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在家了

    晶格能也可以說是破壞1mol晶體,使它變成完全分離的自由離子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晶格能越大,表示離子鍵越強,晶體越穩定。晶格能的數值有兩個來源。第一是理論計算值。它是根據離子晶體模型,考慮其中任一離子跟周圍異號離子間的吸引作用,以及跟其他同號離子間的排斥作用推匯出下列近似公式計算得到的。 式中Z是離子價數,R0是一對離子間的平均距離,A是跟一定的晶格型別有關的常數,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m是跟離子的電子層構型有關的常數,它的值可取5~12,ε0是真空電容率(8.85419×10-12庫-2·牛-1·米-2)。例如,氯化鈉晶體的Z+=Z-=1,R0=2.814×10-10m,m=8,A=1.7476,代入上述公式可得U=755kJ/mol。第二是熱化學實驗值。設計一個熱化學迴圈,然後根據實驗測得的熱化學量(如生成熱、昇華熱、離解熱、電離能、電子親合勢)進行計算。影響晶格能大小的因素主要是離子半徑、離子電荷以及離子的電子層構型等。例如,隨著滷離子半徑增大,鹵化物的晶格能降低;高價化合物的晶格能遠大於低價離子化合物的晶格能,如UTiN>UMgO>UNaCl。此外,Cu+和Na+半徑相近、離子電荷相同,但Cu+是18電子構型,對陰離子會產生極化作用,因此UCu2S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科技醫療裝置武裝到牙齒的現代化醫院,為何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