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社會的憤青

    司馬錯已經很有名了吧!他是秦惠王和昭襄王的的重臣。是秦朝文武兼備的十大名臣中他也是有名可尋的!論名聲也是在白起,王剪之後的了!如果不算太出名那是因為他的功名無法承託致力於巴蜀的穩定錯過了很多機會,函谷關守將都是別人打這也讓他沒有揚名立萬的機會!我覺得他還是不錯的!是一位可功可守的名將!還有一點就是秦軍銳利只要是個將軍都會取到不錯的戰果

  • 2 # 君山話史

    你都說司馬錯是名將了,有名才叫名將,是吧。

    司馬錯的偉大功績便是伐蜀。

    公元前316年,蜀國與巴國爆發戰爭,巴國派人前往秦國求援。

    要不要救援巴國呢?

    此時秦相張儀正推出徵韓方案,當然不願意臨時變更計劃,故而堅持己見:“應該先徵韓。”司馬錯則認為:“應該先伐蜀。”

    張儀先發言,他滔滔不絕地大談徵韓方略,認為徵韓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只要消滅南韓,就可乘機奪取二週,搶奪政治至高點。

    司馬錯反駁說:

    “不是這樣的。王者的事業,必須有三個堅實的基礎:第一,要使國家富裕,必須要擴大國土面積; 第二,要使軍隊強大,必須使百姓富有; 第三,要稱王就得廣施恩惠。這三點做到了,王者的事業就具備條件了。

    現在秦國土地還不夠大,百姓還不夠富有,當務之急是要先解決這兩件事。蜀國是西部偏遠的國家,又是戎狄之長,國內面臨危機,秦國如果能乘勢發動進攻,就如同狼對羊群發動突襲一樣,必定手到擒來。奪取蜀國的土地以擴大秦國的地盤,奪取蜀國的財富來充實秦國百姓的腰包,改善軍隊的裝備。蜀國實力不強,我們不必付出重大傷亡,就可以令他們舉國投降。救援巴國,師出有名,滅掉蜀國,天下人也不會說我們殘暴;撈足了好處,天下人也不會說我們貪婪;真是一舉多得、名利雙收。”

    司馬錯的看法是,秦國攻打南韓,必定會引來其他諸侯的圍攻,未必能收到預料的戰果。攻打蜀國,師出有名,中原諸侯也不會為一個蠻夷之邦而出手相救,可坐收全功。

    對比兩套方案,徵韓顯然急功近利,伐蜀則志在長遠。

    秦惠王拍板決定:伐蜀!

    指揮伐蜀之役的秦國將領,包括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

    伐蜀成功與否,關鍵看能否克服地形的障礙。秦軍入蜀所行的通道便是石牛道,又稱為金牛道,是蜀與秦的交通要道。只要蜀王在沿途要隘險關佈下重兵,秦軍想順利挺進就不是容易的事了。蜀王只想著滅巴國,豈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張儀與司馬錯已神不知鬼不覺地穿越崇山峻嶺了。

    當秦軍入蜀的訊息被證實後,蜀王面如土灰。他趕緊把軍隊從巴國調回,屯兵於萌葭,抗拒秦師。司馬錯發動強攻,秦軍武器精銳,訓練有素,蜀軍哪是對手,一戰大敗。狼狽而逃的蜀王運氣著實欠佳,逃到武陽,被秦軍騎兵逮個正著,幾刀捅過去,便倒在血泊之中。

    蜀國太傅、宰相、太子等人率殘兵敗將退守逢鄉。眼看不是秦軍對手,連國王都死於非命,他們還能怎麼辦呢?只能向張儀、司馬錯投降。

    滅蜀之戰是打著救援巴國的名義,蜀國滅了,巴國又如何呢?

    俗話說:唇亡則齒寒。巴國與蜀國本是唇齒相依的兩國,秦國滅了蜀,又怎麼會獨存一個巴國呢?秦軍繼續深入,以雷霆萬鈞之勢攻破巴國。巴王灰頭土臉地成了俘虜,秦國並沒殺他,給他封了個“君長”的虛銜。

    早在徵蜀之前,秦將司馬錯、中尉田真黃曾向秦惠王進言:“從蜀國有水路通往楚國,加上巴國勁卒的配合,可以乘大船沿江而下,直取楚國,則楚地可得。得到蜀國後就可以得到楚國,楚國一旦滅亡,就可以吞併天下了。”

    這個戰略非常明確,楚國將成為秦國的下一個鯨吞蠶食的物件。

    伐蜀戰役結束後,司馬錯以巴、蜀兩地計程車兵為主力,糾集十萬大軍,造大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沿著涪水飄流而下,向東進攻楚國。這次作戰大獲全勝,秦軍攻城略地,秦惠王把這塊新得來的土地併入秦國。

    如果說商鞅變法讓秦國獲得內在優勢,那麼吞併巴蜀則讓秦國獲得外在優勢。秦國佔據遼闊的西部,控制“天府之國”的糧倉,在陸地則有高山峻嶺為天然屏障,既能阻擋東方諸國的進攻,又能憑藉居高臨下的優越地理條件,不斷向東方發動鯨吞蠶食。

    從水路上看,中國河流都是由西而東,秦國穩居上游,沿著水路正可順流而下,對下游的東方諸國又取得另一個地理優勢。佔據巴蜀後,秦國獲得了側擊楚國的機會,從此楚國再也不可能高枕無憂。這樣,秦國在地勢上進可攻,退可守,據西河、殽山之險,控長江上游,居高臨下,雄視東方,隱隱有窺視天下之勢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獨立顯示卡這麼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