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名藥師
-
2 # 羅麻丹
答案是會的
從年齡講,老年人血壓相對更易波動,精神上的微小刺激都可能使血壓升高。這是因為老年人動脈硬化使血管彈性降低,不能很好地適應心臟排血量的變化,因此對老年人的血壓值應多測幾次,排除其波動性導致血壓值出現的高低變化之後,才能得到一個較為可靠的血壓數值。
一般情況下, 我們的血壓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逐漸變化。高血壓的患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上升,35歲以上的人群上升幅度相對地較大。單就血壓來說,收縮壓在40-50歲時上升最快,50歲以後會有所減慢:舒張壓在35-60歲之間逐漸上升,無明顯突升觀象。因此,對於年齡在18歲及以上的人在初次洲得血壓後,根據測得值給出如下建議:若是血壓<130/85毫米汞柱,每兩年複查一次血壓;若是血壓為(130-139)/ (85-89)來米汞柱,每年複查一次血壓:若是血壓≥(140-159)/(90-99)毫米汞柱,
則兩個月內覆在一次血壓:若是血壓(160-179) / (100- 109)毫米汞柱,則1個月內做出評估並及時地提出管理方案,若血壓> 180/10毫米汞柱,則根據臨床情況在1周內或即刻做出評估或提出管理辦法。
高血壓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年齡越大,越容易發生併發症。比如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其糖尿病、主動脈鈣化、心肌梗死、腦卒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於同齡血壓正常的老年人。
且隨著年齡增高,血壓收縮壓會明顯增高,特別是對於老年人收縮壓增高,發生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較舒張壓升高的危險性更大。下面我說一下老年人高血壓在臨床有什麼特點?
1.收縮壓高而舒張壓不高。以前認為舒張壓增高比收縮壓增高更具有危險性,但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壓越高,心腦血管併發症就越多,死亡率就越高,特別是腦卒中更為多見。因此,收縮壓升高也是十分危險的。
2.血壓波動大。由於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化性病變,體內各種血壓調節機制敏感性降低,導致老年人血壓波動大,尤其是收縮壓。血壓波動不僅在長時期內較明顯,在24小時內的波動也大於年輕患者。而且季節性波動較大,一般表現為夏季低、冬季高。
3.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一般認為發生體位性低血壓與老年人壓力感受器調節血壓的功能減退有關。如臥位高,坐位低;睡眠時低,睡醒時高;排大小便時高。也有人認為這個情況與老年人植物神經對體位變換的調節失常有關。
4.併發症多且嚴重。老年人高血壓患者血管功能障礙明顯,心排血量降低,因此是冠心病、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另外,老年人腎功能異常在伴有高血壓時發生更早更嚴重的臨床異常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