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型多向進氣風扇
-
2 # 科羅廖夫
沈飛生產的最著名的戰鬥機是殲-6。別看殲-6外殼看上去就像是一些破鐵皮,當年製造殲-6的時候,可是困難重重,我們國家耗費了二十年時間才徹底搞定殲-6戰鬥機。
從1958年3月開始,中國航空工業廠所協同努力進行殲-6飛機的試製。全國在1958年掀起了“大躍進”熱潮。“一天等於二十年”、“十五年趕上老英國”成為了當時的主流思潮。中國航空工業也在“激情燃燒”的歲月中,開始了超音速戰鬥機的仿製試製工作。但試製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由於“大躍進”熱潮衝昏了人們的頭腦,生產計劃眼高手低。目標是“多快好省”的“成果”,實際上收穫的是“一年生產三年返修”的“苦果”。在這個階段,殲6試製過程苦不堪言。
當年引進的米格-19P戰鬥機最初並沒有被命名為殲6,而是按照毛主席“東風壓倒西風”的論述,被命名為東風-103戰鬥機。東風-103戰鬥機雖然在1958年12月用蘇聯提供的元件組裝起來,並試飛成功,但是由於很多客觀原因,並不具有批次生產的條件。特別是當時並沒有引進飛機的工藝規程,廠裡的蘇聯專家也曾經督促儘快引進工藝規程。但在當時鬥志高昂的“大躍進”精神鼓舞下,中國科技人員認為沒有規程完全可以自己編寫,這導致批次生產之後就遇到了許多問題。
1958年9月,在飛機還沒有首飛的情況下,空軍就要求沈飛在1959年4月前交付40架東風-103戰鬥機,後來又要求在1959年8月交付75架。但當時沈飛廠裡缺鋼材520噸、鉛缺100噸、鋅缺130噸、銻缺90噸等。在這種情況下,沈飛廠採用有材料的零件先幹、多幹,沒材料的零件不幹的方法,嚴重破壞了有計劃、成套、均衡生產的規律。這樣搞生產,有的零件已經夠400架飛機用仍在生產,造成了嚴重的浪費;而有的零件卻一件也沒有造出來,導致飛機缺零件不能交付。這種混亂的管理,讓飛機廠成了“養雞場”。最終的結果是,1961年東風-103戰鬥機被要求停產,從未交付過部隊!
同樣的問題出在仿製米格-19S戰鬥機的東風-102戰鬥機上。1958年6月,上級要求沈飛改型設計生產米格-19S戰鬥機,以滿足空軍對白天型戰鬥機的急需。為了爭取時間,沈飛在沒有引進米格-19S戰鬥機圖樣的情況下,由廠設計科在東風-103戰鬥機的基礎上,參照米格-19S樣機,自行改型設計東風-102戰鬥機。東風-102戰鬥機從論證到完成設計工作僅僅用了5個月,對比一下F-35戰機,美國聯合其他8個國家一起研究,足足耗時了半個世紀。
而東風-102戰鬥機如此短暫的工時投入,導致了一籮筐的後遺症,當時為了趕時間,材料複檢制度被取消,許多不符合規範的零部件被裝上了飛機。比如一份報告指出,撫順鋼廠提供的62爐批鋼材,不合格的有16爐批,混料不能用的有19爐批,佔總數的56%,浪費180多萬工時,相當於新造60多架新飛機的工作量。另外,由於東風-102戰鬥機是在米格-19S樣機基礎上改進設計的,而且改動不大,在快速試製的情況下,想當然地認為沒有必要進行靜力試驗,結果當發現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工廠再進行質量整改時,東風-102飛機的靜力試驗居然失敗了。
除了飛機的試製外,在飛機批次生產中,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翻番運動中,沈飛所在的遼寧省提出了“翻兩番不夠格,三四番是中游,五六番以上是紅旗”的目標。沈飛自己的目標是1959年產值翻6番,到最後落實到生產小組,更加離譜了,有的小組居然提出了要翻30番。在這種情況下,1959年8月19日,上級發出了《航空工業質量第一的口號不應再提的通知》,簡單說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再追求高產,然而當時的工廠普遍追求高產而不求質量。這種誤讀,導致了沈飛生產質量下滑得像垂直過山車一樣,而且慣性很大,直到後期質量整頓也沒有遏制住混亂局面,組成了一系列災難性的“黑鏡頭”。
殲-6戰鬥機是機身表面是鋁合金的,大部分殲-6沒有塗裝,保持著鋁合金的原色,這一方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和保障成本,另一方面在核戰爭條件下,鋁合金原色可以減少核爆炸熱輻射的吸收,降低核爆炸的破壞。
沈飛鑄造車間鎂合金氧化小組,竟然錯誤地把氧化工作由四道工序改為兩道,由2小時減少到了10分鐘。該小組11月初的產量翻了17番,至12月中旬竟然翻了37番。沈飛標準件車間提出了“明年元旦翻五番,迎接新春翻八番,‘五一’獻禮十番見,慶祝國慶十三番……定讓衛星飛上天”的誇張口號。到了1959年1月,沈飛為了生產開門紅,連續搞“衛星活動”,試圖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表面上,產量急速翻番,本質卻是偷工減料,省略必要的工藝流程,飛機質量漏洞百出。
1960年11月21日,召開了瀋陽軍工廠領導幹部會議,要求馬上停產,開展質量整風運動。要原原本本按蘇聯圖樣從頭開始,重新試製,不要修修補補,搞改良主義,要下決心一刀兩斷。從1961年1月到8月,沈飛、黎明廠開始長達8個月的停產整頓,嚴格按照蘇聯圖樣重新試製殲-6,確保質量過關,並返修大量不能出廠的飛機,做到了有錯必糾,紮實整改。這樣,直到1963年底,中國自行試製的第一架殲-6戰鬥機才真正交付部隊使用。
在人們普遍認為沈飛和殲-6步入正軌的時候,好景不長,飛機制造又出現了更大的失誤,導致工廠要靠貸款過日子。1966年嚴重影響了殲-6的正常生產秩序,使生產陷入了無政府狀態。飛機生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總工程師領導下的“四師一長”管理層,以及下屬生產技術管理科室被砍,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生產指揮組。不僅人的力量嚴重不足,該管的工作無人管,而且合理的規章制度被廢除。當時誰想怎麼幹就怎麼幹,以“工人師傅意見”或“三結合討論”為藉口,隨意更改設計圖樣,違反工藝紀律,不按工藝規範操作,隨便改變生產工序,少裝零件等都很普遍。更嚴重的是,取消了檢驗機構,將其看成是管、卡、壓的活閻王,直接導致了質量無人把關。有這樣一個怪異的例子,當時沈飛裝配完飛機之後,居然還插著螺絲刀、頂把、鑽頭,飛機就帶著這些工具一起飛上天。
珍寶島事件後,全國整軍備戰。質量問題越發嚴重。沈飛按照樣機狀態投產200架殲-6III型戰鬥機,超額完成了目標,僅半年時間就投產了300架殲-6III型戰鬥機,結果卻慘不忍睹。1970年,沈飛交付部隊這300架戰鬥機中有299架都不合格。這批殲-6III型戰鬥機的技術質量問題包括:飛機縱向穩定性差,後機身溫度高,機尾罩燒壞,進氣道掉鉚釘,液壓系統不可靠,襟翼滑軌變形等。最終,交付部隊的殲-6III型戰鬥機基本上全盤停飛。到1972年,共有572架有質量問題的殲-6飛機積壓在廠,飛機制造廠再次成為了“養雞場”。
1971年10月23日,三機部上報《關於當前積壓在廠飛機質量情況報告》。報告稱:目前積壓在工廠的殲-6飛機共946架,其中沒有問題和雖有問題但已排除即可試飛交付部隊使用的有664架,佔總數的71%。飛機有質量問題需要排除故障後交付的共有282架,佔總數的29%。
殲-6戰鬥機再次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關乎國防安全和戰備,關乎外援,影響巨大,上級要求立即恢復檢驗制度,並對即將交付巴基斯坦等國的殲-6戰鬥機立刻進行試飛檢查,並請外方也進行試飛,一旦發現質量問題立刻調換。這樣一查,發現在援外的40架殲-6中就發現了7架不能交付,嚴重影響國家聲譽。要求工廠用2年時間把產品質量搞上去。抓殲6,促其他,抓航空工業,促國防工業。要求派人組成技術組去巴基斯坦、阿爾巴尼亞等國,檢查援外的殲6,給予全面保障,避免出事。沈飛經過2年的整頓,產品質量終於明顯提高了。截至1973年底,遺留的飛機除了3架報廢外,其餘全部修好,共出廠609架優質殲6和201架殲6改進型飛機。滿足了部隊需要,也使工廠經濟狀況好轉,扭轉了一直靠貸款過日子的局面。
中國在當時尚不具備自行研製超音速戰鬥機的情況下,引進蘇聯米格-19戰鬥機生產技術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這有利於在較短時間內批次生產出中國空軍急需的超音速戰鬥機,捍衛領空領海,也有利於在較短時間內完善中國航空工業體系,促進中國航空工業及國防工業的發展,乃至中國工業水平整體的發展,為獨立自主研製飛機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事實證明,中國在仿製米格-19飛機的過程中,飛機、發動機、空空導彈等設計研究院所開始建立,超音速風洞、一批飛機輔機廠業已開工建設。因此,在二五計劃起降中國航空工業得到較快發展,這與從蘇聯引進整套先進技術,得到蘇聯大力幫助是分不開的。
其次,我們也應當發現,飛機的研製和生產必須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必須按照科學規律有序進行。在殲6飛機早期的研製生產過程中,一度因為過於自信,過於盲目等原因遇到了很多瓶頸,也經歷了很多次的質量整頓。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這句名言在殲-6的試製生產過程中得到充分印證。
在70年代,中國空軍大約裝備著近3000架殲-6殲擊機,每年發生空中停車的事故次數要要超過180次以上,多次造成機毀人亡的一等事故。空軍殲-6戰機多次的全面停飛。1974年9月,空軍停飛的殲6戰機一度超過60%,甚至嚴重危及首都北京的空防作戰任務,不得不緊急從西南抽調戰機進駐楊村機場。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殲-6的製造質量才有了根本改變,到1980年的第四批改進型(最後一批改進型),殲-6才徹底進入質量成熟期,產品工藝精湛,質量過硬,效能可靠,開始獲得國內外使用者的好評。這是,距離1960年殲-6首次投入批生產,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
-
3 # 櫟陽小橋流水
一、沈飛很牛,牛在哪裡?
沈飛是共和國航空的搖籃,是共和國的長子。1、援建西飛,從建廠、技術、生產線、原型產品,建起來一箇中國重型轟炸機廠。發展成為共和國轟炸機、運輸機的龍頭老大(陝飛是西飛援建的)。沈飛是西飛的老大哥。
2、沈飛援建成飛,又幾乎是建了一個分廠。出人、出力、出技術、出產品(原型機),使成飛成為共和國殲擊機的雙雄之一。
幾大主機廠都有沈飛的烙印。
不可否認,沈飛的過去是輝煌的,現在也是輝煌的,將來的沈飛也應該是輝煌的。
二、沈飛的產品現在正保衛著共和國藍天。它和成飛西飛還有其他航空廠,都是共和國的航空嬌子。雖然各自肩負的使命不同,人們瞭解和輿論熱度不同,但都為共和國做出了豐功偉業。
如沈飛,除了援建各大航空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極為巨大:
它主要生產了殲5、殲8系列、殲11系列、殲15系列、殲31等等。
這幾個是最為廣泛裝備部隊的明星產品,由於表現突出、對中國國防貢獻巨大,為公眾所熟知。但沈飛在航空發展方面的探索極大地推進了中國航空產業和壯大了祖國的國防工業。航空界是非常尊重沈飛這個元老公司。
航空工業是高科技產業,從一窮二白到自主發展,從仿製到自主設計,從一無所有到航空大國,業界人深知其中艱難。有一個事實,很多工業化國家,到目前為止都生產不了飛機、特別是四五代飛機。可見中國航空人的努力和航空產業的發展,是多麼的令人自豪!
祝願我們的航空企業越來越好!
-
4 # 灬伊布灬
沈飛確實很牛,至於具體其他回答說得很明白了,我說說別的。黎明和606所。
黎明,1954年一五時期出生,中國第一家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
606所,全名中航工業第一集團瀋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1961年建立,是負責研究設計航空發動機的。
這都是一套的,作為重工業基地東北一個大省遼寧的省會,這些企業還是很多的,這三家都隸屬於中航。
-
5 # 鋒芒FM
沈飛的確很牛!中國裝備的所有噴氣式戰鬥機中,除了殲10和殲20,其他都是沈飛研發製造的!
沈飛是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沈飛既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成立於1951年,也就是新中國成立兩年後沈飛便誕生了。沈飛稱得上是中國航空工業的搖籃和基礎。即便是如今創新勁頭十足的成飛,成立之初也是由沈飛抽掉的大批技術骨幹幫助建立起來的,因此早期的成飛也被稱為“沈飛成都所”!中國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殲5就是由沈飛製造出來。
沈飛製造過哪些戰鬥機成立接近70年的沈飛,對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早期空軍和海航的所有戰鬥機都是由沈飛負責研發或製造,我們來看一下沈飛都研發製造過哪些戰鬥機。首先就是殲5,殲5是空軍裝備的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沈飛在1956年完成了殲5第一架原型機的製造工作,後期的殲教5則是成飛接手製造,這個時候的成飛,只能給沈飛當“小弟”。
隨後是殲6,在米格19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殲6,也是由沈飛負責研發,殲6總共生產了五千多架,其中大部分由沈飛負責製造。接下來是殲7,殲7就是中國版“米格21”,當然米格21最終的輝煌也是在中國殲7上面得到實現。殲7雖然大部分由成飛製造,但最初的設計研發也是沈飛負責,這個時候成飛的位置仍是“沈飛成都所”。而殲7之所以產線大部分轉移到成飛,是因為沈飛此時接到了更重要的任務:研發第一款中國產噴氣式戰鬥機殲8。
殲8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研發,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都是我空軍最先進的機型。殲8的製造大部分由沈飛完成,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蘇27戰鬥機加入空軍,沈飛則負責其中一部分蘇27的國內組裝工作,這就是殲11A戰鬥機。而此時殲7殲8兩款機型的大規模建造已經完成,沈飛負責製造殲11,成飛則在這段時間裡先後研發了殲10和梟龍兩款機型,此時的成飛在整體實力上才能和沈飛旗鼓相當!
進入新世紀後,沈飛重點研發了三款機型,一款是蘇27的深度改進版殲11B,另一款是海航殲15,還有一款就是殲16重型多功能戰鬥機,除此之外沈飛以一己之力完成了隱身戰鬥機FC31的研發,從技術上來看,沈飛並沒有落下,仍然保持著一流的航空研發製造能力。
殲10和殲20兩款機型的成功,讓成飛看起來更勝一籌,事實上成飛和沈飛之間是一種良性競爭關係,兩家所有工作的出發點都是以增強空軍戰鬥力為主,與波音洛馬之間完全以利益為先的競爭有本質上的不同。
殲20固然先進,但沈飛的殲15、殲16對中國來說也是不可或缺,沈飛和成飛當前一段時間各有各的任務而已,並不是說如今的沈飛已被成飛遠遠甩在身後,沈飛仍然是中國頂尖的航空製造單位之一。
-
6 # 鐵血衛鞅
沈飛現在不行了,雖然說殲6生產了幾千架,也出口了不少國家,但沈飛的確是落後了!
殲8Ⅱ是沈飛的產品,可看看沈飛都幹了什麼,和美國合作改進,結果是被人家美國將飛機們底細查了個底掉!
從殲8ll研製出來二十多年,沈飛一直在找人幫忙改進,而不是自己靜下心花大力氣研究改進!可以說一型飛機花了二十幾年才勉強夠用!
可看看成飛,一個殲七天琢磨怎麼改進,可以說各種氣動佈局都被成飛玩了個遍,這才有了殲10的沖天一躍,殲20的震撼登場!
可沈飛呢,從蘇27引進到現在,仍舊沒有吃透蘇27的氣動佈局,幾次出事故,飛行員犧牲!就是因為沈飛無法解決氣動佈局的問題!而對蘇27的改進可以說只是些小打小鬧,根本沒有大改動!
而沈飛在成飛的壓力下推出的黑絲帶,雖然讓不少軍迷吃驚,認為中國一下子有了兩款五代機!
但中國空軍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飛機,黑絲帶很明顯遠遠達不到中國空軍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沈飛一直改進黑絲帶,而中國空軍卻始終不迴應!
-
7 # 快樂逍遙
瀋陽飛機制造工業公司都生產過如下型號戰鬥機:
殲擊機—5,殲擊機—6,殲擊機—7,殲擊機—8,殲擊機—10,殲擊機—11,殲擊機—15,殲擊機—16,殲擊機—20。FC—1梟龍,F C—31。
-
8 # 俠光宛照436
簡單謙虛點說:沈飛是中國所有生產戰鬥機(殲擊機)的師傅。殲六應該是中國自己生產的,最早經過實戰檢驗的飛機。
-
9 # 東斯坦因
沈飛是中國航空工業飛機制造廠中的“老大哥”,上世紀50年代初在蘇聯提供技術援助下擴建,從修理飛機和航空發動機入手,完成了製造飛機的過渡,併成為了中國最為重要的重要戰鬥機研製生產基地之一。
1956年8月2日,沈飛在蘇聯提供飛機設計資料的基礎上,以米格 -17 為模本仿製殲-5戰鬥機在瀋陽試飛,隨後進入批次生產,並以4機編隊參加1956年國慶閱兵。沈飛生產戰鬥機的序幕從此了拉開。
(殲-5戰鬥機,是中國製造並裝備空軍的的第一種高亞音速噴氣戰鬥機,參照蘇聯米格-17型戰鬥機研製;具備機動性好、火力強大、生存力高等特點;裝備中國部隊以後,殲-5殲擊機屢立戰功)
緊接著,沈飛又仿製成功米格-19超音速戰鬥機。1958年12月17日首次升空試飛,並在此基礎上仿製改進成功著名的殲-6 戰鬥機。
(殲-6是中國根據前蘇聯米格-19仿製和發展的制空戰鬥機,也是中國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曾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中中國產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在各次實戰中,殲-6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2010年6月12日殲-6戰鬥機才正式退出中國空軍裝備序列)
1961年,中國與前蘇聯達成協議,引進米格-21F-13戰鬥機及其配套R-11F-300發動機和 К-13 空空導彈的製造技術。1964年初沈飛開始蘇聯技術資料的基礎上仿製改進出了殲 -7戰鬥機,1966 年1月17日首次升空試飛,1967年6月定型投產。
(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仿製前蘇聯米格-21戰鬥機生產的噴氣式戰鬥機,該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效能好、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在中國海、空軍戰鬥機裝備系統中一直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1956 年 9 月瀋陽飛機廠就設立了中國航空工業第一個飛機設計機構—瀋陽飛機設計室,開始著手自行設計殲擊機的相關研究工作,並在殲-7 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型高空高速殲擊機的研製方案,飛機命名為殲-8。1969年7月5日中國自行設計的殲 -8戰鬥機在瀋陽首次試飛。並由沈飛主要承擔殲 -8戰鬥機的生產製造和改進升級任務。
(殲8戰鬥機,暱稱“空中美男子”,是中國基於殲-7的基礎上獨立進行重大改進研發而成的高空高速殲擊機,主要承擔制空與攔截任務,至今仍在中國航空兵序列中服役)
上世紀90年代初,世界主要國家空軍基本完成了第三代戰鬥機換裝,而中國空軍還是以殲-6、殲-7、殲-8等一二代戰鬥機打天下。第三代戰鬥機尚屬空白,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空中力量形成明顯代差,維護國家空中安全的作戰實力嚴重不足且面臨重大挑戰。為此中國下決心從俄羅斯批次引進蘇 -27 戰鬥機,同時決定引進蘇 -27生產線並在沈飛投產。沈飛組裝生產蘇 -27,被空軍命名為殲 -11戰鬥機,之後又陸續推出殲 -11B 等改進型,並在此基礎上設計研製出改進型殲 -16 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和殲-15 艦載戰鬥機。
除此之外,沈飛在五代機選型失敗後,為了積累隱形戰機設計經驗,自籌資金上馬了一款中型隱身多用途戰鬥機。該戰鬥機目前仍然沒有獲得軍方正式編號,只有外貿編號FC-31,中國廣大網友們為了叫著習慣就給起了一個“殲-31”的別名。第一架原型機於2012年首飛;經過重大改進的第二架原型機,也常被稱為殲-31(2.0)於2016年底首飛。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回覆列表
異面風扇助力航發取得突破
異面風扇具有比傳統風扇更好的吸氣效能,更大的進氣量,更優的排氣氣流,航空發動機換裝高吸氣積比的異面風扇後,推力和推重比都將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