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便偏綠、性狀正常。
1、如果最近吃了很多綠葉菜,就不用擔心,這屬於正常情況。
2、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孩子大便偏綠,需要監測一下孩子的體重和身高,如果增長良好,也不必擔心。如果身高體重增長不良,那麼就需要找原因,看是不是吃的不夠。
3、大一點的孩子也有綠便的可能,家長需要觀察是不是他平時飲食習慣不好,喜歡邊吃邊玩,或者是食物不對胃口等等。找出具體原因,然後根據這些情況來調整飲食習慣,或者調整飲食。
(二)大便是黑色的,或者是深綠色,性狀正常
1、考慮最近是否吃了較多含鐵劑的食物,比如說血豆腐,或者正在補充鐵劑。
如果是,那麼這個情況也屬正常,停了食物或者是鐵劑,大便就會恢復正常,而且這個大便不會對孩子產生任何影響。
2、考慮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
血液經過消化道,如果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可能會經過消化道發生氧化,隨後出現黑便。這種情況一定要化驗大便,看看大便裡面是否有血,及時就診。如果看到大便裡面有鮮血,也就是紅色的大便,這種情況一般是見於下消化道出血,黑便見於上消化道,紅色的見於下消化道。
下消化道出血,也可以見於感染過敏。
3、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孩子,主要指早期剛開始母乳餵養的孩子,(1)孩子還不是很適應媽媽的乳頭。媽媽也還不太會餵養孩子的時候,如果發現大便有血,有可能是母親的乳頭皸裂出血,孩子吸入了母親的血而出現了大便黑的情況。
(2)如果母乳餵養的孩子出現了黑便,母親一定要先檢查一下乳頭,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如果確實有乳頭皸裂,就暫停母乳,觀察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就可以排除消化道出血。
(3)如果看到孩子大便表面有鮮血,而不是混在大便裡面。一般其實是肛裂,肛門破裂導致大便上面帶血。
(4)如果大便裡面含黏狀物質,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是不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細菌感染,一定要化驗大便。
(三)白色大便
1、如果大便沒有經過黃色糞膽原的染色,大便顏色形成的最後一個環節,大便會出現顏色變淺,這種情況一般表示腸道問題不是很大。
2、奶粉餵養的孩子大便顏色也是淡黃色,呈偏鹼性。
3、如果大便以白色為主,基本沒有黃色,這種情況一般提示膽道有梗阻的可能。也就是大便顏色形成的第二個環節,肝臟產生的膽紅素沒有進入腸道,所以大便是白色的。
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因為膽紅素對人體是有害的,必須排出去的物質沒有排出去,堆積在體內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四),奶瓣
1、奶棒是寶寶大便中一種白色顆粒物棒狀的物質,在寶寶胎便排完到三個月之前比較常見。
奶中的蛋白遇到胃酸變性,產生了凝乳,這就是奶瓣,它是有利於消化的。但是如果奶瓣進入腸道後沒有被完全吸收,跟著大便排出來了,這就是大便中的奶瓣。一般腹瀉的時候,大家經常在孩子稀便的時候發現奶瓣。
2、一般新生兒胎便排完以後,就開始排自己消化母乳或者配方奶之後形成的大便。但是這個時候孩子的腸道剛開始啟用,功能沒有那麼完善,導致腸道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蛋白質形成了奶瓣。
這種情況,不代表孩子腸道有問題,這只是腸道剛開始工作時一個正常的適應階段。
3、從母乳餵養改成配方奶餵養的孩子,奶瓣會出現的多一點,這個情況也屬於正常。因為配方奶中蛋白質比較多,腸道也沒有跟得上。
4、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有奶瓣,大便也比較稀,但是孩子的生長髮育、飲食作息都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可以繼續觀察。
如果孩子出現生長髮育落後,一定要去醫院檢查,這提示孩子的消化功能異常。
(五)泡沫樣大便
泡沫樣大便其實是提示大便中有氣體。氣體是被吸收的糖在大腸中發酵形成,發酵的時候肯定會產生氣體。
一般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的大便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說寶寶僅僅只有幾次這種情況可以不用理會,可以自己調整好。
如果腹瀉嚴重,並且伴有這種情況,可以服用一些乳糖酶,或者是改為侮辱糖的奶粉吃一段時間,大便正常後,再改成原來的奶粉。
(六)大便中的黏液
1、大便中的黏液是腸道黏膜分泌的一種物質,其實具有一種屏障功能,它可以防止異物進入腸道黏膜細胞,可以潤滑腸道,便於大便排洩的功能。
正常的時候大便中其實也有粘液,但是因為很少肉眼看不到,只有黏液大量分泌、進入大便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大便幹、粘液。
2、如果寶寶出現粘液次數很少,飲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沒有腹痛,可能就是腸道受到輕度刺激以後的反應,屬於身體可以自行調節的,這種情況不需要擔心。
3、如果大便中不僅有粘液,還有血,或者是有膿性的分泌物,並且有一些臭味,還有腹痛、腹脹或者伴有頻繁嘔吐的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注意。
這種情況意味著有嚴重的腸道疾病,因為腸道被大量的細菌清洗之後,同時黏膜受損,產生的炎症反應也會導致大量黏液的產生。
所以當細菌感染的時候,會在腹瀉的同時產生黏液便。
4、食物過敏的時候也會使腸道出現一些炎症反應,也會出現類似的現象。
(七)便秘
1、便秘的特點是排便次數明顯減少,排便間隔時間長,有的甚至五六天沒有規律,或者說有變異,大便排不出來,大便乾燥堅硬,這種現象就叫便秘。
2、如果大便間隔時間長,但每次大便都是軟便,這個不算便秘。
3、如果排便次數突然增多,伴有腹痛、發熱、嘔吐,或者是並沒有伴隨這些症狀,僅僅是大便次數增多,這種情況都需要去化驗大便,瞭解是否是細菌感染。
為什麼要化驗?因為細菌病毒過敏、受涼等這些原因都可以引起腸腔水分增多,大便次數增多。鑑別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盲目用藥是不合適的。
(八)大便的氣味
1、如果飲食均衡,嬰兒大便在正常的情況下基本沒有太多味道。2、配方奶餵養的孩子大便可能會臭一點。如果出現了異常的臭味,說明食物中肉蛋白質比較多,一些沒有被消化的蛋白質,就會進入腸道,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產生一些臭味。碳水化合物在腸道里也會發酵產生一些酸味。
如果出現臭味、酸味,就提示孩子的胃腸道肯定負擔過重,超過了消化吸收的能力。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減少蛋白質、肉等食物的攝入。
如果減量還不能改善孩子的這些症狀,我們就需要藉助藥物來改善,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解決,不然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會越來越差,逐漸食慾會降,抵抗力下降,進而影響腎臟發育,出現反覆生病的情況。
(一)大便偏綠、性狀正常。
1、如果最近吃了很多綠葉菜,就不用擔心,這屬於正常情況。
2、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孩子大便偏綠,需要監測一下孩子的體重和身高,如果增長良好,也不必擔心。如果身高體重增長不良,那麼就需要找原因,看是不是吃的不夠。
3、大一點的孩子也有綠便的可能,家長需要觀察是不是他平時飲食習慣不好,喜歡邊吃邊玩,或者是食物不對胃口等等。找出具體原因,然後根據這些情況來調整飲食習慣,或者調整飲食。
(二)大便是黑色的,或者是深綠色,性狀正常
1、考慮最近是否吃了較多含鐵劑的食物,比如說血豆腐,或者正在補充鐵劑。
如果是,那麼這個情況也屬正常,停了食物或者是鐵劑,大便就會恢復正常,而且這個大便不會對孩子產生任何影響。
2、考慮是否有上消化道出血。
血液經過消化道,如果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可能會經過消化道發生氧化,隨後出現黑便。這種情況一定要化驗大便,看看大便裡面是否有血,及時就診。如果看到大便裡面有鮮血,也就是紅色的大便,這種情況一般是見於下消化道出血,黑便見於上消化道,紅色的見於下消化道。
下消化道出血,也可以見於感染過敏。
3、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孩子,主要指早期剛開始母乳餵養的孩子,(1)孩子還不是很適應媽媽的乳頭。媽媽也還不太會餵養孩子的時候,如果發現大便有血,有可能是母親的乳頭皸裂出血,孩子吸入了母親的血而出現了大便黑的情況。
(2)如果母乳餵養的孩子出現了黑便,母親一定要先檢查一下乳頭,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恐慌。如果確實有乳頭皸裂,就暫停母乳,觀察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就可以排除消化道出血。
(3)如果看到孩子大便表面有鮮血,而不是混在大便裡面。一般其實是肛裂,肛門破裂導致大便上面帶血。
(4)如果大便裡面含黏狀物質,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是不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細菌感染,一定要化驗大便。
(三)白色大便
1、如果大便沒有經過黃色糞膽原的染色,大便顏色形成的最後一個環節,大便會出現顏色變淺,這種情況一般表示腸道問題不是很大。
2、奶粉餵養的孩子大便顏色也是淡黃色,呈偏鹼性。
3、如果大便以白色為主,基本沒有黃色,這種情況一般提示膽道有梗阻的可能。也就是大便顏色形成的第二個環節,肝臟產生的膽紅素沒有進入腸道,所以大便是白色的。
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因為膽紅素對人體是有害的,必須排出去的物質沒有排出去,堆積在體內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四),奶瓣
1、奶棒是寶寶大便中一種白色顆粒物棒狀的物質,在寶寶胎便排完到三個月之前比較常見。
奶中的蛋白遇到胃酸變性,產生了凝乳,這就是奶瓣,它是有利於消化的。但是如果奶瓣進入腸道後沒有被完全吸收,跟著大便排出來了,這就是大便中的奶瓣。一般腹瀉的時候,大家經常在孩子稀便的時候發現奶瓣。
2、一般新生兒胎便排完以後,就開始排自己消化母乳或者配方奶之後形成的大便。但是這個時候孩子的腸道剛開始啟用,功能沒有那麼完善,導致腸道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蛋白質形成了奶瓣。
這種情況,不代表孩子腸道有問題,這只是腸道剛開始工作時一個正常的適應階段。
3、從母乳餵養改成配方奶餵養的孩子,奶瓣會出現的多一點,這個情況也屬於正常。因為配方奶中蛋白質比較多,腸道也沒有跟得上。
4、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有奶瓣,大便也比較稀,但是孩子的生長髮育、飲食作息都是正常的。這種情況下可以繼續觀察。
如果孩子出現生長髮育落後,一定要去醫院檢查,這提示孩子的消化功能異常。
(五)泡沫樣大便
泡沫樣大便其實是提示大便中有氣體。氣體是被吸收的糖在大腸中發酵形成,發酵的時候肯定會產生氣體。
一般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的大便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說寶寶僅僅只有幾次這種情況可以不用理會,可以自己調整好。
如果腹瀉嚴重,並且伴有這種情況,可以服用一些乳糖酶,或者是改為侮辱糖的奶粉吃一段時間,大便正常後,再改成原來的奶粉。
(六)大便中的黏液
1、大便中的黏液是腸道黏膜分泌的一種物質,其實具有一種屏障功能,它可以防止異物進入腸道黏膜細胞,可以潤滑腸道,便於大便排洩的功能。
正常的時候大便中其實也有粘液,但是因為很少肉眼看不到,只有黏液大量分泌、進入大便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大便幹、粘液。
2、如果寶寶出現粘液次數很少,飲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沒有腹痛,可能就是腸道受到輕度刺激以後的反應,屬於身體可以自行調節的,這種情況不需要擔心。
3、如果大便中不僅有粘液,還有血,或者是有膿性的分泌物,並且有一些臭味,還有腹痛、腹脹或者伴有頻繁嘔吐的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注意。
這種情況意味著有嚴重的腸道疾病,因為腸道被大量的細菌清洗之後,同時黏膜受損,產生的炎症反應也會導致大量黏液的產生。
所以當細菌感染的時候,會在腹瀉的同時產生黏液便。
4、食物過敏的時候也會使腸道出現一些炎症反應,也會出現類似的現象。
(七)便秘
1、便秘的特點是排便次數明顯減少,排便間隔時間長,有的甚至五六天沒有規律,或者說有變異,大便排不出來,大便乾燥堅硬,這種現象就叫便秘。
2、如果大便間隔時間長,但每次大便都是軟便,這個不算便秘。
3、如果排便次數突然增多,伴有腹痛、發熱、嘔吐,或者是並沒有伴隨這些症狀,僅僅是大便次數增多,這種情況都需要去化驗大便,瞭解是否是細菌感染。
為什麼要化驗?因為細菌病毒過敏、受涼等這些原因都可以引起腸腔水分增多,大便次數增多。鑑別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盲目用藥是不合適的。
(八)大便的氣味
1、如果飲食均衡,嬰兒大便在正常的情況下基本沒有太多味道。2、配方奶餵養的孩子大便可能會臭一點。如果出現了異常的臭味,說明食物中肉蛋白質比較多,一些沒有被消化的蛋白質,就會進入腸道,在腸道菌群的作用下,產生一些臭味。碳水化合物在腸道里也會發酵產生一些酸味。
如果出現臭味、酸味,就提示孩子的胃腸道肯定負擔過重,超過了消化吸收的能力。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減少蛋白質、肉等食物的攝入。
如果減量還不能改善孩子的這些症狀,我們就需要藉助藥物來改善,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解決,不然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會越來越差,逐漸食慾會降,抵抗力下降,進而影響腎臟發育,出現反覆生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