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當代社會哥
-
2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恭親王是慈禧利用的一個工具,用完就給甩了。
我們知道,“顧命大臣”的權力是很大的。清初,多爾袞的“攝政王”,康熙朝的“四大輔臣”,都是顧命大臣。他們處理政事是直接發號施令,以顧命大臣的名義釋出御旨,處理奏章也是用藍批,不需要御筆硃批。
咸豐設定的“顧命八大臣”,也是類似,批奏章不需要硃批,但是他們發出去的御旨卻要加蓋皇太后的印章才能有效。
辛酉政變,處死了八大臣當中的肅順,栽垣,端華三人,其餘五人撤職,等於取消了“顧命”。那以後政務怎麼處理呢?就是“母后垂簾”,由兩宮太后臨朝稱制。
那麼這面臨巨大的風險。第一就是恭親王可能會不服,京城畢竟在他手裡,咸豐的重臣都清除了,兩宮太后沒有可以依靠的力量與之抗衡。第二是大臣們可能不服。因為清朝祖制後宮不得干政,沒有“垂簾聽政”的先例。第三就是她們毫無執政經驗,也不知道怎麼管理朝政。
解決這三個問題,全都從恭親王身上入手。在政變發作的第二天,即咸豐十一年(1861)十月初一日,兩宮皇太后以同治帝的名義連發兩道諭旨,一是授予恭王議政王兼軍機大臣,一是補授其宗人府宗令。
這裡,“議政王”是關鍵。也就是說,奕訢得到了比一般親王之上的地位,一方面是答謝他在政變中的功勞,另一方面是做出一個兩宮太后與恭親王結盟的姿態,三人一起管理朝政。也就是題主說的恭親王是“創始人”,你要是信了,就不會用祖制反對後宮干政了。
恭親王“議政”,他跟誰“議”?跟太后“議”,太后可不是“議政太后”,而是決策者。只設一個“議政王”,看著地位高,其實權力小。如果有三四個議政王,組成一個“議政王會議”,那可就不一樣了,那叫國家決策機構。只有一個議政王,他啥主也做不了,只能起輔助作用,和以前的大學士,軍機大臣沒有任何區別。
恭親王這個議政王,沒有藍批權,沒有發上喻的權力,只許議,別的什麼權力也沒有。只有太后重用你,依靠你,你才有權,沒用了你就得靠邊站。
恭親王以為太后是女流,根本沒有執政能力,永遠都只能依靠他,他只要在各個部門安插自己人,控制一切,就不會失去權力。所以他接受了這個安排。
然後就開啟了執政“三人團”的合作蜜月期,可也暗流湧動,背後在做手腳。
十月初十日,兩宮太后懿旨,命大學士會同六部九卿,詳議具奏奕訢生母康慈皇太后應如何議加尊諡。十二月初九日,兩宮懿旨“恭親王長女聰慧軼群”,晉封為固倫公主。“所有服色體制,均著照固倫公主之例”辦理。次年正月初一日,兩宮懿旨賞恭親王奕訢在紫禁城內坐四人轎,又恭親王之子載澂賞戴三眼花翎。
這些都是為“聯合執政”做的姿態。
同治元年,奕訢的老丈人軍機大臣桂良去世。同治二年,在辛酉政變中立了大功的勝保因為小過被處死。很多和恭親王關係不太緊密的大臣被不斷提拔,充任要職,形成後黨。還有一些位高權重的親恭親王大臣也被異常拉攏。
等這一切準備就緒,慈禧太后就對奕訢動手了。
同治四年,翰林院編修蔡壽祺彈劾奕訢。這人是道光二十年的進士,做了二十五年窮翰林了。有資料顯示,他是受安德海慫恿的。他為求富貴捨命一拼,嚴劾恭王貪墨、驕盈、攬權、徇私四大罪狀,內容全是捕風捉影不值一駁。
慈禧召見恭親王,給他說彈劾的事。恭親王早知道蔡壽祺這個人,脫口而出說:“他不是個好人。”慈禧旋即召集大學士周祖培等人,要求治罪恭親王。周祖培不敢領旨,把事情推給大學士倭仁,讓他去調查。
倭仁一審蔡壽祺,發現全無實據,馬上明白是慈禧授意。就依慈禧意圖寫了一份模稜兩可的報告,慈禧隨即親擬一旨,繞過軍機處直接下達,以目無君上撤銷奕訢一切差事,其中“雖無實據,事出有因。究屬曖昧,難以懸揣”,讓人一看就心知肚明。
道光帝第五子惇親王首先發難,力保恭親王。廷議中,倭仁、吳廷棟等後黨官員與文祥等王黨發生激烈衝突。他們的兇狠姿態讓大臣們心驚膽戰,意識到慈禧太后要致恭親王死地,唇亡齒寒,不能不管。保恭親王的大臣跪滿了一大片。
慈禧並不想殺恭親王,只是要奪回權力。她最終讓步,只奪了恭親王“議政王”的頭銜,仍做首席軍機大臣。蔡壽祺撤職。
這樣恭親王回到了普通軍機的地位,慈禧太后的奪權行動取得了全面勝利。
回覆列表
恭親王奕訢這個錯過皇位之人,能夠在政治漩渦中保全自己實在不容易。還能夠有遠見,帶領洋務運動促進工業和教育事業發展,實在稱得上是難能可貴。如果當初道光把皇位傳給奕訢,我們有理由相信,清朝將迎來真正的更偉大的中興。以奕訢的能力與謀略,八國聯軍估計也得思考思考要不要發兵北京了吧!以他這麼長壽的體格,等國家穩定,政治清明,怎麼可能還有老佛爺把持多年朝政呢?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只有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