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茶餘飯後HuiSi
-
2 # 茗嘴
圖一安茶(其實六堡也有這種包裝,但看題主放的都是徽茶,這個也答徽茶吧)、圖二太平猴魁、圖三六安瓜片。
為什麼說茶行業水深,其實每個行業都一樣,如果你要想深入瞭解一個行業或是某個物品,都得去鑽研,比如說茶葉,除了嘗試去了解這個茶葉的口感滋味特點,還有加工工藝、歷史發展來源、茶樹的品種類別等,再擴大到這個茶葉品種在中國茶葉界的地位及影響——單單是一個茶葉品類就如此的錯綜複雜了,更別提整個中國茶葉行業。而那些對茶葉不太感興趣的人,所有的茶葉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一片能喝的樹葉子而已,沒什麼好深究的。
這就是認為“水深”和“水淺”的區別。不僅僅是適用於茶行業,放眼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茶行業之所以讓很多人覺得複雜,除了是否想深入鑽研及是否值得鑽研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根本原因是:茶行業目前的商業化市場發展還是比較落後,更多的是還沒擺脫初級農產品的階段,產值規模及產業鏈條都不夠豐富完善,所以就會亂象橫生。而種種亂象帶來的直接損害,是眾多消費者面臨的,這,才是大家覺得茶行業水深的最大原因:太容易踩坑了!
-
3 # 小毛咪x
茶葉種類多,行業企業多。
由於歷史、地理原因,中國茶葉種類眾多,大約有上千種茶葉,僅名茶就有兩百種左右,而每一種茶葉因採摘時節、產地不同又可分出眾多子類。
與茶葉種類多相對應的就是中國從事茶葉種植、加工的企業數量眾多,分佈廣泛,據統計中國目前有大約8000萬茶農、7萬家茶企。
-
4 # 山野小農人
對於不懂行的人來說,其實不僅僅是茶葉這個行業水深,幾乎所有的行業水都深,這個是因為受我們自身能力所侷限的。對於任何一個陌生的我們不懂的行業都是如此,所以我們應該承認這一點,而對於茶葉這個行業來說,裡面的道道實在是太多了,即便是一個愛喝茶的人,十輩子也難窮其盡。
我舉個例子吧,我前段時間去我一個同學的茶葉店裡喝茶,同學送了我一餅白茶(福鼎白茶,不是安吉白茶),我看到上面的日期是09年的,到如今已經12年了,人們常說白茶是“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我當時心裡盤算著同學還真的是非常不錯,送我一個“寶”。
我就問他這餅茶要多少錢,他的回答讓我差點掉了下巴,你們猜這餅茶他買的時候多少錢?17塊錢一餅,而且這餅白茶並不是09年的,而是19年的時候他買的,當時一共買了20餅。而我作為一個外行當時還在想這餅茶可能至少也要300塊錢吧?而且這餅茶給我的感覺確實像放了很久一樣,陳化的味道很濃,所以我心裡就打上了“好茶”的標籤,然後心裡價位也很高,怎麼也不敢相信這餅茶他買的時候這麼便宜。
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呢?那就是對於我們這些不懂茶的人來說,很難摸清楚一款茶葉的好壞,價格的高低,茶葉的生產日期,所以在懂茶的人面前,我們就是一張白紙,別人說是什麼時候製作的,我們就可能會相信是這個時候製作的,別人說是值多少錢,我們就相信它值多少錢,至少我們不敢想象它的價格有那麼便宜,它的生產日期有那麼接近今天。也正是因為詞,所以很多不懂茶葉的人都會覺得茶葉水深,特別是那些被忽悠過的人百分之百會抱怨茶葉這個行業水深。
茶葉的水深,到底深在哪裡?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茶葉的水深到底深在哪裡?作為一個山區茶農,我就和大家簡單探討一下茶葉這一行水深在哪裡。
首先就是春茶和夏茶的區分。對於很多綠茶而言,春茶和夏茶的品質、成本是不一樣的,但是很多外行區分不了買的茶葉是春茶還是夏茶;對於一些年份茶來說,外行很難區分它到底是哪一年生產的,甚至一些茶葉製作商自己都區分不了是哪一年生產的,所以年份茶本身就是一個迷惑人的地方;現在的保鮮技術太高了,有些綠茶你根本區分不了是新茶還是陳茶;現如今什麼茶好賣,別的地方茶農就種什麼茶,所以這就導致市場上很多標註是核心產地的茶葉其產地可能是外地的;對於一款陌生的茶葉,我們很難知到它的評判標準,近而我們也就不知道如何區分茶葉的好壞,這就會導致我們把不好的茶葉當作好茶去買。當然了茶葉還有很多我們普通人不知道的秘密,比如說茶葉的品種好壞,茶葉的製作工藝的優良等等,總之就是茶葉這個商品,包含的資訊實在是太多了,而任何一個你不知道的資訊都可能導致你購買不到價效比好的茶葉。總之就是茶葉這個行業,設計到的知識面太廣了,而且我們國家有幾千種茶葉,數量之多導致一個外行很難逐一瞭解每一款茶葉的相關知識,也正是因為此,當我們購買一款陌生的茶葉的時候,就可能會被不良商家“忽悠”,從而購買到價效比並不是很好的茶葉,當我們明白過來的時候,恍然大悟的時候,才知道這個行業是有多麼的深,這就叫吃一塹長一智。
其實不僅僅是茶葉,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就比如說我們去市場上買鴨血吧,你知道自己買的到底是豬血、雞血、還是人造血?作為一個外行,我們完全沒有辨別能力,所以對我們而言,我們不懂的行業都是水深的行業。
回覆列表
哪一個行業,對於外行者來說都不瞭解的狀態,其實就是同行來講也因為社會分工、地域、文化差異等分出很多細分領域,知識本身就無法窮盡,我們每個人都只有在其中一個或幾分細分領域認知充分一些,茶業又千差可別,光中國茶品種就有上千種,從這個意義上講的確是難以全通。當然其中也有規律可循,被譽為當代茶聖的陳椽教授就發名了六大茶類分類法,依此來學習可以總概茶業及碰觸茶的基本內容。
另外一種深應該就是火熱的炒茶行情,高低起伏令從事業有一種玩心跳的感覺,喜怒哀樂於轉瞬之間,風雲變幻莫測,於是就有了眾多之所謂莊家。從此意義講如茶市如水那不謂之不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