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琿春防川風景區的觀光車,沒走多遠就到了中俄朝三國交界的觀光樓前,司機停車,我隨著幾個人下來準備登樓,但司機把我喊了回去。
他說“你別跟他們,他們是南韓人,我帶你看土字碑,進行一下愛國主義教育”。他車子繼續往前開,沿著一條非常窄的林間路又往前走了一段,在一個小院子停車,下來抬頭看到是高高的哨所,如同一根針的針尖,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在這裡是最窄的一塊了。
這裡外華人是不允許進來的,而華人能看的、能拍的也只有一塊碑,就是這個用鐵絲網攔著,又用玻璃罩著的“土”子界碑。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在舊物市場買到一冊民國的老地圖,在中蘇邊境上有很多漢字碑,其中最下面的一個就是“土字碑”。那時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這次在吉林琿春防川,真的看到、瞭解才知道這是一段屈辱的近代歷史,而這塊“土”字碑,承載的分量就格外重了。
1860年沙俄趁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割佔了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將他們的領土與北韓連上,割走了中國琿春轄區三分之二的土地,特別是划走了琿春的全部沿海地區。
按照俄方炮製的《中俄烏蘇里江至海交界記文》,自烏蘇里江口之圖們江口
乘坐琿春防川風景區的觀光車,沒走多遠就到了中俄朝三國交界的觀光樓前,司機停車,我隨著幾個人下來準備登樓,但司機把我喊了回去。
他說“你別跟他們,他們是南韓人,我帶你看土字碑,進行一下愛國主義教育”。他車子繼續往前開,沿著一條非常窄的林間路又往前走了一段,在一個小院子停車,下來抬頭看到是高高的哨所,如同一根針的針尖,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在這裡是最窄的一塊了。
這裡外華人是不允許進來的,而華人能看的、能拍的也只有一塊碑,就是這個用鐵絲網攔著,又用玻璃罩著的“土”子界碑。
我想起二十多年前在舊物市場買到一冊民國的老地圖,在中蘇邊境上有很多漢字碑,其中最下面的一個就是“土字碑”。那時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這次在吉林琿春防川,真的看到、瞭解才知道這是一段屈辱的近代歷史,而這塊“土”字碑,承載的分量就格外重了。
1860年沙俄趁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割佔了烏蘇里江以東的廣大地區,將他們的領土與北韓連上,割走了中國琿春轄區三分之二的土地,特別是划走了琿春的全部沿海地區。
按照俄方炮製的《中俄烏蘇里江至海交界記文》,自烏蘇里江口之圖們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