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樓盤網
-
2 # 造就
把我們這些年越來越稀缺的“家”找回來。
B.L.U.E.建築設計事務所
創始合夥人、主持建築師
前幾年,我有機會參與對北京胡同老舊房屋的一些改造,那是我第一次去設計普通人的住宅。
我當時的一個思考是,在中國,像我們這樣的建築師設計了很多大型的標誌性建築,拿了很多國際獎項,但回頭看看,我們卻很少設計跟普通老百姓及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築和住宅。
我們的建築,跟普通人的生活、普通老百姓的住宅、普通人的家,都沒有關係。建築師是不是需要更關注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家呢?
家這20年來我們在中國建了很多很多樓房,可我覺得,雖然我們有了越來越多的房子,我們也是越來越失去了“家”。
為什麼這樣說呢?
比如說,現在大家在上海生活,過年了回老家,那很多人回家的時候就會發現,父母現在住的房子,其實已經不是我們從小長大住的那個房子。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都搬到新房子裡了。
雖然我們有房子,或許是買的,或許是租的,但我們不一定有家的概念。這20年,雖然我們有了房子,但是卻越來越變得HOME LESS(無家可歸的)。而且現在中國大城市裡這樣的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形成了一座“沒有家的城市”。
作為一名建築師,我希望這可以透過自己的空間設計,去把我們這些年越來越稀缺的“家”的概念找回來。
我想透過四個專案,和大家分享我對未來的家和城市的思考。我把這四個專案按照大小規模來分類,分成S、M、L和XL(XS)。這些都是我在未來打算實施,或者正在實施的專案。
S第一個專案,是個120平米的合居,這個專案思考的是“新時代的家”。
在過去,我們是爸爸媽媽、奶奶爺爺、孫子孫女等幾代人都住在一起,這種幾代同堂的生活模式是家庭的1.0版本。漸漸地,這樣的家庭模式變成了爸爸媽媽和一個孩子,在日本則是父母和兩個孩子,這就是家庭2.0版本。到了現在,在世界各大都市裡,越來越多的家庭變成了一個人,這就是家庭3.0版本。
我們的城市正在逐漸變成“一個人的城市”。在東京的核心區域,這種一個人的家庭已經是超過一半,大部分是年輕人和老年人,我們想象中的那種傳統家庭,已經沒有了。雖然這是東京的資料,但相信北京的情況差不多。
在家庭1.0版本的時代,我們有四合院和土樓;在家庭2.0版本的時代,也有相應的住宅樓;那到了家庭3.0的時代,當我們的家庭已經變成一個人的時候,“家”應該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呢?
我們的第一個專案思考的正是家庭3.0版本的問題。該專案位於北京通州,是要在一棟普通住宅樓裡設計一個120平米的房間,標準很常規、很普通。
起初,我們研究了各種各樣的平面圖和戶型圖。但我們覺得這些戶型,都是為基於婚姻關係建立的家庭及,也就是2.0版家庭設計的,並非我們想要的。我們需要突破這個平面,於是就把原來的隔牆都拆掉了。
我們在房子正中間設計了一塊庭院式的公共空間,再把四周的迴廊做了抬高設計,人們可以直接坐在上面,從上方看,這有點像合院。如果再把屋頂拿掉,就可以看到四周的臥室、衛生間、淋浴室、廚房等等,這裡的臥室並不需要很大,因為我們只是在裡面睡覺。
房子中間的公共空間可以容納很多人,一兩個至七八個都可以,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看球賽,這不是一個封閉的家庭空間,而是個體時代的新家庭住宅模式。
M第二個專案,是3000平米的阿那亞青年創客社群,它探討的是“住宅的私密性”。我們現在瞭解的住宅就是家庭成員的私密空間,它跟外在的城市沒有任何關係,但這種住宅模式的歷史其實並不長。
250年前,工業革命開始,人們的工作模式發生了改變,導致住宅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工業革命之前,我們可以在家裡工作,家就是生活和工作結合的地方。工業革命之後,有噪音、有汙染的工作越來越多,我們只能在大工廠裡上班,從而遠離住宅,家漸漸變成純粹是生活的地方。
但現在這個時代,我們已經不會只在工廠車間上班,還會在機場裡、計程車裡、飛機上、公園裡工作,那我們現在是不是又可以將工作和生活放回到一起,去設計住宅呢?這就是我們這個專案的思考。
這個專案位於秦皇島附近,是在一片普通住宅樓中間的一塊空地。我們希望,透過“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工作”的設計,將我們的家和工作再次連線起來,而不是要從家裡坐火車或者地鐵去上班。
該專案的建築佈局不同於以往。以往的佈局更加考慮經濟性和建築規範,比如說樓間距要參照當地的採光正規化:東西方向是消防通道的最小距離,南邊的房子要比北邊的矮以免擋光等等。
但那樣的樓棟設定往往導致樓與樓之間產生一塊無法讓人們駐足交流的空地,它就只是一塊空地而已,而我們的這個專案則希望那不僅僅是空地。
我們先將建築與建築之間的空地設計成公共空間的狀態,再將樓棟按照不同高度和角度進行配置,來做成一個比較豐富的公共空間,這裡將會出現下層是工作,上層是生活的住宅模式。
建築與建築之間的廣場是該專案最核心的地方,因為那裡會變成一個大家可以交流的空間。其中二層的通道又將各個建築相連線。這些建築加起來是3000平米,可容納48戶居民,這個人數是比較合理的一個社群規模。
13年前我來到北京,有10年左右一直住在衚衕裡。衚衕給我的感覺是,雖然我住的房子特別小,但我卻在房子外面有很多生活拓展的空間。
比如說,我的廚房很小,但我有隨時買菜的市場,那是我的第二個廚房、第二個冰箱;
我的客廳很小,但衚衕裡有可以休息的客廳;
我沒有餐廳,但衚衕裡有各種各樣的餐廳和酒吧;
我沒有書房,但當我要工作時,走幾分鐘就能去到一家咖啡廳。
對我來說,衚衕就是家的延伸。雖然我自己的房子特別小,但是衚衕周圍的各種各樣的設施,都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我的家的延伸。衚衕裡面家的範圍和房子的範圍是不一樣的,房子可以特別小,但是家卻很大。
我在衚衕裡經常看到這種沒穿衣服的人,剛來北京的時候根本不理解,他們為什麼可以在公共空間裡不穿衣服呢?因為我覺得這是“外面”嘛。
後來我才發現,對他們來講,這裡不是公共空間,而是他自己的“家裡面”。他心底裡覺得,他家的範圍不僅僅是房產證上那十幾平米的房子,周圍的地方都是他的家。
一個義大利的建築師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我很喜歡這句話,這也正是我在衚衕裡的所見所聞。現在,我們做的這個專案希望可以將衚衕立起來,將衚衕做成一棟高樓,人們在裡面既有屬於自己的房間,又有各種可用的公共空間,整棟樓都像是自己的家。
它位於武漢市中心,現在還是一處停車場,我們要在那裡建成一幢50層200米的超高層住宅樓。建成之後的狀態會是,我住在20樓,平時去30樓閱讀,去40樓看電影,去45樓跟朋友玩遊戲,整棟樓都會變成我的“家”。
XL第四個專案,是由“盒子”組成的共享社群,它沒有具體面積,可大可小,可以複製到任何城市。
為什麼我會對這種小盒子感興趣呢?這跟我的成長經歷有關。我生於1980年,這個圖表,就是整日本經濟狀況和我的人生軌跡的比較。
簡單來說,我出生之前日本經濟特別好,有很多專案機會;自我出生之後,日本經濟越來越差,我畢業後幾乎沒什麼可以做的專案了。過去我們所熟悉的那些前輩大師做出了許多我們所欽佩的大專案,但那些東西跟我們這些80後的建築師已經沒什麼關係了,我們可能對更小的空間更感興趣。
另外,我們中國大城市的房子也越來越小,過去我們可以買到150平米的房子,後面只能買90平米,然後是50平米、20平米,越來越小……
那麼這次,我們能不能做出6平米的房子? 房子的面積小不等於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就小。建築師、設計師能不能在這種越來越小的空間當中,做出大的生活呢?
同時,人們在衚衕裡剪頭髮、打牌、喝茶、聊天等等,那些熱鬧的生活場景都發生在這些半公共、半私密的傢俱周邊,這給了我做第四個專案足夠的靈感。我們的家原本是一個總價三四百萬,要貸款幾十年才能買到的一樣東西,它能不能變成一件很簡單、很輕鬆的,像盒子或者傢俱那樣的東西呢?
往簡單說,我們希望把大的房子縮到最小,縮成一個只有6平米的盒子,裡面是一張床和一張桌子,外面可以擺些自己需要的傢俱。它有各種大小的樣式,有屋頂可以開啟的,也有上下兩層的。
這個盒子社群還可以移動。當需要充電時,我們只需要把盒子推到地面預設的無線充電模組上;當需要辦演唱會時,我們只需要把盒子挪開,讓中間的空地變得更大。它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那樣,後天又不一樣,是個一直在變的社群。
住在這樣的社群裡,我們可以把很多平時不用的物品擺在盒子外面。那很多人會問,如果有人把我放在外面的衣服和書拿走了怎麼辦?這個不用擔心,現在很多做無人超市的技術跟我們這個社群的技術很像,如果有人拿走東西,系統都會知道。當這個系統覆蓋了整個社群後,我們的很多閒置物品就可以共享了。
目前我們的這個方案是想在福建泉州的一處批發市場落地,這個市場原本有三層樓,我們希望把這三層空間改造成一個個的盒子,將它變成為泉州市年輕人打造的全新生活空間。一層是對外開放的區域,有咖啡廳、商店、書店、健身房;二三層是生活住宅區。
如果是按照傳統方式進行住房改造,我們只能做成16個房間;但是按照盒子的方式,可以做出23個房間。最重要的是中間那些共享區域,每個人佔用的一個個盒子,面積特別小,但是整個社群的共享空間大家都可以使用。
對於這樣的共享社群,我覺得設計師能做的只有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住戶自己去運營,去制定其中的生活規則。
中國的大城市裡會有越來越多原來做鞋、做包的建築空出來,這些地方都可以改造成盒子社群,所以我把這個盒子社群稱作最大規模(XL)專案,因為它在將來是可以複製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講的四個建築的方向,當我把它們拼湊成一張城市地圖後,這就是我所想傳達的“家”的概念——城市是大的家,家是小的城市。建築和城市不能是有了越來越多的房子,卻少了越來越多的家。
這也是我對未來的家、未來的城市的期待。
文字 | 方芳
校對丨其奇
-
3 # 香妃123
朋友們好,插句題外話,未來啊,希望可別再來病毒、疫情。現在我還在家,沒上班來,估計,這兩日,一個銅板也見不著,這隻黑天鵝害得我們可不輕。
往回正傳,未來,社會不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人都還是要吃飯,並且土地是人類生存的寶貴資源,永遠不會消失。有土地就會有人種,有人管理,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智慧化數字化不斷更新,土地只有極少數人來操作,估計千分之一也佔不到。
現在美國,一個人就能種幾千畝,再出一百年種地的人會少之又少,但一定會有人種。
再說說,拆房騰地種這種現象。拆房有可能,因為房子會不斷地更新,但騰地不會的。人類文明不斷進步,人們追求的生活質量會更高、更好。未來這兩字沒變,說一下未來一百年吧,房子會設計的更宜居和舒適,人一進家門智慧吸塵器就會隨時把地板擦乾淨;智慧機器人隨時會給你把衣服洗乾淨,擺放整齊;肚子餓了,想吃什麼飯菜,就提供最可口的;電視想看什麼內容就會出現你想看的畫面;洗澡不動手就會讓你洗的很舒服。反正人人都會享受慈禧老佛爺的待遇。
期待,我們的孫子的孫子的孫子,能實現這種生活。
回覆列表
還能是什麼樣子的?還不就是這個樣子,反正房子就是用來住人的,肯定也就是四面牆壁上開幾個窗戶,然後加上一扇門,裡面再擺上一些傢俱、電器、裝飾品之類的東西,反正房子不都這樣嗎?
不過按照現在的房價走勢來看,因為房價會不斷的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上漲,未來的房子面積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小,就像以前市場上就從沒有單身公寓這種專門面向年輕人的房子一樣,畢竟以前的房價不高大家買房都買大面積的房子,現在房價高了只能買得起40平米左右的但是公寓了。
按照這樣的趨勢來看,未來的房子面積肯定會進行縮小,就像在香港這種房價高到離譜的地區就出現了3平米左右的房子。也許未來小面積的房子才是市場的主流,到時候房子的設計佈局肯定會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