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1964451212
-
2 # 奮發艾登9g8
六經者漢稱“六藝”,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相傳由孔子刪定。 《史記·孔子世家》稱“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 “詩”為詩歌選集,又稱《詩經》,孔子從古代民間流傳的詩歌中選定三百零五篇,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書”為古代歷史文獻的選編,又稱《尚書》,記載商、週一些重要歷史記事,文告、談話。 “禮”為古代各種典章制度的總稱,“樂”為配合禮制、禮儀的音樂,兩者是密切相聯的。孔子稱“立於禮,成於樂”,又說“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易”為古代占卜的書,又稱《易經》,孔子稱“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春秋”為魯國的史書,孟子稱“孔子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莊子·天運篇》有“孔子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整理儲存了中國古代典籍,對文化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1、誨人不倦
孔子一輩子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教書,他教導過許多學生,號稱“孔門學生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是一位良師,他講課時總是力求把要點講清楚,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白;而且孔子善於啟發,他總是耐心地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
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學生的特長都開發出來。因此,孔子的學生思想都很活躍,而且許多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顏回、子路等學生,在當時就是很有名望的人。正是由於孔子學問高深,教書育人,誨人不倦,後人才把他尊稱為“孔聖人”。
2、以漁夫為師
一天,孔子與眾學生在樹林裡休息,孔子彈琴自樂。附近河岸邊的船上有個老漁夫,他問孔子的學生:“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貢說:“他就是以仁義、忠心而聞名的孔聖人啊。”漁夫說:“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愛啊。”
孔子聽到後,立刻走到漁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說:“我從小就開始求學,現在都69歲了,還沒聽過如此高深的教導,因此來向您請教。”漁夫毫不客氣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孔子聽了很受啟發,不斷地點頭。最後,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說:“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運,我願意做你的學生。”
3、不恥下問
生於春秋時代的孔子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學問淵博,有學生三千,在當時便被人們尊奉為“聖人”。當時的人,從普通百姓到王公大臣,甚至是國君,有什麼不懂的問題都喜歡向孔子請教,在他們眼中,孔子可以稱得上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
然而,孔子並沒有因為眾人的推崇而驕傲自滿,他總是認為“三個人在一起走路,總有一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因而愈加謙虛謹慎。有一天,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的祭祖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別人詢問祭祖典禮的事,幾乎把每個細節都問到了。
當時人有譏笑他說:“誰說‘鄒人之子’(孔子的父親做過鄒縣的縣官,所以當時有人把孔子稱為‘鄒人之子’)懂得禮儀,他來到太廟還不是什麼事都要向別人詢問~”孔子聽了那人的譏諷,一點也沒有感到羞恥,反而微笑著回答道:“我對於自己不明白的事,必定會向別人虛心請教。
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如果明明不知道,卻假裝知道,而恥於向別人請教,那我就永遠不會懂得禮儀了。”孔子為了增長學問和見識,曾向許多人拜師學習。他向郯子請教過官名,向萇弘學習過音律,跟師襄學習過操琴,還向老子請教過《周禮》中的有關道理。
在當時,郯子、萇弘、師襄這些人的名聲都遠在孔子之下,然而孔子仍舊虛心向他們請教,學習他們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所以學問日益精進,成為一位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的儒學大師。當時,衛國有一個大夫名叫孔圉,他聰明好學又非常謙虛,深受衛國國君的尊敬。
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那種勤奮好學、謙虛謹慎的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華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有一天,在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
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有很多,憑什麼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呢,”孔子聽了微笑著說:“孔圉勤奮好學,頭腦聰明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他都會大方而謙虛地向別人請教,即使對方的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也一點都不因此而感到羞恥。
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是十分恰當的。”經過孔子的一番解釋,子貢終於心服口服了。
4、請教老子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裡出來一位年逾古息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
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5、韋編三絕
孔子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透過自學來獲得知識。從十五歲開始,孔子便發憤讀書,因為沒有人教,在學習上碰到難題就得到處找人請教。只要能解答自己的疑問,不管什麼人他都可以拜為老師。他請教過做官的人,也請教過普通老百姓。
教過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請教過頭上梳著小辮兒的兒童。因為虛心好學,學無常師,三十歲時孔子便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學者。 那時還沒有紙張,製作書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籤,颳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刻字,稱為“竹簡”。
竹簡有一定的長度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寫成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書的內容全部寫上去以後,再用牢固的牛皮繩子把這些竹片按順序編聯起來,就可以閱讀了,這樣的過程就叫做“韋編”。由於一片竹簡只能寫很少的字。
所以如果一部書的字數很多的話,那就需要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像《易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聯起來的,因此相當沉重。孔子到了晚年才開始學《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一部古書,孔子下了很大的工夫,才把它全部讀了一遍,還只是基本瞭解它的內容。
接著,他又讀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然後,他又讀第三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比較透徹的理解。此後,為了深入研究這部書,同時也為了給學生們講解,他不知翻閱了多少遍《易經》。這樣讀來讀去,把串聯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磨斷了好幾次,不得不換上新的再讀。
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很讓人感動。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說:“假如我能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易經》的文字與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