研習《道德經》學習參考的一部分,今天這一篇隨筆。

    很多人學習解讀《道德經》,會糾結於版本問題。因為不同時期的考古,發現《道德經》的版本會有出入。問題來了,版本有出入,裡面的一些文字改變,或者說次序,殘缺等,那這些問題肯定就會影響到我們理解《道德經》。

    1、天賦

    每個人的天賦不一樣,有的人對於《道德經》 的理解,會比一般人快,高且深。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他們看《道德經》,就好像跟老子對話一樣,他們能以神相通,在思想上相通,在義理上極其精準的把握與運用。

    2、文字與時間

    經典為什麼難懂,首先因為高度,其次,因為文字的變更。文字的本質,是承載大道,文字的背後,是天地萬物之象。文字是一種載體,用以承載表達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的。我們以前的古人用的文字是象形字,看字就能夠看到象,然後知道數理。

    而經過歷朝歷代的演變,文字已經逐漸變成了一種“符號”,人們只認字卻不識字。比如西方人那些英文,純屬就是一種符號,沒有任何的意義在裡面。同樣一個單詞,可以隨時變換成不同的字母組成,只要他們的國家這樣規定,大家這樣認為就可以了。

    比如apple,這個單詞,只要願意,分分鐘可以改成“bpple”,同樣是用來表示蘋果的意思,完全不影響大家的認知。比如你從小就學習bpple這個代表蘋果的單詞,長大後bpple就是代表蘋果,因為沒意義,可以隨便組合字母,只需要記住意思就可以。

    再看看我們的漢字,比如“正”字,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個“止”字,止於一,就是止於天,人的行為止於天則正,以天道為準則,循天而自然則正。如果人違背天道,妄自妄為,以妄為常,不把天放在眼裡,這個人就不正,不正之人就邪,邪則有病,病則有凶。

  • 10 # 尚學庸

    自《道德經》成文流傳至今,解注者眾多,但有一些問題,需提出來,供有志參悟《道德經》者思考。

    社會上流傳的各種書籍無不明確的介紹說,《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原名李耳),難道這個答案有錯嗎?其實這個答案雖然不錯,但並不是很準確。嚴格的講,《道德經》的原創者是自然,由於自然中存有如此之理,故老子才有可能感悟到這些“道理”,從而將其表述出來。若自然中無此理,則老子無此表述也。況《道德經》自成文流傳於世後,代有人據時代之變異,而轉譯之,自然也就增添了許多時代的氣息,顯然亦非老子所述當時之文。故今人所閱讀之《道德經》之版本,可謂積歷代賢者、文人之理解,詮釋,文字變移等因素,作者眾矣,亦非是老子當時原表述之文也。

    2、老子在《道德經》成文的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嚴格的來講,用悟道者、表述者、弘道者相對較為貼切。

    3、為什麼古聖人有云:道對人來講是“日用而不知”?

    人生呼吸是道!吃飯是道!睡覺是道!穿衣是道!百姓日用卻不知這些都是老子所表述之道的其中一部分內涵。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觀今社會,認為“道”是迷信者,不乏其人。

    4、“知道”與“不知道”告訴了人類什麼?

    這是人們對自然是否認知的表達術語,“知道”表達人們對自然規律有所認識;而“不知道”表達人們對自然規律缺乏認識。但總而言之,無論“知”與“不知”,人類都時時刻刻生息在“道”中。而在這一點上,卻極少有人明白!

    5、何謂以神道設教?

    儒家罕言鬼神及天道,因為鬼神天道之尊嚴不可猥褻,其變化不可測度。常人心性渾濁,無法探知其規律,於是便懷疑神天之道無憑無據,並因此妄議聖賢經典。

    道與天地、鬼神同出而異名。立身、修道之人,不先明白天地鬼神之德,就無法確立自己的行動標準。神天之道乃道之原頭。人與萬物共同生息於道中,而之所以能生、能成的核心動力(能量源)就是天、神。

    沒有道就沒有依循的標準,沒有天就沒有生長化育,沒有神就沒有成就成果。人若能順應天道規律,必能與鬼神合其德,與天地同其仁,這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人生”,所以說“至誠”,也就是“至成”的意思,此乃儒者之至德、人生之“至得”。

    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存心、養性,以此可以事奉天道。明白了這一點,就可知聖人為什麼都是敬天畏神了。人類想拋卻天神之德而自創一套規則作為“道”,那是不可能的。人的性命秉受於天地,故窮通壽夭皆由天定,天神主之,莫或稍違。即便是仁如堯舜,勇如賁育,也都不得不順乎天、敬乎神,以俟其命。天神之道大,化育群倫,萬事萬物概莫能例外。生命乃天所授、神所司,必然有其內在亙古不移的規則。不是生命的規則不變,而是因為天道的規則萬古不易。

    天道規則顯化在人類身上,就是人倫規範。要搞明白天神之德,先要明白人生之原。精氣二物,為生命的兩大根本要件。四肢形骸、骨骼肌肉,是“精”,精神、情緒、情感、思維,是“氣”。氣通於天,物屬於地。《禮記》有云,“神魂歸於天,體魄歸於地”。精氣分離,人就死了;精氣相合,人則生。人的生死在於精氣之間。人是融合天之氣、地之物,而形成此身。人的呼吸需要氣,食飲需要物(“精”)。天生、地養。無天則不生,無地則不養,故合和天地之德而成人。人生於天地之中,兼具天地之德,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所以與天地並稱三才。人是參合了天地精氣而生成的,故而無片刻須臾能離開天地而自生。換句話說,生生不息的規則,是有一定的前提界限的。人的身中呼吸與上天通其氣,物質營養與大地同其精,人人如此,概莫能外。所以,唯有盡其本分之德,才能算是符應天覆地載,而後能安樂人生。人的本性,乃天道所存,神氣所藏。天神之德,盡寓於其中,故盡人性即合天性。明悟本性到極致,謂之明;完備本性到極致,謂之誠。能“明”能“誠”,則天下之理了然於胸,能合天地之德,能通鬼神之吉凶。所以說“至誠如神”,還說“與天地同參”。

    人性與天神,分屬同類。一息之微,無不互達;一毫之末,無不互明。超越於有形(形而下)而為無形(形而上),所以不受形體、現象的阻隔與限制。通達人性,微者愈顯,隱者愈昭。所以,人能至誠,即能明其難明,而對於天道、神鬼之道,無不昭昭矣。誠明通天地鬼神之德。天地鬼神之德,不外乎道,道不外乎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性之所盡,天地鬼神皆在其中。破迷解惑、趨吉避凶,自然不在話下。儒家之修行,以誠為成行,以儘性為成道。

    中華自古以來重視祭祀,且以敬為先。內誠而後能敬,因為誠敬能感通天地神明。然而,誠敬並非是為了求人天福報。本性之德,常因至誠而盡,不誠無以盡其性。人性本與天神同德,若有誠敬之念,則眾惡俱淨、至善現前。此乃神明所契,瞬間即至,不待多求。

    人做到“誠敬”而全其天性,永葆其生。神之所格,災禍自遠。作善降祥,實乃道之則;作惡降殃,亦乃道之則。天道無私,惟德是輔。若具誠敬,善念自充,而禎祥自集。所以祭祀雖然並非是為了求福,卻已然自然得到天神的眷顧。就自修行而言,誠敬足以能成道;就行為處事而言,祭祀足以消弭災禍。道之為用,不分大小,萬法歸一。

    凡人不明就裡,不知其中暗物質、暗能量以及意識網格的超邏輯關係,便粗淺斷言祭祀天地神靈的禮儀都是愚民之舉,鬼神之說都是為了麻痺大眾。這實在是“道不遠人”,而人卻自昧於道,枉顧天神之德,自絕於天地之間,實在可惜。

    常人在平日生活中,雜念紛飛,沒有一毫停歇;耳目觸染,便起情識或物慾。念無停息。身中一點靈明(藏密稱為“明點”),不斷受到干擾和迷惑,“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久而久之,便將本性中固有之善喪失得一乾二淨。於己,則喪失了生生之本,不足以立德、立功;於人,則貽禍害無窮,無法安居樂業、平等和諧。聖人見此,悲天憫人,而興教化,啟迪冥頑大眾。教化之興,莫不先奉天事神。《易經》講,“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就是在描繪教化的功用。

    人若是能常常與自己的本性進行對話交流,“人之初,性本善”,必然會戒慎恐懼、夕惕若厲,而後不敢妄行妄為、警戒言行,自警其志。否則,“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隨波逐流,就會成為私心雜念的殉葬品,靈明心智被物慾情識所障蔽,動而逞凶為惡,常常陷入悲催危亡之地。

    唯有明白人生的源頭、天道的根本,時時生息於道中,至微不昧。即便獨處,人所不見,神實昭昭,鑑臨頭上,絲毫不爽。自警自惕,不敢一刻放縱其心。長此薰染,而後意誠心正,性靈不失,過上愜意自在的人生。這就是神道設教的本旨了。

    心懷誠敬,惡念不生;謹慎於禮,惡行不起。人人都能安其居,樂其俗,甘其食,美其服,無相殘害,天下乃治,此乃人道也。常具誠敬,神志清寧,善業日積,招致嘉祥;惡行永絕,災殃不逢。天神眷顧,人民乂安,國家亨利,此乃天道也。祭祀典禮,以德獲福;天神之道,以善免災,這就是神道設教的事功了。

    古聖先賢講人天合一,從起始到終結,人都是引領萬物的主宰,與天地並稱三才,唯有人類能改造大自然,彰顯天地規律。因此,講“道”必然要本之於“人道”(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講“教”必然要先論及人類的生命本質。因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唯有人能主動接受教化。唯有彰顯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才能探求人性、天道的本始。假若拋開人倫社會的本質需求,而單純言說天地神靈,則是勞民傷財、荒誕擾民。同樣,若不探求宇宙本始、人生本原,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只顧眼前的一時快活,則是背道離德,必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是君子所不屑為之的。神天之道無他,盡其本性以盡其德、至誠不息以通其道而已。

    所以可見,鬼神天地之道,是從人倫社會的至誠之行而來。人能至誠,則能明天地鬼神之道。同樣,人若是能重神敬天,也就足以能達到至誠之境,成就人生的至高終極境界了。誠則明,不誠則不明。千經萬典,不外乎都是在講這個道理。

    6、為什麼說人人必須修道?

    人只要在正常思維的狀態下,都希望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當人生出現不圓滿之狀況時,大多數人都會自覺的改變自己(除少數人例外),這種不斷改正自己錯誤的舉措,就叫修道。所以修道是每個人必須的人生功課,不論大家“知道”或是“不知道”。

    7、“道家”與“儒家”之異同?

    其實儒道的教義本旨,殊途同歸。教化的角度不同,而所教的道的本質卻是相同的。老子是聖人,孔子也是聖人,其所聞之道,也都同出於自然。老子輕世重身,獨安清淨,故其為道日損;孔子用世存心,砥礪德行,故其為學日益。然而損者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以此來體悟性道之真;益者是推己及人、崇尚其功,以此來建立德量之廣。因此,從為教方面而言,還是首先應該知行合一、為學日益。故而,“儒”適用於日常生活,人人樂於服從;而把“道”卻看作高深莫測,認為是隱匿偏僻的“少數派行為”。其實,欲知本源,必須明悟虛極靜篤;欲求功行,必須通達仁義禮信,二者最終是沒有差異的。所以,孔門之徒,傳述《大學》《中庸》的心法,承續修道立德的教化,以傳承先聖法脈,這也是孔子問道於老子的本意。而現在的人卻總是爭論二者的異同,只能說明他們對道並不瞭解,對孔孟老莊的學問之精髓也是一知半解。

    修道之人,不可有儒道門派之分。推而言之,凡是“以道為教”者都沒有門戶區分的必要。這才是信解行證者應該都要知曉的。《大學》《中庸》是儒家版的《道德經》;孔門心傳也無別於老莊之教。《大學》《中庸》乃儒家體道之極。“中”即“道”,乃道之本體;“和”即“德”,明明德,乃道之功用。道憑物而明,物以中合道。所以,守中用中就是明道,止於至善就是明德。《莊子》有云“道通為一”,“道”通達了就為“一”。又曰“唯達者能通為一”,只有通達的人才能一以貫之。不明白此儒道相通之處,就不算是真正的理解儒家和道家,那自然也就不明白“道”之真諦了。

    8、如何理解道與德的關係?

    聖人授人教義,根本宗旨不外明道。儒家《大學》側重言明德,《中庸》側重言明道。德之極能至於治國平天下,道之極能達到至誠至明。德的功用是顯見於外的,道的本體是涵存於內的。所以修道先須立其德。有諸內才能形諸外。本體不建立,功用只能是曇花一現、空中樓閣。《大學》言“明明德”,明德為修道;《中庸》言“修道之謂教”,修道不外乎是明德。二者乃道之體用,教之本末,都不可輕忽。不能只重功用,而忽略了本體;也不能只著意於本體,而忽略了功用。明德之極,即明道;明道之中,不外明德。道、德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名詞,然而,“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一體的兩面性,乃不二之法也。

    9、為何說萬教同源(歸於道)?

    《清靜經》中有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生育天地,執行日月,長養萬物,故萬事萬物盡在天地之中。所以說萬教同源。萬教無非都是教人認識自然界所具有的各種規律而已。也就是說,各教所教人的理念,其法源均源自同一個地球,即各教聖人均站在同一個觀測點(地球)來觀察宇宙。這也同樣證明萬教來自同一源體,可謂一個宇宙所蘊含的內容,只是各自從不同角度表述而已。

    10、為什麼不能把聖、佛、仙定義為思想家?

    因為此三類人是三種不同教(派)法之信眾所認可的覺悟者,既然是覺悟者,其對自然界的認知早已達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從容中道的境界。由於不思而得,感而遂通,故聖、佛、仙們是不用思想的。例如日月之迴圈,四季之更替,人類思也是如此,不思也是如此。故聖、佛、仙們只是如實的將這種自然規律客觀的表述出來,無須加註任何自己的思想,因規律的展現,是自然無為的。從思、想二字的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出,分別是“田”與“相”放在“心”字上,“田”也屬相,故思想可謂是相在心上的作為。《金剛經》中曾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啟示。故談論思想認知,是未覺悟者行為。因在沒有真正感悟大道之前,需要通過觀察一些事物現象,經過苦思冥想之後,才可對自然的內在規律有所感知,這就需要通過思和想的階段。所以說思與想是未覺悟者必須經歷的過程。但若冠在聖、佛、仙等三教大覺悟者名諱之前,是不恰當的,是不知聖、佛、仙智慧境界高度的表達。故聖、佛、仙不是現在一般學者用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等名相稱謂,所能準確表達其內心之智慧境界。聖、佛、仙所指的只是覺者、智慧充盈者。

    道!本不可說,但因眾生之愚迷,身在“道”中不知道之故,歷代聖賢不得不強為之說。故《道德經》之文,是悟道者為啟發中下根性之人而立文也。迷人因學而有所感悟,因感悟而有所行動,自然進入了習的領域。由時習發現行為之偏差而修正,就自然而然的進入了修道的行列;由修而證,歸於了自然之道,方能感受到《道德經》所給人類帶來的莫大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要是我想入駐天貓,難度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