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藝阜新6j5

    案例一:娃娃家裡又擠滿了一屋子的人。我來到娃娃家裡問:“哎呀,這麼多人啊,你們是誰呀?”雪雪舉起身上的掛牌說:“我是媽媽。”奧奧說:“我是爸爸。”。。。。。。於是我接著問:“那你們是哪個家的呀?”聽我這麼一問,孩子們愣了一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該怎麼回答我的問題,接著就不理我,自顧自地玩了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提示,幼兒對娃娃家裡的主要成員有了瞭解,知道自己在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但幼兒還沒有形成“一個家”的意識,大家都是自顧自地玩,很少有交流、合作,更不知道哪些人是一個家的,因此常常會出現一個家裡有兩個媽媽,兩個爸爸的情況發生。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將為每一個家制作一個掛牌,並用顏色區分,幫助幼兒“家”的概念的形成。 案例二 今天在每個娃娃家裡懸掛了一個顏色標記牌,並以顏色命名娃娃家的名字,另外還有配套的角色掛牌。遊戲開始前我向孩子們一一做了介紹。遊戲講評時我請陽陽說說你是哪個家的?你是娃娃家裡的誰?陽陽說:“我是爸爸。”我再次提示:“是哪個家的爸爸?”“黃黃家的爸爸。” 有了顏色標記牌,幼兒在遊戲中大多都能按顏色匹配,明確自己是哪個娃娃家裡的角色,能按顏色說出娃娃家的名字,而且也逐漸形成了“家”的概念,知道一樣顏色的是一個家的成員,其他顏色的角色是客人,這樣有利於幼兒之間的交往和互動,生成新的遊戲情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魚缸怎麼互相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