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00162729142

    (1)原始社會的教育活動,已經是人類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還談不上有嚴密的計劃性。

    (2)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目的是為生產鬥爭和社會生活服務。

    (3)教育內容與原始社會生活需要相適應,以生活經驗為教育內容,但教育內容貧乏。

    (4)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傳,二者相輔而行,口耳相傳,並結合實際動作的示範和模仿.沒有文字和書本。

    (5)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權利平等。集體的社會性的教育活動是為了培養合格的氏族成員。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6)原始教育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生活教育”。沒有從生產勞動和“原始禮儀”中分離出來.教育活動在生產生活中進行。教育活動與生產勞動、社會生活融為一體,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過什麼樣的社會生活,就受什麼樣的教育。教育直接為生產和生活服務。

    (7)男女教育有區別,根源在於分工。由於生理、體質差異導致分工不同,進而導致從事的社會勞動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男性勞動側重於狩獵、農耕、放牧,女性勞動側重於採集、種植、家務、紡織。

    (8)教育水平低,教育沒有專門人員、專門機構場所、專門的組織形式。教育活動是分散進行,隨時隨地進行的。負責教育的是有生產生活經驗的長者,對年輕人進行經驗知識的傳授,但他們還不是從事教育的專職人員。

    (9)教育與原始宗教和儀式有著緊密的聯絡。原始宗教和儀式本身承擔著一定的教育功能.對於傳遞原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經驗,約束和塑造人們的社會行為起到重要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底兩萬裡》用“神奇的想象力”寫一篇不少於700字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