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鬱子城

    在心理學上,存在感是有關成功評價的一種個人生活體驗。每個人對成功的評價不同,所得到的成功的體驗不一樣,他的存在感自然不一樣。比如讓馬雲去參加關於阿里的成功演講和去參加孩子的大學生成長教育演講,他的存在感是不一樣的 ;或者對子女教育的演講,他根本不會去參加,覺得有更重要的經濟會議。

    所以一個人的成功和他的價值觀決定下的發展方向的取捨有關。因此,我對“存在感”的理解,就是指一個人在健康、物質、交往、娛樂、家庭情感、工作團體、或者社會群體獲得認可,併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就會有存在感,也就是獲得了成功。那麼,是什麼力量使自己有存在感呢?自然是人對自我價值的定位和實現,以及實現後的滿足感。

    反之,一個人的自我價值長期得不實現,得不到滿足感,就會覺得沒有存在感,也失去了成功的動力,長期這樣,形成惡性迴圈,很容易走向極端。所以“存在感”和成功動力對人生是非常重要的。

    怎麼找到生活中的存在感?――比較和競爭。一個事業不順的人 ,要想有“存在感”,他必須努力和同事展開業務競爭,在優勝中找到“存在感”,對於總是處於事業失敗感的人,說明你的價值方向不對,你可以試著和別人進行其它方面的比較,比如一個事業炒股負債想要自殺的人,心理諮詢師把他帶到醫院去參觀得了癌症化療的病人,他的心理障礙不久就消除了,又勇敢的開始拼搏;而他的事蹟又被心理醫生拿來鼓勵癌症病人努力戰勝病魔。

    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的,“存在感”無處不在,這是上帝賜給人類享受快樂的源泉,我們應該不停尋找與思考,不應固執和偏激,鑽牛角尖,死抓一點不放;“健康、物質、交往、娛樂、家庭情感、工作團體及社會影響力”我哪樣比較強,哪些還要努力,需要理智的尋找與細心體會。

  • 2 # 倪振源

    存在感,最原始,最本真的,就是存在、活著的感覺。

    這種感覺和任何外在的人事物沒關係,就像一朵花,一棵樹,一個松鼠,

    僅僅是活著,

    感受到身體的躍動,細胞的跳動,心情的變化,身體的感受,

    感受到自己的身體與天地萬物都有呼應,一呼一吸,氣體進出,

    這些感覺和任何的想法以及觀念也沒有關係。

    不依賴於外在的金錢,名利,地位,你仍然能感覺到自己,感覺到生命,這就是存在感。其他的存在感都是衍生的,或者變化的。

    整個身體,整個生命,原原本本的存在著,你感得到。

    不因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得失升降而變化,一種穩定的存在感,不需要任何力量,只需要用心去感覺,放鬆去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辦理工程監理資質都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