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書齋

    為什麼隋朝能將強大的突厥打服,卻幹不贏相對弱小的高句麗。這個問題很有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具體分析一下,突厥和高句麗的特點,以及隋朝的策略。

    突厥的實力

    突厥,在隋朝時候,還沒有分列為東西兩個部分,全盛時期的突厥,東邊與室韋接壤,西邊直抵鹹海,北邊囊括整個貝爾加湖,南邊以長城為界,領土面積超過五百萬平方公里,而隋朝全盛時期,也不過四百萬平方公里而已。除了領土廣闊以外,軍事力量也堪稱恐怖,全盛時期的突厥,擁有控弦之士百萬,實力遠超當年的匈奴帝國。

    這樣的對手,的確很難纏。但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看似龐大的突厥,有著致命的弱點,隋朝利用這些致命弱點,巧妙的讓突厥一分為二。

    弱點一,突厥依然無法改變遊牧民族逐水草而食的特點。

    縱然突厥很強大,但突厥人的生活方式依然很原始,他們居無定所,經濟基礎薄弱,人口繁衍速度慢,習慣於遊擊和搶劫,往往順風浪,逆風投,打不過就跑路。民風彪悍卻缺乏軍事素養。

    弱點二,突厥內部是鬆散的部落同盟關係,缺乏統一領導。

    突厥人建立的突厥帝國,和匈奴一樣,以突厥人為主體,同時吸收了鐵勒,薛延陀,回紇等很多部落,這些部落和突厥更像是宗主國和附屬國的關係。與此同時,突厥各部落本身,也非常鬆散,雖然突厥有自己的可汗,但突厥的貴族各自有各自的勢力範圍,而且互不統屬,甚至會出現對抗,因此,非常容易分裂。

    隋朝已經看到了突厥的兩個弱點,於是採取了針鋒相對的兩大方針,方針一,軍事上利用堅固的防禦工事,積極防禦,令突厥無法突破隋朝邊防,大舉深入。方針二,通過外交方式,分化瓦解突厥。

    在隋朝的各種套路下,突厥終於陷入分裂,最終形成東突厥和西突厥。那麼,我們再看看高句麗到底和匈奴有什麼差別呢?

    高句麗的實力

    高句麗如果從地圖上看,僅僅是東北的一個小國而已,他的領土面積包括現在的整個遼東半島,吉林大部,北韓全部和南韓的一小部分,面積不到不過四五十萬平方公里而已,不足隋朝的十分之一。而從人口,軍事規模、經濟條件等各方面綜合分析,高句麗完全和隋朝不在一個檔次。看似弱小的高句麗,卻三大優勢,讓隋朝有心無力。

    優勢一,過於偏遠。

    我們看一下突厥的核心地區,定襄,位於陰山南麓,黃河北岸,距離隋朝邊境僅僅700裡。而高句麗的核心地區在平壤,如果從幽州算起,需要顯向北,沿著遼西走廊繞著渤海灣走一大圈,然後渡過鴨綠江,然後再向南,才能走到。

    如果從長安發兵,需要先向東,走到洛陽,然後向東北,渡過黃河,穿過華北平原,然後,還要繞渤海灣。

    海路當然也有,而且很近,但問題在於,隋朝的海軍力量有限,後勤補給能力嚴重不足,隋煬帝並不是沒想到海路進攻,但結果非常悲慘,隋軍三十萬大軍,最終或者回來的,不到三千人。除了客場作戰,身陷高句麗重兵埋伏以外,後勤無法保障,也導致軍隊慘敗。

    優勢二,國家穩定性強

    看似是彈丸小國的高句麗,已經存在了六百多年,國祚比隋朝還要長。再加上長時間處於遼東及北韓半島,遠離中原戰亂,卻大量吸收中原的流民,國家持續發展,而且和中原的差距逐漸縮小。從國家穩定程度來看,高句麗國家穩定性甚至要比剛剛統一的隋朝更強。

    優勢三,有較為完整的國家防禦體系

    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高句麗人對築城非常在行,高句麗的城池非常堅固,防禦能力極強,即使是戰無不勝的唐軍,面對安市這樣的大城,也只能選擇圍點打援。隋軍對高句麗的防禦能力估計嚴重不足,缺少工程器械,面對堅城,隋軍只能通過人海戰術進行強攻,傷亡不斷增加,當時間拖延到秋冬時節,隋軍再也無力進攻。

    從整體實力來看,突厥的確強於高句麗,但高句麗和中原王朝一樣,歷史悠久,國家穩定,非常善於防禦,而且韌性極強,反而比突厥更加難以降服。

  • 2 # 跪射俑

    隋朝開國之後,高麗成為東北部最為嚴重的邊患。自大業七年(611)至大業十年(614)隋煬帝三徵高麗。

    一徵高麗 大業七年(611年)著手準備。次年,隋煬帝徵調水陸大軍113萬發動第一次進攻高麗的戰爭。水軍從東萊海口渡海;陸軍兵分左右各12軍,每日自涿郡出發一軍,間隔四十里,連營漸進,綿延千里。三月,前軍久攻遼東城(遼陽)不下,隋大將宇文述等率軍繞襲平壤,高麗軍乘其半渡薩水,據河反攻,30萬人生還者僅2700人,軍械物資損失無計其數。七月,隋軍撤回。

    大業九年(613)隋煬帝二徵高麗。陸軍剛到前線,因國內爆發農民起義和楊玄感起兵反隋而撤兵。

    大業十年(614)隋朝再次發兵,由於國內各地爆發農民起義,地方政府多留兵不發和路上士兵紛紛逃亡,致兵力不及從前。高麗也不堪連年戰爭,於七月遣使請降。隋煬帝命高麗王到隋朝朝見,遭拒。煬帝以無力進攻,遂班師回國。

    三徵高麗以失敗告終。從中可以看出,第一次征伐高麗,因隋軍勞師遠征,戰略不當,加之高麗以逸待勞,據河而戰,所以失利。第二、三次征伐高麗,皆因國內動盪而敗。所以,與其說,隋軍拜於高麗,不如說是拜於國內動亂。國內政局不穩,才是徵高麗失敗的主要原因。

    隋立國之初,舊貴族勢力依然頑固,特別是關隴集團根深蒂固。在短時期內,無法建立起穩固的統治基礎。另外,隋煬帝限制、削弱官員大權,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損害了以關隴集團為代表的舊貴族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經三次戰爭,人民苦於橫徵暴斂,在全國範圍內爆發農民大起義,加速了隋王朝的滅亡。

    唐貞觀十九年(645),李世民親征高麗,雙方互有勝負。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唐將李勣率大軍攻佔平壤,高麗亡。其餘眾後分別歸屬新羅、靺鞨。

    隋朝能夠打敗突厥是因為:1、隋朝趁著突厥的內亂起兵;2.隋朝擁有更強大的後勤保障能力;3、有史萬歲、長孫晟這樣一批優秀的帶兵將領。4、隋文帝指揮得當,沒有像隋煬帝在與高麗對抗時隨心所欲的“瞎指揮”,使得前方將士的心血付之東流。

  • 3 # 炎焱海風

    首先要說明,隋煬帝打的是高句麗,和現在高麗沒半毛錢關係。高句麗利用中原大亂的時期逐步發展,到隋朝一統天下時,已成為東北亞強國。被隋唐兩朝都視為心腹之患。隋煬帝徵罰高句麗的決策沒錯,問題出在好大喜功的性格,他下令如果破城,高句麗方面投降,前線主將不得自行決定是否受降,需上報皇帝決定。隋朝大軍一開始進展順利,但在丸都山城遇到了麻煩。隋軍一破城,對方立即要求投降,主將不敢決定,從幾千裡外飛報皇帝,等皇帝的決定到前線,對方已修補好城牆。於是再攻城,城破,對方又要求投降……往復幾次,隋軍士氣大衰,軍中開始流行疫病,天氣又轉冷(宋以前,中國是沒有棉的,主要是麻,麻的禦寒能力遠遜於棉)。隋軍被迫撤軍,但百萬大軍撤離,以當時的技術,是非常高要求的,高句麗軍趁機反擊,隋軍大敗。高句麗軍把戰死隋軍的屍首築京觀!(後被唐太宗平毀)。隋煬帝不服氣,再徵高句麗,並且是御駕親征!但還沒到前線,國內發生叛亂,只能回軍平叛,第二次出征草草收場。隋煬帝還是不服氣,又準備進行第三次規模更大的遠征,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過份透支國力民力,終於天下大亂,隋煬帝身死國滅。所以不是隋朝百萬大軍打不過高句麗,而是隋煬帝瞎指揮造成的慘敗。

  • 4 # 臣本布伊

    高句麗地跨鴨綠江兩岸,位於今中國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和北韓北部。遼寧東部、吉林中部古稱遼東,很早即入中國版圖,後被高句麗佔據。開皇十八年(598年),高句麗又攻隋的遼西。楊堅派大軍三十萬攻高句麗,後因士卒多病,高句麗亦遣使謝罪,遂罷兵。

    楊廣即位後,又三次大舉進攻高句麗。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第一次進攻高句麗。徵調士卒一百一十三萬餘,陸軍集中於涿郡(今北京),水軍集中於東萊(今山東萊州)。另調民夫二百萬,以運送衣甲、糧食等。造海船的民工日夜站在水中,面板潰爛,腰以下生蛆,死者甚眾。

    高句麗堅守各座城池,隋軍無法攻下,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戰艦綿延數百里,走海路進攻。來護兒選拔精甲四萬,到達平壤城外,中埋伏而慘敗,士卒逃回的不過數千人。開戰前,楊廣下令隋將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關作戰決定,必須先向他報告後再聽從命令。這使得隋軍在戰場上很被動。隋將在做每個決定的時候都要先派人馳報遠在後方的隋煬帝,這就延誤了軍情。高句麗的軍隊也因此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重整和反擊。就這樣5個月過去了,楊廣沒拿下遼東城。三十萬五千隋朝陸軍渡遼攻高句麗,也遭到慘敗,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也丟失殆盡。

    隋軍雖曾攻至平壤附近,最後卻大敗而還。大業九年(613年),第二次進攻高句麗。正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叛隋,隋煬帝倉皇撤軍。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隋煬帝因國內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而不敢久戰,高句麗也疲於戰爭而遣使請降,楊廣就此撤軍。

    進攻高句麗的戰爭,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徵調財物無數,大量士兵、民夫死於戰場和勞役,由於農村中極度缺乏勞力和耕畜,大量土地荒蕪,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人民難以生活下去,引發了大規模隋末農民起義

  • 5 # 玉潤萬古

    隋煬帝東征高句麗首先是由隋煬帝本人的性格和理想決定的。隋文帝一朝的基本對外方略是“務安諸夏,不事荒要”,也就是全心全力專注華夏的發展,對於邊疆地區和遊牧民族不予理會。

    隋煬帝是一個性格急躁又有巨集大野心的人,一直“慨然慕秦皇漢武之事”,盼望著做秦始皇、漢武帝擴充疆域,大展帝國威勢這樣的偉大事業。所以隋煬帝即位後就西巡河右,在西部攻破吐谷渾,拓地數千裡,建立四郡。

    隋朝和高句麗的矛盾由來已久,在隋文帝時就曾因為高句麗王不朝貢甚至還出大軍侵略遼西,妄圖挑戰隋朝的宗主身份和東亞秩序。但這一次隋軍遭到了水潦、疾病、風災等眾多不利因素,再加上補給線太長導致隋軍後勤不足,三十萬大軍損失十之八九。

    因為此前兩國的過節,隋煬帝對高句麗一直大為不滿。隋煬帝大業三年北巡時在突厥可汗的大帳中遇到了高麗使者,就加以警告,要求高麗王入隋朝見。但此時隋帝國對外戰爭的中心還是西域,直到大業五年西域形勢大好時,高麗王仍為前來,於是攻打高麗的計劃就提上日程了。

    經過長期準備後,大業七年(611年),隋煬帝正式命令陸路大軍東征高句麗。

    隋煬帝下詔書說,我大隋終結了長期以來的亂世,建立了新的天下秩序,萬國來朝,但是高麗使者居然敢不來。高麗王一直執迷不悟,侵略我東部邊境,堵塞使者前來的道路。高麗王還在國內施行暴政,所以隋煬帝要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御駕親征,完成先父未能完成的大業。

    這次徵高麗之戰隋軍出動將士一百一十三萬多人,民夫二百二十萬人以上,結果是隋軍建立了遼東郡和通定鎮,付出的代價卻是數以萬計的武器裝備和三四十萬將士的陣亡、被俘或失蹤,更是間接引起了國內的經濟蕭條、社會動盪和人民起義。次年,隋煬帝在府兵體系之外徵召新君——驍果軍,再次

    大業十年,起義事件不斷蔓延,已經有人稱王稱帝。但隋煬帝仍然置之不理,此時的徵高麗已經完全是意氣之爭了。從隋文帝時徵高句麗開始到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甚至策劃四徵高句麗,隋煬帝虐用民力,國內民怨沸騰,一系列農民起義接踵而起,隋朝被推到了滅亡的邊緣。

  • 6 # 林小小說歷史

    這裡應該是對隋朝時候的突厥有點誤解,隋文帝楊堅在的時候突厥被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這個時候確實是服服帖帖,但是隋煬帝的時候不再是服服帖帖了,而且百萬大軍打不過高句麗也是太正常不過了的。至於為何?

    隋煬帝楊廣是個比較能屈能伸的小人、暴君和昏君,雖然能屈能伸一般都是形容大丈夫的,但是隋煬帝確實是個能屈能伸的人,身為隋文帝第二個兒子的他才能當上皇帝。

    在隋煬帝小的時候聰慧靈氣,人人都稱這是貴相,後來面臨著傳承帝王的問題,楊廣在伽羅太后面前卑躬屈膝,表現的孝順聽話,為了贏得朝中大臣們的好感,裝作兩袖清風,即使妻妾成群也獨寵一人,就這樣隋煬帝楊廣偽裝的卑躬屈膝、孝順父母、為人正直引得朝廷上下一片好感。於是伽羅太后經常在楊堅面前說好話,慢慢的廢太子楊勇立楊廣為太子,成為隋朝第二任皇帝,而這裡的原太子楊勇,為人寬厚實誠,體恤他人,他執政會有完全不同的作為。只不過鬥不過楊廣,最後楊堅打下的江山也被楊廣敗光。

    在楊廣登基後,便開始大改以往做派,奢侈浮華,沉溺美色,不問朝政,加大徭役賦稅滿足他的炫耀慾望,百姓壓力逐漸增大,被剝削壓榨,苦不堪言。同時隋煬帝下密詔蒐羅天下有姿色的少女抓入宮,不再是之前獨寵一人的正人君子,而是千萬少女都滿足不了他的獸慾。

    楊廣還特別喜歡遊玩,三次下江南,徵百萬農民大修水道,為了他方便乘船南下江南。到了江南大修豪華奢侈園林,南下途中沿河兩邊方圓十里以內的百姓,所有吃的喝的都要交給楊廣的船隊,百姓流離失所大鬧饑荒,方圓百里可見人吃人,或者荒無人煙。在他的統治下,階級剝削到了極點,矛盾日益激化,百姓怨聲載道。

    而後為了彰顯他的威武,開始對外用兵,遠征高句麗,徵抓百姓兵士一百二十萬,外加民夫兩百多萬,號稱百萬大軍,浩浩蕩蕩奔赴遼東。天下早已不滿楊廣的統治,民變已不可逆轉,而這些民夫都是他強行抓來的,軍隊大部分臨時抓的壯丁湊數的,不過分的說就是大天朝的一群烏合之眾,奔赴千里去送死。最後被高句麗在遼寧遼陽打敗,落魄而歸。

    而這個時候相對於高句麗比較強大的突厥在幹嘛?在隋文帝楊堅登基之初,隋朝步入治世,楊堅息兵養民,改革內政,興修水利,鼓勵農業生產,國力慢慢恢復。沒空理突厥,所以派人使離間計把突厥離間分成東西突厥,讓他們相互對立相互征戰討伐,哪有時間南下入侵隋朝,所以楊堅給楊廣早就做好了鋪墊,包括楊廣登基後,東西突厥一直在打復仇拉鋸戰,根本沒機會南下入侵。同時東西突厥的分裂,也為後面的大唐帝國滅東突厥,讓西突厥臣服做好了鋪墊。

    因此突厥自身難保,東西突厥之間相互在打仗,不能說是服服帖帖,只能說誰也沒空理誰,最重要的是楊廣在炫耀的時候給東突厥可汗修了城牆,還給了很多財務,不入侵也是很正常。而楊廣的百萬大軍,第一方面是強制抓來的軍心不穩,同時不得民心。第二方面,遠征千里,百姓勞苦,更不可能為楊廣賣命,吃敗仗那是肯定的。同時遠征高句麗為民變農民起義埋下伏筆。

  • 7 # 青史拾貝

    隋朝之所以能打敗突厥,但是用百萬大軍也搞不定高麗,主要是戰略決策出了問題,而這個戰略決策的制定,又和心態有關係。

    忽悠四重奏

    對付突厥,由於軍事不佔優,所以主要以分化瓦解為主。具體就是四招:坑,蒙,拐,騙。(以下敘事並不完全按照時間順序)

    坑:

    隋文帝楊堅趁東突厥內亂的機會,支援突利(和唐朝的突利不是同一個人)反叛當時的東突厥都藍可汗,當突利失敗後,繼續支援突利在河套地區建國,並冊封其為“啟民可汗”,擺了東突厥一道,東突厥自此分裂。當始畢可汗在位時,隋朝又故技重施,辦法是將宗室女嫁給始畢弟弟叱吉設,並封他為南面可汗。但是,叱吉不敢接受。始畢可汗知道這件事以後,對隋朝很不滿。

    中原王朝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常用的方法就是“和親”。讓對手當女婿,拿女婿不能向老丈人動兵的道理來糊弄他們,能蒙就蒙。雖然很多時候效果不好,但有時候也能救命。在隋文帝時,隋朝連續嫁了兩位公主給啟民可汗,分別是安義公主和義成公主。特別是義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後嫁給啟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後三個都是啟民可汗的兒子)。大業十一年八月,在著名的隋煬帝雁門被圍的事件中,正是義成公主、遣使告知始畢可汗“北邊有急”,始畢可汗才在九月撤圍而去。

    公元600年,突厥都藍可汗死,西突厥多次攻擊啟民可汗,並且侵擾隋朝邊境。此時隋朝堅定的站在啟民可汗這邊,不僅直接出兵幫助啟民可汗(如在602年,隋雲州道行軍元帥楊素率諸軍追擊,大破東突厥阿勿思力俟斤軍,奪回其掠奪的啟民可汗帳下的人口及畜群,並交還啟民可汗),還讓啟民可汗嘗試拐帶西突厥的部落人口。603年(仁壽三年),鐵勒的思結、伏利具、渾、斛薩、阿拔、僕骨等10多部,背叛西突厥達頭可汗,歸附啟民可汗。奚、霫等5部也內遷。達頭可汗西奔吐谷渾,從此在歷史上消失。

    騙:

    隋朝右光祿大夫裴矩認為突厥人本來很單純,容易離間他們,只是由於突厥汗國中有許多狡猾的西域胡人給他們出謀劃策,所以不好對付。特別是史蜀胡悉,備受始畢可汗信任,必須除掉此人。經隋煬帝同意後,裴矩派人將史蜀胡悉誘騙到馬邑“互市”,加以殺害。始畢可汗得知事實真相以後,不再向隋遣使朝貢。

    經過這幾招,在隋朝開皇到大業初年,突厥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但後來突厥被忽悠的次數多了,引起其很大的不滿, 終於釀成了前面說的大業十一年八月的隋煬帝雁門被圍的事件。隋朝忽悠突厥,差點把自己忽悠瘸了。

    扮豬吃虎的高麗

    再說一下高麗。高麗從西漢末期建國,到唐高宗時期滅亡,存在了705年,可以說是漢化程度最深的一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和中原王朝一樣,它也是以農耕為主,這意味著它也擁有強大的軍隊,堅固的城郭。而中原王朝對這樣的基本完成漢化的對手總體來說辦法不多。這裡還可以參考遼、金、夏,甚至後面的清,只要完成了或快完成了遊牧到農耕的轉化,中原王朝要對付起來就很困難,甚至一個不好,就會被那些勢力吃掉。

    前赴後繼的征討

    前面說了,隋朝對高麗有天然的心理優勢,所以當高麗不太聽話時,隋朝就會教訓一下。例如開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麗。結果陸路軍隊由於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又遭遇疫病,無奈退兵,水路又因為遇到大風,損失慘重,也被迫撤退。雖然無功而返,但當時的高麗王還是上表謝罪,隋文帝借坡下驢,沒有追究。

    到了隋煬帝時期,他本人一共發動了三次征伐高麗的戰爭,前兩次由於自己的瞎指揮,導致失敗了,第三次還沒開打,高麗就自己(假意)請降。但是高麗王高元拒不入朝,隋煬帝準備第四次征討高麗,到最終沒有成行。隋煬帝對高麗發動戰爭,連年征戰使數百萬人喪生,隋朝如此快的滅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征討高麗所致。

    結語

    能制服突厥,隋文帝功不可沒,滅不了高麗,隋文帝父子都有責任,其中隋煬帝本人要負主要的責任,正是由於他自己一意孤行,並且“欺軟怕硬”,導致局面不可收拾。在他雁門被圍時為了鼓舞士氣,說好不再征討高麗,但解圍之後,不說想著找突厥報仇,而是要繼續征討高麗,這種出爾反爾的操作,不僅最終失去了民心,連軍心都失去了,結果是硬的不敢碰,“軟”的不可欺。

    我說

    不要輕視你的每一個對手,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策略,發現了錯誤也要及時更正,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雖然是老辦法,但只要有用,就是好辦法。

  • 8 # 瓶砸啊

    為什麼四徵高麗而不下?

    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改變此前對四夷犯錯,僅“以書喻之”的懷柔政策,興兵問罪高句麗“無人臣禮”的行為,以漢王楊諒為元帥,高熲為長史,發水陸二路大軍討伐高句麗,並下詔黜其爵位。但是,由於事發倉促,“時餽運不繼,六軍乏食”,導致隋軍損失慘重,但也使高元產生了嚴重的畏懼之心,上表請罪,自稱為“遼東糞土臣元”。事實上,高句麗王高元的上表謝罪不過是權宜之計,其私下裡對隋朝的敵意和叛離之心卻有增無減,致使隋煬帝認為高麗王高元一再“虧失藩禮”,使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於是準備出兵征討。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隋煬帝御駕親征高麗,大軍出發時,隋煬帝要求“每天遣一軍發,每軍想去四十里,聯營漸進”,共二十四路軍耗時二十四天方才全部拔營,試圖以王朝氣勢、田自威儀使高麗懼而降隋,所以軍隊多為炫耀排場,顯示國力,不切合實際作戰需求,極大的限制了軍隊的機動性和戰鬥力,而高麗雖然是隋煬帝眼中的“小丑”,但卻全然不懼,權利抗隋,經過幾個月的焦灼對戰,隋煬帝策略上的失誤顯現出來,最終以失敗告終。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隋煬帝不顧滿朝文武大臣反對,再次征討高麗,有了第一次的前車之鑑,給了褚將領實際行事之權,這一次戰鬥力顯著提高,士氣高漲。但是隨之而來的“楊玄感作亂”直接導致隋煬帝二次征討高麗的軍事行動流產,為了平楊玄感,隋煬帝不得不“使引軍還”,全力剿滅楊玄感,最終第二次征討高麗以功虧一簣、無功而返告終。

    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隋煬帝第三次征討高麗,他先下詔,將前兩次的失敗歸罪於“諒惛凶,罔識成敗,高熲愎很,本無智謀”又自辯“黃帝五十二戰,成湯二十七徵,方乃德施諸侯,令行天下”,決意“除暴以止戈”,再徵高句麗。這個時候天下已經不復當年,國內叛亂頻發,而兩國經過長期交戰高句麗雖始終沒有被隋軍攻破山河,但也難以再戰,雙方都疲憊不堪,最終高麗王“遣使乞降”,隋煬帝以名義上的勝利班師回朝。

    隋朝共四徵高句麗,其中三次是煬帝親征,是隋朝一統方略之下統一大業的重要組成。但隋朝二代君主,傾國之力而行此事,不僅直接目標沒有達到,反而使自身嚴重受損,甚至引發楊玄感之亂,將隋內部的矛盾也完全激發,加速了隋朝滅亡。

    隋朝與突厥的關係

    為防止東突厥擺脫隋的控制而無限壯大,進而與其他邊疆民族聯合,對隋造成威脅,隋煬帝依然延用隋文帝時期所制定的“離強合弱”戰略,避免一切可能發生的危機,竭力維持北方的穩定。為拉攏東突厥、便於統治管理,同時增強其部對隋的臣服和向心力,他尊重突厥風俗,不強求變胡為夏,不準啟民更改“服侍”的請求,使東突厥成為中國忠實的藩屬國而非一郡縣。為限制在北方邊疆地區一家獨大,他先遣使崔君肅遊說西突厥,成功地讓處羅可汗同意“遣使朝貢”,維持與西突厥的穩定關係以震懾為拉攏東突厥,同時以“諭令出塞”、百萬大軍壓境、“欲誇戎狄”,準其“贊拜不名”等方式,恩威兼施,榮寵與警告並行,來管制已甘願稱臣,甚至“啟民可汗奉觴上壽,跪伏恭甚,王侯以下袒割於帳前,莫敢仰視”的東突厥。

    最終東西突厥與隋整體上平穩的君臣關係一直延續至隋朝的滅亡,方才隨著隋煬帝失去對天下的控制力而脫離中原王朝的控制。

  • 9 # 無月文化館

    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高句麗和突厥也不能單單以誰強大去推論。

    接下來我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隋帝國是如何對付這兩個國家的。

    突厥

    隋帝國搞定突厥,是在隋文帝楊堅的時候,並不是隋煬帝楊廣的功績。

    搞定突厥最大的功臣是長孫晟,此人在還是北周的時候,送北周千金公主去突厥和親,在突厥呆了一年多,不但和突厥各部落的可汗貴族搞好了關係,理清了人脈,還對突厥各地的風土人情,山川地貌做了一番詳盡的調查。

    後來北周變成了隋,隋文帝楊堅不願意繼續向突厥交保護費,於是這個長孫晟就出來獻計,核心就是四個字,分化瓦解。

    長孫晟分別出擊,利用突厥內部之間的矛盾,很快搞定了突厥沙缽略可汗的兄弟,以及突厥另外幾個部落的可汗。

    沙缽略可汗在隋朝斷貢之後勃然大怒,藉口要為千金公主奪回故國,向隋發起了攻擊,結果長孫晟暗中聯絡其他部落,仗打到一半,突厥的幾個部落就離開了一大半,然後又買通沙缽略可汗的兒子,謊稱後方告急,於是突厥的進攻就此結束。

    沙缽略可汗回去之後,很快突厥就陷入了內部戰爭之中,幾大部落之間互相攻伐,很快突厥的實力就大大降低了。

    隋煬帝楊廣是繼承了這一勝利果實,在突厥那裡耀武揚威。

    高句麗

    高句麗純粹就是隋煬帝楊廣自己惹出來的麻煩。

    楊廣去突厥擺威風的時候,碰上了高句麗的使者,於是要求高句麗來隋朝朝拜,結果高句麗沒給楊廣這個面子。

    楊廣本以為這麼大規模的軍隊,打高句麗就跟捏死螞蟻一樣,於是還在隊伍中帶了許多藩屬國的君王,包括突厥可汗在內,想要讓他們看看隋帝國是如何的強大。

    但其實人多未必就是好事,加上楊廣喜歡瞎指揮,要前線每一步行動都向楊廣報告,並等楊廣的命令,加上糧草等原因,這仗打的比較渣。

    但是隋軍還是攻進平壤了,關鍵時刻高句麗請降,因為楊廣有命令,所以前線部隊只得停下來等指示,等楊廣同意高句麗投降的旨意下來,高句麗已經修補好了城牆,重新再戰了。是的,高句麗就是這麼反覆耍無賴。

    第三次的時候,高句麗被打的實在沒法繼續了,畢竟動不動就派這麼多人來打,就算沒打贏,也把高句麗的國力打垮了,所以,第三次的時候,高句麗國王投降了。

    呵呵,楊廣真好說話。

    結果第二年,高句麗人又放了楊廣鴿子。

  • 10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得問題。

    對比一下隋朝北境和東境之患,確實也有題主所說的存在,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自不必多說,在當時社會矛盾突出的當時好大喜功,大徵於前且政令不一,導致了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的倉促收場。相之於高句麗,隋朝對於突厥的政策和行動在隋文帝時期就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所以才換來了隋煬帝時期北部邊境的相安無事。

    在突厥分裂後,東、西兩突厥的可汗都有一統突厥的想法,但奈何各自實力不濟。這時候,拉攏隋朝做依靠就成了他們的政策之一,而這個,隋朝的統治者楊堅也看到了這一點,於是在地理位置上與隋朝關係更為緊密的東突厥成為他扶持的物件。

    公元597年,在東突厥內部也發生了內亂,當時東突厥內部都藍可汗和另外一支以突利(啟民可汗)為首的勢力爭奪汗位,隋文帝此時選擇支援突利。兩年後,都藍可汗去世,西突厥達頭可汗趁機攻擊隋朝邊境,欲跨隋朝邊境進攻東突厥進而統一突厥。而此時隋文帝扶持突利向西突厥發動反擊,在雙方勢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終西突厥敗走吐谷渾。這樣一個結果,不僅重挫了西突厥的實力,同時隋文帝扶持突利為東突厥可汗也換來了突利可汗的心向大隋。

    之後一直到公元615年突利可汗之子始畢可汗攻隋,隋朝與東突厥十幾年的清平邊境都是拜這位突利可汗的政策所賜。

    隋文帝就是用這樣的手段換來了隋突兩國之間的和平,同時留給了兒子隋煬帝一個相安無事的北部邊疆環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下國家電網招的最多的專業是哪個?難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