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225952134383

    誠實守信,是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實踐、總結出來的基本行為準則之一,是確保人與人正常交往、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石。

    人生於天地間,誠實守信是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失去誠信的人,就好像一艘沒有桅杆的船,經不起風浪的吹打。“言必信,行必果”,不但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尊重。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在人際交往中具有重大意義。

    在中國傳統倫理觀念裡,特別是儒家文化中,非常重視誠信。孔子認為,“信”是一個人立身之本,如果沒有誠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條件。先秦以後的思想家們,都把“誠”和“信”作為立身處世的基本道德要求。宋明理學家們對“誠”賦予了更重要的地位。周敦頤把“誠”提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的高度;朱熹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陸九淵則認為:“人而不忠信,何異於禽獸者乎?”從上述言論可以看到,誠實守信在中國傳統道德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誠信”都有非常精闢的見解,要求在工作中要“實事求是”,反對“說空話、說假話、說大話”,提出的“八榮八恥”裡面,也把“誠實守信”定為公民需要遵守的道德規範之一。

    在當前這個多元化的時代,因誠信缺失而導致的不良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在商業領域,一些人為了滿足過分膨脹的私慾,製假售假,偷稅漏稅,坑蒙拐騙,爾虞我詐……背棄了誠信的原則,所以在今天,有識之士普遍憂慮整個社會道德滑坡,迫切呼喚誠信的迴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希培德固化劑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