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跟隨自然
-
2 # 天天都喝雞湯
首先花唄借唄網商貸,大眾常見的產品,先透過免費模式,讓人使用。然後推出一個月免費服務。到最後行成一個假錢包,雖然年輕人沒錢,但是你的手機裡寫著你有二十萬額度。正常情況下你肯定是不會用的。如果賭博的時候,玩遊戲上頭的時候,想買奢侈品的時候。你就用了。然後就負債了。本來一個人最多也就是花完自己的存款,但是國家為了流通,刺激消費。最後就成了泡沫。企業早就泡沫了,都是貸款。現在樓市也泡沫了,都是欠款,年輕人也泡沫了。都負債。但收入卻更不穩定了。更低了。所以這一切都是因果,沒必要自責。從一開始都知道這個樣子,不知道的是年輕人。所以年輕人成了背鍋俠。所以年輕人回想起來,哎社會套路深,所以都躺平了。
-
3 # 凱凱1213
這是一個看似普遍但值得深思的現象。
首先,從環境角度來說,是更多的借貸渠道導致消費觀念改變,從而把錢應用到更多的消費渠道去。就是這樣的一個迴圈過程,結果就是年輕人越來越窮,不光存不到錢,還鬧很多饑荒出來。
作為90後來說,之前我的消費習慣也是這樣,每個月都會提前消費,甚至有一段時間自己手裡有錢不用,先用花唄,因為那樣可以增加額度,然後在下個月到期錢把花唄還了。重複了幾個月就神奇地發現自己的錢根本不夠還了,而且經常會出現隔幾天看一眼花唄,就一個反應:咦!我怎麼都花了這麼多錢啦。驚訝過後想著我得控制點花錢了,可下一次還是如此。這就是消費習慣已經形成,不行動是很難改過來的。
有一天發現欠錢欠多了,因為之前有意擴大額度嘛,可以借貸更多。我當時下了個決心,把那些借貸功能全關了,直到現在都沒有開過。加上後續慢慢學一些理財方面的知識,至少現在過得不是那麼窘迫了,有了一丟丟的成就感。
極度方便的借貸渠道,為超前消費提供了足夠的便利。試想,如果所有的借貸軟體渠道都沒有,那就沒有人會提前消費了。
消費觀念的轉變,讓現在的年輕人存不到錢。我們父輩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會出現這種消費情況,他們的消費觀念很保守,永遠都要給自己留後路,並且認為借貸渠道都是很恐怖的存在。
消費渠道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本打算一分錢不花,商場逛一圈出來,很多人都是多則大包小包拎著,少則小吃小玩地攥著。商家都懂心理學,都已經研究過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行為,這就是消費渠道總會適應人的消費觀念,反之,消費觀念也會隨著消費渠道的獨特性而靠攏。
其次,從人性角度來說,一方面是年輕人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強;另一方面,年輕人自控力較差。
年輕人整體的積極活躍性是不可比擬的,前衛消費場所都是年輕人為主體,比如夜店,潮牌,追星,網咖等等,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時尚的標誌,而年輕的心大多是不甘於out的。
因為思維活躍,所以碰到新鮮事物就很容易上癮。我一個高中同學,讀書時屬於乖乖女型別,性格溫柔,成績優異。大學時期就開始放飛自我,天昏地暗地追星。後來就沒過多久抑鬱了,情況比較嚴重的那種,休學,治療。消費大得離譜,家裡錢都花了很多。現在偶爾看她朋友圈還在追星,很瘋狂的那種。
大冰告訴年輕人,沒有什麼比年輕的時候認認真真去犯錯更酷的了。我很喜歡這句話,但我覺得這話應該辯證理解。自己也經歷過很多糟心事,但每一次都會認真覆盤,總結,現在回想起來都是財富。也許還沒有到可以變現的程度,但增加閱歷也是好的,以後再面對同樣型別的事就會想起曾經踩過的那些雷,思想變得成熟一些;但有些錯一旦犯了,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去承擔後果,不是所有人都有巨大的能量去承擔這些的。
我覺得作為平凡的人,追求生活質量和生命詩意是應該的,但任何時候不要迷失自我,有時候低頭摸摸兜就會清醒很多。
回覆列表
首先,因為物價上漲,通貨膨脹,錢沒有以前那麼貴了。
其次,再加上年輕人自我控制能力差,經不住誘惑,看見東西,忍不住就買,這樣就容易存不到錢,更加厲害的時候,還會欠錢。
再次,年輕人不注意身體健康。仗著年輕,為所欲為,不是天天熬夜,就是懶的去早飯,也記不起吃水果,去運動,這樣很容易生病。
最後,收入太單一。大多數人拿著一筆工資,覺得就很安逸,就不會再去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