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菜鳥行走江湖

    東漢官修的本朝紀傳體史書。明帝時創修,至靈帝熹平中成書。據《史通·正史篇》說,明帝時有班固、陳宗、尹敏、孟異等人作《世祖本紀》及其他列傳、載記28篇。安帝時有劉珍、李尤、伏無忌、黃景等人作一批記、表、傳、志。桓帝時有邊韶、崔寔、朱穆、曹壽、延篤等增補一批傳、表。至此時共有114篇,號曰《漢記》。 靈帝時馬日磾、蔡邕、楊彪、盧植等人又續作並完成全書,但不久即發生了董卓之亂,散失了不少。魏晉時此書與《史記》、《漢書》並稱三史,至劉宋時范曄《後漢書》出並日漸流行,此書遂漸廢佚。《隋書·經籍志》載《東觀漢記》一百四十三卷,《唐書·經籍志》載“《東觀漢記》一百二十七卷”,可見隋唐時本書大部尚存。《四庫簡明目錄》說:《漢記》“久已散佚。姚之駰掇拾殘文,僅得八卷,殊多掛漏。今以《永樂大典》所載補葺,勒為二十四卷”。分帝紀3卷,年表1卷,志1卷,列傳17卷,記載和佚文各1卷,這便是後世見到的版本。

    《東觀漢記》是東漢人記東漢事,因而儲存了大量有價值的史料。《文心雕龍》說:“後漢紀傳,發源東觀”,這部書對東漢史傳的影響極大,是范曄《後漢書》的主要藍本,對研究東流歷史及史傳散文的發展演變有著重要的價值。受東漢後期提倡名節、評品人物的風氣影響,書中許多列傳記載了不少的趣聞軼事,如趙孝孝悌的故事,梁鴻安貧樂道的故事等,生動感人,文筆精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Windows7的膝上型電腦如何格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