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31178771630

    《楊柳賦》《洞簫賦》《自悼賦》《遂初賦》   孔臧的《楊柳賦》乃被稱為千古詠柳第一篇。作者以鋪陳的手法,真實地展現楊柳自然美的丰姿。   《洞簫賦》,是西漢時期通音律,善辭賦的文學家王褒創作的一篇以音樂為題材的作品。因現存的賦體中屬首創,故後人稱之為“諸音樂賦之祖”。該賦詳細記述了簫的製作材料的產地情況,工匠的精工細作與除錯,樂師高超的演奏,以及音樂的效果及其作用等。該賦結構合理,佈局完整,對後世影響較大。   《自悼賦》,作者是西漢班婕妤,其的前一部分是敘事,描寫了班婕妤初入宮時,得到皇帝的寵幸,以及許皇后的喜愛;後一部分抒情,抒發其退居長信後的悽苦心情。   《遂初賦》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紀實性 “述行賦”。“賦作”勾勒出一幅縱貫晉地全境的、歷史文化旅遊“線路圖”。作者劉歆與其父劉向,同為西漢後期文壇的“雙子星座”。因其校點皇室秘書時,發現了《左傳》併力主列入“學官”,觸怒了眾老臣;因而被遠貶“五原”,即今內蒙古包頭西的五原縣。劉歆從河內(即今河南沁陽)北上太行山,足跡遍佈山西南北,同時留下此“賦作”。   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關於詩和賦的區別,晉代文學家陸機在《文賦》裡曾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也就是說,詩是用來抒發主觀感情的,要寫得華麗而細膩;賦是用來描繪客觀事物的,要寫得爽朗而通暢。陸機是晉代人,他的話說出了晉代以前的詩和賦的主要特點,但不能作機械的理解,詩也要描寫事物,賦也有抒發感情的成分,特別是到南北朝時代抒情小賦發達起來,賦從內容到形式都起了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中甲賽程表?