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荒漠獨行8

    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宋代之後,董仲舒提出了“三綱五常”,原始的儒家文化開始被曲解。其目的是為了加強封建王朝對人民的統治,是一種精神洗腦,但這些思想一直廷續至今。

    “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透過不斷的宣揚,這一思想被奉為“天理”。要求人民必須遵命於皇權,維護皇權的統治,忠君愛國。否則就是違背天理,人人得而誅之。受這思想影響,歷史上也就有了許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事件,讓人扼腕。

  • 2 # 雪夜彎弓

    稱為糟粕太武斷,如果這句話換成:軍令如山,違令者斬!聽起來就順理成章了。為什麼?因為很多人忽略了這兩者本質上其實是相通的。皇權制度有其自身規則,就是確保皇權的至高無上性。試想,君叫臣死,臣不一定死,那不翻天了?皇帝也別當了,天天鎮壓政變去,豈不天下大亂?

    好比士兵違抗軍令,理由是將軍指揮不當。即便是真的,也許是糾正了一場錯誤的戰爭,但同時卻造成了軍隊指揮系統的紋亂,以後照樣打敗仗。

    本人不是鼓吹皇權,只是就事論事。如果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也是權力的濫用,和君權制度沒有必然的關係。況且事實上皇帝也不能隨便處死大臣,都要走司法程式,哪怕羅織個什麼罪名,交給司法機關(如大理寺,或廷尉),這就證明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充其量算是潛規則,並不在明面上,不是制度上的所謂糟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婉跟琬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