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咕咚蟈蟈

    所羅門是大衛王的幼子,他一生的活動及對世界的影響都與巴勒斯坦的古代歷史密切相關。公元前3000年左右,迦南人已在巴勒斯坦定居下來,公元前2000年代初期,迦南人的國家略具雛形,興起一座“用城牆圍繞的城市”,《舊約全書》稱巴勒斯坦“迦南地”或“迦南人的國家”。公元前2000年中葉後,遊牧的希伯萊12部落進入“迦南地”,定居下來,並且逐漸形成南北兩大部落聯盟。南部稱猶太,北部稱以色列。公元前1200年左右,愛琴海沿岸島嶼上的“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侵入“迦南地”沿海一帶腓力斯丁人把他們的新居地稱為“巴勒斯坦”,意為腓力斯丁之地。古代希伯來人同腓力斯丁人展開了長期激烈的鬥爭,希伯來人的國家逐漸產生。第一任國王掃羅是由希伯來人民大會選舉產生的(掃羅於公元前1020—前1000年在位)。掃羅死後,大衛繼任為王。他徹底擊敗了腓力斯丁人,建立起統一的以色列一猶太王國,定都耶路撒冷,領土包括整個巴勒斯坦。大衛王決心建造一座神廟,祭祀猶太人的萬能神主耶和華。然而,剛建成祭壇即死去,其子所羅門稱王。

  • 2 # 小符同學忠實粉絲

    巴勒斯坦位於地中海東岸,當歐、亞、非三洲交通的要衝,為連線阿拉伯東、西方的橋樑,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第一次中東戰爭後,巴勒斯坦人民陸續成立了一些民族主義組織和游擊隊。

    早在舊石器時代,巴勒斯坦即有人類居住。公元前第3千紀,閃族的迦南人在今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一帶定居,創造了有名的“迦南文化”,發展了農業和手工業,冶煉技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公元前12世紀初,“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控制了巴勒斯坦沿海地區。“巴勒斯坦”這一地名即源於“腓力斯丁” (philistines),意為“腓力斯丁人的土地”。

    公元前11世紀希伯來人(公元前 6世紀起稱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奴隸制王國。公元前10世紀,希伯來王國分裂為北部的以色列王國(最後定都撒馬里亞)和南部的猶太王國(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國亡於亞述帝國;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亡於新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 539年,波斯王居魯士二世滅新巴比倫王國,巴勒斯坦由波斯帝國統治。公元前332~前63年,巴勒斯坦先後為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建立的帝國及其分裂後的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王朝統治。

    公元前141年,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圍地區建立了哈斯蒙王朝。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被納入羅馬帝國版圖(公元395年後屬東羅馬帝國)。在羅馬人統治的最初100年間,猶太人多次舉行起義,遭到殘酷鎮壓,絕大多數猶太人逐漸流散到世界各地。

      公元 637年,阿拉伯人征服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隨之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阿拉伯人同當地原有居民互相融合,逐漸形成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此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直是巴勒斯坦居民的主要成分。

      11~13世紀,巴勒斯坦經受了兩次嚴重的外族蹂躪:十字軍東侵和蒙古人西征。十字軍曾在巴勒斯坦建立耶路撒冷王國(1099~1187)。巴勒斯坦人民為驅逐十字軍和蒙古人,為捍衛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做出了貢獻。

    1516年,巴勒斯坦淪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地,屬沙姆行省的總督管轄。在土耳其人統治的 400年間,巴勒斯坦人民深受土耳其蘇丹、總督和當地封建主的三重壓迫和剝削。巴勒斯坦經濟衰退,民生凋敝。1799年,拿破崙·波拿巴曾由埃及入侵巴勒斯坦,同年敗歸。

    19世紀,奧斯曼帝國解體。巴勒斯坦成為英、法、俄、德等國爭奪的目標。1831~1833年,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侵佔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威脅著英國在中東的既得利益。1840年,英國和土耳其軍隊在貝魯特登陸,迫使穆罕默德·阿里撤回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佔領巴勒斯坦(1917)。1918年10月,英、土簽訂停戰協定,土耳其對巴勒斯坦的統治結束。

    英國委任統治時期的巴勒斯坦和猶太復國主義 。19世紀後期,散居歐美等地的猶太資產階級極力鼓吹猶太復國主義。1897年 8月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的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決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猶太人之家”,即“猶太國”。英國凱覦巴勒斯坦已久,早想利用猶太復國主義作為它侵佔巴勒斯坦的工具。1917年11月 2日,英國政府發表貝爾福宣言,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民族之家”,並願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美國出於染指巴勒斯坦的野心,對貝爾福宣言表示贊同。1920年 4月,在聖雷莫舉行的協約國高階會議,決定把巴勒斯坦劃歸英國委任統治(見聖雷莫會議)。1922年 7月,國際聯盟正式批准這一決定。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兩部分,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見約旦歷史)。

    委任統治時期,英國積極扶植猶太復國主義,壓制佔巴勒斯坦居民絕大多數的阿拉伯人。英國當局正式承認猶太代辦處(或譯“猶太協會”)為代表巴勒斯坦猶太人的合法機構,並允許它參加英國殖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猶太復國主義者運用移民、奪取阿拉伯人土地、鎮壓阿拉伯人反抗等手段,逐步在巴勒斯坦站穩了腳根。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由1918年的 5.6萬人增加到1948年的70多萬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由9%上升到30%。猶太復國主義者把居民點建成叫做“基布茲”的軍事據點,併成立了很多秘密的法西斯軍事組織,如“哈格納”、“伊爾貢”、“斯特恩幫”等。他們用恐怖手段鎮壓阿拉伯人的反抗,並迫使阿拉伯人逃離巴勒斯坦。到委任統治結束時,在巴勒斯坦已形成以猶太社團伊休夫名義出現的猶太政治實體。

    英國的殖民統治和猶太復國主義給巴勒斯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大批農民喪失土地,或被趕出家園。為了謀生,農民大量湧入城市。阿拉伯工人的處境也十分惡劣,勞動強度大,工資只有猶太工人的 1/3。民族資本受到雄厚的猶太工商業資本的排擠和打擊。面臨猶太復國主義的嚴重威脅,巴勒斯坦人民同猶太復國主義和英帝國主義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其中以1936~1939年的人民起義規模最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帝國主義成為猶太復國主義的主要支持者。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透過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決定英國的委任統治於1948年8月1日結束;在委任統治結束後的兩個月內,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獨立的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市國際化,由聯合國管理。猶太人同意分治決議。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工黨領袖D.本-古裡安在國民會議上宣告以色列國成立。英國委任統治結束。同日,美國第一個承認以色列國。猶太復國主義者終於實現了在巴勒斯坦建國的目的。阿拉伯人反對分治決議,始終未建立國家。

    1948年以後的巴勒斯坦。美國從以色列成立之日起就向它提供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於1948、1956、1967、1973年發生4次大規模戰爭。在1967年戰爭中,以色列侵佔了按分治決議應屬阿拉伯國的領土和整個耶路撒冷市,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等約8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使100多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為無家可歸的難民(見中東戰爭)。以色列拒不承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的民族權利,除撤出西奈半島(1989年 3月歸還塔巴地區)和戈蘭高地部分地區外,拒不撤出它所侵佔的其他阿拉伯土地,使巴勒斯坦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第一次中東戰爭後,巴勒斯坦人民陸續成立了一些民族主義組織和游擊隊。1964年 5月,在耶路撒冷召開第一次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會議,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並制定了巴勒斯坦國民憲章。1969年以來,巴解組織執行委員會主席一直由最大的游擊隊組織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簡稱“法塔赫”)中央委員會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擔任。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成立,標誌著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收復失地和恢復合法民族權利的鬥爭進入了新階段(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爾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上透過《獨立宣言》和《政治宣告》,莊嚴宣佈成立獨立巴勒斯坦國,首都是耶路撒冷。《獨立宣言》接受聯合國大會第 181號決議。《政治宣告》明確接受聯合國安理會242號和338號決議,並把它作為召開中東問題國際會議,透過談判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實現和平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葉倩文的《為何》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