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44992181989

    1.由於一年級的小朋友語言基礎並不豐厚,理解能力也有限,對“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不能夠正確區分,特別是“少得多”,很多小朋友總是不自覺地說成“少得少”。因此在不理解的基礎上學生就很難選擇正確的詞語表述兩數之間的關係。 2.缺乏一定的數感。人們常說,音樂有“樂感”,語文有“語感”,同樣數學也是有“數感”的。《新課標》中對數感作了這樣的描述: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係:能用數表達和交流資訊: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能估計運算結果,並對結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釋。其實數感是極為抽象的,很是叫人捉摸不透。在比較兩數的時候,究竟是在怎樣的範圍內我們才說“多一些”“少一些”,又是達到怎樣的程度該用“多得多”“少得多”,其實這都沒有一定的標準。例如“20與9比較,究竟是多一些呢還是多得多”,其實這都是在靠我們的數感來判斷。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也會根據具體的情境來判斷,但是孩子們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在把握數的相對大小時考慮得並不是那麼多。 3.在比較、分析、討論中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義,學會正確填寫。比較多少,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數相比,所用詞也會不同。回顧本課教學,我給孩子們比較、分析、討論的時間不夠多,課堂上大多時間給了那些想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卻忽略了那些沒有舉手發言的學生。其實在課堂上,我應該給更多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讓孩子們和同桌或者前後左右說一說,達到人人參與課堂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隆鑫三輪摩托車175型是多少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