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記錄儀
-
2 # 讀史小書童
中國古代天文學家還是比較多的,不過當時都不叫天文學家,而是有專門的官職稱謂,這些人都可以稱為古代的天文學家。
朝廷一般會設定專門掌管天象曆法的機構,歷代名稱不同,宋元有司天監,明清有欽天監,都掌天文。
而歷史上有名的天文學家也很多,比如戰國的石申、東漢的張衡、南北朝的祖沖之、唐朝的僧一行、元朝的郭守敬等等,他們的貢獻也是各不相同。
石申著《甘石星經》,觀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和眾多恆星的執行規律,繪製了當今最早的恆星表。
張衡除了制機械了得,還提出了著名的渾天說。祖沖之除了算圓周率,還透過觀測天文製出了《大明曆》。
僧一行測地球子午線,郭守敬天文曆法著作等身。
這些天文學家都有一個特點,研究範圍很多,造儀器、觀天象、測曆法無所不通。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 石申,一名石申夫,魏華人,戰國中期天文學家、占星家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攻研天文、算學、水利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