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州吳平
-
2 # 幸福北京老牛
條件允許必須分開。
為什麼呢?
—、如果住在一起那就是三代人共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年齡差是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
我們是60年代出生的人;而我們的孩子是80年代出生的人;而我們孩子的孩子是2000以後出生的人,年齡差是產生代溝的直接原因。
二、出生的年代不同,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對社會的認知不同,不會有共同語言,所以在一起不會和諧相處,因此必須分開。
三、我們祖孫三代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也是必須分開生活的原因之一。
四、獨生子女的獨特性是分開生活的又一獨特原因。
我們這代人家裡都有三四個兄弟姐妹,在一起成長,大的知道讓著小弟弟和妹妹,兄弟姐妹們深知父母的不容易,心心苦苦把我們拉扯大,從內心裡感恩父母,報答父母;不願意和父母分開,獨生子女就不同了,他們的物質生活豐富,父母就這一個孩子,想法讓他們吃好喝好,不讓他們再受父母之苦,加倍呵護他們,他們長大啦,非常想獨立自主的生活,實現自己的夢想,展翅飛翔。
五、教育下一代成長的觀念不同,也是分開的原因。
我們那個時代的教育方針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我們認為孩子應該是健康快樂的接受教育,現在家長們說: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每天都在報班強化孩子們學習,這種做法我們就有不同的觀點。因此,條件允許必須分開生活,這樣不但大家庭和諧,對教育下一代也有益處。大家怎麼看?
-
3 # 海之平靜
條件允許的話,老年人是選擇和孩子們一起住還是分開住?
答:具體情況,具體選擇。
人一旦老了之後,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生活起居,和子女都有很大差別,而且老年人生活習慣的養成,一時半會也難改變。
如:首先是作息習慣不同,上了年紀的人,生活上有規律,喜歡早睡早起,不熬夜。年輕人睡的晚,早晨不願早起,一家人有起的早的,有睡的晚的,步調不一致,日久天長就容易產生矛盾。
飲食習慣不同,老年人大都生活節儉,剩飯剩菜捨不得扔;晚飯喜歡吃清淡的,吃的也少;年輕人吃飯很挑剔,不吃剩菜飯,喜歡點外賣,下館子。有時老年人辛辛苦苦做好的飯,年輕人嫌不好吃;久而久之,一日三餐不好統一。
整理家務有分歧,老年人喜歡乾淨整潔,家裡安排的井井有條;年輕人不拘小節,回到家裡覺得輕鬆舒服,享受生活,不願和老人一起幹活,老人會看不慣,在整理家務上也會有矛盾的。
父母和子女思想觀念不同,隔代人有代溝,生活年代不同,工作經歷和閱歷不一樣,對待同一個問題想法、看法會不一樣。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不要干涉過多;老年人有自己價值觀,年輕人要互相理解,相互包容,才能處理好雙方的關係。
根據上述分析,有條件的還是和孩子們分開住。
如果年歲已高,再加上喪偶剩下一個孤寡老人,這是就要和孩子們住在一起了,因為自己喪失了勞動能力,和孩子們一起住,有個照應,在晚年要靠兒女們伺候來養老的。
-
4 # 寄翔
條件允許的話,父母和子女以分開居住為好。
條件可能的話,父母和子女以一碗湯的距離,分開居住為更好。
老年父母雙全時,還是以二老相伴為好。
即使喪偶脫單了,只要老人能夠全自理,也宜單獨生活為好。
即使兒女十分孝心,老人亦應知足常樂。不到萬不得已,不必指望他人,這對老人的健康長壽十分有益。
回覆列表
我選擇和孩子分開住,理由有三:
1、老人與年輕人所處的環境和接受的教育不盡相同,在生活習慣和對新事物認知方面存在很的差異,在對晚輩的教育問題上也會存在很大的分歧。如果在一起生活的話,難免會產生各種矛盾。如果不能及時化解這些矛盾,就不可能有和諧的家庭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湊合在一起生活不僅自己十分痛苦,也讓孩子們十分為難。
2、與孩子們一起住,老人們常常會多管閒事,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滿意。有意無意地去幹預孩子們的生活和處事,有時甚至還會給孩子們幫倒忙。這讓孩子們不勝其煩。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夠處理好各種關係,能夠妥善地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老人們單獨居住,這些問題就不復存在了,不僅自己省心,也讓孩子們獨立自由。
3、距離產生美。老人平時單獨居住,節假日小聚在一起,一家人會更加親切。當然,有事可以隨時聯絡。老人需要孩子們的時候,孩子們一定會及時趕到;孩子們需要老人幫忙的時候,老人當然會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