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2

    能喝酒和不能喝酒主要是靠兩種酶。

    一種叫做乙醇脫氫酶(ADH),另一種叫做乙醛脫氫酶(ALDH),兩種酶共同作用,幫助解酒。乙醇脫氫酶先把酒精(乙醇)變成乙醛,然後乙醛脫氫酶再把乙醛變為乙酸,乙酸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喝的醋的主要成分。最後,乙酸會參與到體內的多個代謝途徑中去,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如果體內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活性和含量均較高,就能較快地分解酒精,中樞神經受酒精的影響較小,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後,也無大礙。

    增長酒量:

    酒量能不能練出來,對此專家有著不同的意見。

    其一,專家認為“酒量不能練出來”。覺得越喝酒量越大是因為人體會對酒精耐受,身體對酒後反應的敏感度下降了,造成“越來越能喝”的錯覺。而酒後反應的耐受並不代表人對酒精的危害免疫了,相反這樣會讓人喝更多的酒,造成更大的危害。

    其二、專家認為“酒量能練出來”。因為透過小劑量多次接觸,可以增加酶的活性,從而把酒量練出來,但並不提倡這種做法,建議生活中能少喝酒還是儘量少喝。

    擴充套件資料

    如何降低喝酒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飲酒之前可以喝些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利用其不易消化的特性來保護胃黏膜,以防止酒精滲透胃壁。其實最重要的是,不能空腹飲酒,這是飲酒不醉的主要訣竅。因為空腹時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對胃腸道傷害大,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質食物,如肥肉、蹄膀等。

    同時,由於酒精對肝臟的傷害較大,喝酒的時候應該多吃綠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還可以吃一些豆製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壽老人一般都很瘦,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