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圓臉講娛樂

    中國哲學乃至整個東方哲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教每個人克己、向善,以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這就是題主所謂的儒釋道的“終極價值”。

    這一點,在儒家的經典著作《大學》裡,講得極其清楚: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每個人生下來就具有的義務。也許普通人談不上治國平天下,但修身齊家也是跑不了的。即便不成家,也還有修身的義務。

    換言之,我們老祖宗的思路是,每個人都做好了自己,整個國家、社會也就沒有問題了。

    雖然儒釋道目的相同,但達到目的的途徑,卻各不一樣:

    儒家是以有為求有為,道家是以無為求有為,佛家是以無為求無為。

    也因此,就一般情況而言,年輕人適合學儒,中年人適合學道,老年人適合學佛。

    而志在幹一番事業的人,無論長幼,務必都要學點道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西柔術是否是抗擊校園霸凌的最有效的武術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