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加拿大小沈
-
2 # 綏格格
答:把“小確喪”轉化為“大格局”。
心大事就小,
心小事就大。
生活遇確喪,
權當教科書
-
3 # 少不更事
豆瓣上看到一篇文章還不錯,引用一下
每個人的生活裡,都有一點"小確喪"
這年頭,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麼是絕望。"好比如努力的追公交車,當公交停了下來司機轉告你說,乘客以滿,請坐下一班" 絕望了吧,我想應該夠絕望了,因為下一班也是一樣滿人。
除了工作上的阻礙,生活裡有太多令人沮喪的事情了,面對窘迫的困境又無可奈何的我們,都選擇了"喪"。
用最喪的方式,掙扎著追尋生活的希望。
在這個百毒俱全的生活裡,我們百毒不侵
超時工作,超額吃飯,生無可戀,"真的沒有可戀的了?有,人民幣"這些都是大眾的普遍狀態。那就喪吧,哪怕喪到吐魯番,(要是真喪到吐魯番,記得到葡萄溝吃一頓葡萄),這些也是每一個人都擁有的權利。
同一樣食物吃多了,難免反胃,(有一樣食物吃多了不會反胃"白米飯")勵志雞湯也是如此。
就像魯迅常說的"人生在世,想喪就喪",以及"我沒說過這句話"。
"喪"作為網路時代的奇葩正能量,
作為成年人溫和而賤萌的反抗方式,
作為現實主義者的思維產物,
它維護我們頹廢的權利,也勸誡我們"喪完了記得回來"。
別再信奉人艱不拆,喝下一碗喪味濃厚的毒雞湯,
停下手邊的一切,在"小確喪"的文字裡浸泡一番,
冷靜地認清了現實再上路,才是最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因為生活還是要繼續,生活的未來儘管不確定,"確定了也沒事,因為一天都是24小時"
但我們都希望它是美好的,併為之付出努力。
就像我們工作,其實不是為了賺錢,
是為了讓自己有工作,不亂花錢。
這些又喪又暖的話語,才是人生的真諦。
週五已經過去了,週一還會遠嗎?別提週一了,先把週六日過完再說。
這一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小確喪"儘管不好,我們都要面對,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也許上一秒的擁有,下一秒就會失去!
加油吧,少年~
回覆列表
每天都在小確喪。
明明知道這世道是好話有人聽,實話無人信,還是要每天頂著別人的懷疑說實話。因為這是工作,也是職業操守。不希望哪一天快合上眼了,都怕被下油鍋。
明明知道這世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是看到十多年的朋友,同學,為了在我看來不多的錢和利益,當著自己的面給自己挖坑,心裡面多少還是會涼一涼的。有什麼辦法呢?總不能擋著別人升官發財的道路吧。
明明自己喜歡的是有吃有穿,開心就好的生活,卻每天都被最親的父母放在利益的天平上跟人家比來比去的,被質問你為什麼賺的沒有人家多,你為什麼不願意這樣那樣做,別人都這樣,你清高給誰看?
人生苦短,去日苦多。這大千世界,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心裡明白就好,何苦讓自己不高興。
只要,我自己能養活自己,有飯吃,有屋住,閒來能有幾分看看花,擼擼貓,喝喝茶。
天地之大,人心最可怕。看過,懂過,活過,這一世無愧吾心就可以了。
24小時開心的那估計要得抑鬱症,時不時小確喪一下挺好的,至少活著的痛,總比死了的一無所知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